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正式閉幕,中國外交場域隨後開展新動態。
首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於10月26日會見東盟國家駐華使節,表示「中國將繼續視周邊外交為對外關係首要,並把東盟放在優先位置」;10月27日,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通話,指出「中俄實現各自發展振興是兩國的正當權利,完全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任何阻擋中俄前進步伐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而在27日,王毅也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Faisal bin Farhan)召開了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政治外交分委會第四次會議,費薩爾於會後透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將訪問沙特」。
10月28日,王毅接受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到任拜會,稱「作為兩個大國,中美誰也改變不了誰,美方不要再試圖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打交道,不要總想着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10月31日,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電話,就當前及今後一段的中美關係交換意見,同時商討印尼舉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時兩國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並同意在會議前再次通話。
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近一周內的四國領導人密集訪華。10月30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四天的正式訪問,是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外國政要;11月1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Shehbaz Sharif,下稱夏巴茲)抵達中國,展開其上任以來首次對華訪問;11月2日至4日,坦桑尼亞總統薩米婭·蘇盧胡·哈桑(Samia Suluhu Hassan)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非洲國家元首;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亦將抵達中國,展開其任內首次對華訪問,更是2019年底以來首位訪華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
上述行程,分別在兩個場域展現了中國的對外動態。
深化既定發展合作
首先是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亞國家領導人的來訪,體現了中國與友好國家深化既定合作的戰略意向。
其中,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此前曾八次訪華,2017年1月其二度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後的首次出訪,便是選擇中國;今次訪問,亦是其三度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同樣是中國,足見其對中越交流的重視。而這一現象,很大程度是奠基於中國的發展步伐,以及中越逐步深化的市場互動。
根據《越通社》報道,阮富仲在與習近平會晤時指出,越南一向將發展「越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視為優先事項。阮富仲強調,越南特別重視中國市場,希望擴大對中國的越南優勢商品出口,並建議中方為越南農林水產品開放市場,保持供應鏈通暢,為兩國商品順利清關提供便利;提高越南藉由鐵路過境中國前往第三國的商品限額;為拓展航空、陸路和鐵路運輸合作創造便利條件,越南也願為中國高科技大型企業的對越投資創造便利條件。
由上述訊息可見,阮富仲此次來訪既為維繫中越情誼,也是意在促進中越經貿合作,尤其是在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的艱困背景下,與中國保持市場互動格外重要。而兩國領導人也在會後簽署了一系列貿易相關措施與邊境協議文件。
無獨有偶,巴基斯坦同樣着眼於對華合作的發展戰略。巴國總理夏巴茲訪華前夕,還特別在《環球時報》撰文,稱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伴,巴基斯坦亦是「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的合作夥伴,而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為巴基斯坦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夏巴茲特別強調,巴基斯坦可成為中國的製造業基地,成為中國工業和供應鏈網絡的延伸。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夏巴茲更於訪華前夕,將卡拉奇-白沙瓦鐵路、卡拉奇環城鐵路、克什米爾水電站3個新建項目納入中巴經濟走廊框架內。巴基斯坦國家經濟執行委員會(ECNEC)亦在會議上通過相關決議,批准了耗資98.5億美元的ML-1鐵路幹線改造項目,《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夏巴茲預計在訪問期間,建議中國對該項目投資84億美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亦於11月1日表示,「訪問期間,中巴雙方肯定會簽署一系列成果文件」。
而坦桑尼亞總統來訪同樣意義重大。由中國援建、並於1975年開通的坦贊鐵路曾是「中非友誼」的長期象徵,但在美英日近年競相爭取「經營非洲」的脈絡下,「一帶一路」於坦桑尼亞並非一帆風順,2020年時任坦國總統馬古富利(John Magufuli)便無預警取消前任總統基奎特(Jakaya Kikwete)簽署的巴加莫約港口工程,引發國際媒體大幅報道。如今新總統哈桑成為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非洲國家領導人,應有高概率改易馬古富利的對華決策,正處停工狀態的巴加莫約港工程,也或有機會迎來重啟曙光。
「對華圍堵」有其現實障礙
而德國總理朔爾茨於二十大後訪華,則突顯美國發動的「對華圍堵」有其現實障礙:中歐關係往往依循既有的經貿現實、各自的國家利益來發展。
朔爾茨最早是在10月21日歐盟峰會後的記者會上宣佈訪華行程,中方則在10月28日予以確認。但10月以來,關於中遠集團入股德國漢堡港集裝箱碼頭的爭議持續發酵,朔爾茨與漢堡市政府雖無意攔阻,德國執政聯盟中的綠黨和自民黨卻堅決反對,最終各方取得共識:中遠集團獲准持有漢堡港集裝箱碼頭24.9%的股份,而非此前計劃的35%,德國內閣會議亦在10月26日批准此案。
由上述事件可見,即便政治正確枷鎖沉重,中德關係仍有強烈的商業邏輯底色。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於2022年初公布數據,中國已連續第六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交易夥伴。2021年,德國和中國雙邊貿易額高達2,454億歐元(約佔德國進出口貿易總量的10%),較2020年增長15.1%;且即便有新冠疫情干擾,德國的對華貿易額仍在2020年增長了3.5%。另據中國商務部介紹,2022年1-5月,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21.4%;中國德國商會今年對德國公司進行的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由於中國經濟持續復甦,71%的德資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
如此經貿基礎,是德國無法放棄對華互動的關鍵。儘管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綠黨籍德國外長巴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皆主張施行某種程度的「對華脱鈎」,包括加強德國政府的對華投資審查、限制部分對華技術轉移,收緊政府對德企投資中國時的國家擔保規則等,德國商界的反彈卻始終強烈,以至政府只能推遲或擱置相關對華脱鈎法案。
當然,政治正確的壓力依舊不可忽視。雖說此次訪華行程明顯是帶有實用主義色彩的商業之旅,據彭博社28日引述知情人士稱,陪同朔爾茨訪華的商業代表團成員包括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西門子(Siemens)、福士(Volkswagen)、寶馬(BMW)、默克(Merck)、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Adidas等德國企業的行政總裁;但德方仍要強調「人權議題」的角色,德國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萊特(Steffen Hebestreit)便曾在10月29日表示,「朔爾茨將會在訪問期間就中德關係及多個國際議題與中方進行討論,除敦促中國開放市場外,亦會在與談時論及中國人權問題」,顯然有意安撫反對聲音。
而正如德媒所批評,「朔爾茨不想與北京決裂,卻又希望在某些議題上更為強硬,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故從此次出訪規劃來看,朔爾茨更多是希望在務實與政治正確間求取平衡。而對照德國在俄烏衝突下的堅決反俄姿態,對華來往並無遭遇同等程度的阻力,顯見中德經貿互動的血脈難分,以及中國在俄烏衝突下維持中立促和姿態的可貴,方有二十大後的中德元首峰會。
原文發表網址: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