一覺起來發現身體有些不對勁,想起來這陣子訓練比較頻繁,身體的確吃不消。找個時間去診所檢查一下,跟醫生贅述狀況之後才得知,原來並沒有受傷,但身體裡卻有有一種反應正在進行。本篇的主題就是...
什麼是炎症?
當身體遇到有害物質(如病毒、細菌或有毒化學物質)或受到傷害時,它會激活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會在第一時間發出反應並釋出炎症細胞和細胞因子(刺激更多炎症細胞的物質)
原因
慢性炎症的最常見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接觸毒素及未經治療的急性炎症。而這些慢性炎症也會發生慢性中的急性發炎,所以不要覺得放著就沒事,應該要積極治療
幾個炎症因素
- 飲酒過量
- BMI 處於肥胖的範圍內(脂肪過高)
- 過度訓練,或者鍛煉不足
- 慢性壓力
- 抽菸
急性 V.S. 慢性
急性炎症( 幾天~幾周 )
突然身體損傷做的反應,例如手指割傷。為了治癒傷口,身體會將炎症細胞送到傷口處,讓這些細胞開始修復
慢性炎症( 幾個月~幾年 )
即使沒有外部危險,身體也會繼續發送炎症細胞。例如,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炎症細胞和物質會攻擊關節組織,導致炎症來來去去,並可能對關節造成嚴重損害,並伴有疼痛、畸形或纖維化
急/慢各症狀
急性
慢性
- 腹痛
- 胸痛
- 疲勞(例如:系統性狼瘡)
- 發燒(例如:肺結核)
- 關節疼痛或僵硬(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 口瘡(例如:艾滋病毒感染)
- 皮疹
診斷
如果是體表面的病灶,主要診斷方式為理學檢查,有些不明確的病灶則需切片。例如體內器官 : 呼吸道、腸胃道發炎,就要借助影像學檢查、內視鏡檢查…
針對發炎比較嚴重的狀況也可以利用抽血檢查 (C-reactive protein,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來偵測發炎情況,癌症也會包含發炎反應,因此有相關的癌症抽血指數 (CEA, CA-199…)可做參考,有合併感染的情況就需要進行培養,才能確定是什麼病原體
治療
並不是所有炎症都需要治療。當然對於急性炎症,休息、冰敷和良好的傷口護理通常會在幾天內緩解不適。如果患有慢性炎症,你可以
補充劑
某些維生素(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D)和補充劑(鋅)可以減少炎症並增強修復。例如,醫生可能會開出魚油補充劑或維生素。或者可以使用具有抗炎特性的香料,例如薑黃、生薑或大蒜
抗發炎藥
這些非處方藥可降低炎症。醫生可能會推薦布洛芬 ( Advil )、阿司匹林 ( Bayer ) 或萘普生 ( Aleve )
類固醇注射
皮質類固醇注射可減少特定關節或肌肉的炎症。如果患有影響背部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生可能會在脊柱中註射類固醇
預防
平時的抗發炎保養可以注意體重、多運動、規律生活作息、適時釋放壓力、避免飲酒、戒菸、減少含糖飲食及健康均衡的飲食。有些食材中富含 Omega-3 脂肪酸、鎂、維生素 B6、C、D、E 等抗發炎物質,平時可以多食用
相關研究
男性 12 小時血清肌酸激酶 ( CK ) 活性高於女性,24 小時趨勢相似。綜合起來,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做抗阻運動 ( RE ) 會影響對肌肉損傷 ( EIMD ) 的炎症反應中關鍵細胞因子的基因表現
研究結果表明,長期攝入兒茶素,可能是通過其抗氧化特性,通過抑制肌肉氧化應激和炎症來減輕下坡跑步引起的肌肉損傷,加速小鼠身體機能的恢復
我的看法
雖然發炎每個人都會說,也知道怎麼處裡,但最重要的是為甚麼發生,如何減少發生,背後的原理很少人了解。發炎不是只有壞處而已,沒有它就沒有更好的各位,還不趕快跟它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