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好心被雷親(台語)」的經驗,為什麼人家對你的好意不但不領情,反要以「雷親」回報你,親得你滿腹不是滋味﹖
扣除本來就「不知好歹」的人以外,大部份的人在面對「好意」的時候,如果遇到你是以你個人的主觀意識所提供的好意時,因為他並不需要,對他而言,就不算是好意,反倒成了一種負擔;一方面不好意思拒絶你, 二方面又不想讓自己添麻煩,兩面都為難;然後,無奈的情緒就會轉化為無心的話語來回應你,叫人聽起來,彷彿像雷親。
有一位母親,雖然没了老伴,但衣食無缺,有兒女奉養;按照常理,應該可以安享晚年才對,可她一天到晚愁眉苦臉,淚眼婆娑,因為她覺得兒女們對她的態度不佳,總感到自己不受尊重。
跟小兒子同住的時候,閒著没事,好意幫忙整理家裡。整理就整理,打掃乾淨就可以,没人叫你把東西大搬風;但她老人家依著自己的意思、照著自己的習慣,認為哪個東西應該要放在哪裡,幾乎將所有的物品都做了重新定位,本以為她的好意應該會獲得感念,不料却觸怒了媳婦當家作主的神經,破壞了這個家原有的生活習性,這下子,衝突來了。
媽媽對兒子說:「我是看你們上班忙,没時間整理,才好意想要幫忙,你不覺得現在這個樣子比較好嗎﹖這才像是一個家嘛!」
媳婦對她老公說:「你媽的好意我心領了,但請她搞清楚一件事,這是我的家,東西要怎麼放是我的事,不須要她多管閒事。如果她再這樣,看你是要她搬走還是我搬走!」
媽媽搬走了,搬去和大女兒住,可仍舊不改放送「好意」的習慣,還好大女婿不計較,總說只要她高興就好。但就因為她太高興了,好意也跟著升級,常常買些她自己認為不錯的東西回來,對大女婿說:「你要不要吃﹖朋友介紹我買的,聽說很好吃喔!還有那個,多吃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唷!」
大女婿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但又不能推辭,只好無奈的說:「我現在不想吃,如果妳要送人可以拿去送人,要不然就先放著,不用一直問人家要不要吃啦!」
她的好意被潑了一盆冷水回來,略帶不悅的口氣說:「免免免,放著就放著,不愛吃,多得是人愛吃。(當好意得不到善意的回應時,不自覺講起話來,不是帶刺、就是酸溜溜。)」(大女婿在心裡OS說:「妳每次都是直接問我要不要吃,好像我非得馬上吃,妳才會高興,可我就是不喜歡,但我能說不要嗎!我也是不想失妳的禮才好意這樣回答的呀!哼!既然有別人愛吃,那就拿去給愛吃的人吃呀!不要放在家裡佔地方。」)
有一次,二女兒全家來玩,她知道二女婿每次來都會固定要吃某一家店賣的豆花,這是已經知道的事,她偏偏去買另一家店的豆花,還半強迫的要二女婿吃看看,說這家店賣的豆花不輸給那一家。二女婿的脾氣比較硬,甩都不甩就走了出去,讓她碰了一鼻子灰,再被大女兒唸了一頓,害她又氣又怨又傷心了老半天。
再來,她非常愛管事,明明自己不太懂、不了解,却老愛出意見,尤其是看不慣兒女對孫子女們的管教方式,總愛自作主張的對著孩子們碎碎唸,說是出於一片好意。唉!好意歸好意,孩子們漸漸大了,聽了不爽,誰理妳。(長輩們常常會覺得晚輩們没禮貌,應話没大没小,也不想想,若不是你依老賣老、動不動就擺出一付要教訓人的樣子,晚輩跟你撒嬌討紅包都來不及,又怎會給你臉色看呢﹖)
於是,就在凡事都帶著好意的狀態下,拉遠了彼此的距離,有人生氣,有人哭泣,這還怎麼能夠一起住下去!
以上這個例子,也只是出現在實際生活中的百千案例之一,當你堅持他人非接受你的好意不可時,尷尬就來了,猶如買了一鍋人參雞湯送給吃素食的人說:「你太瘦了,應該多補充營養。」一樣,表面上雖然不得不對你微笑道謝,肚子裡却是討厭你討厭的要死。
人與人的相處,真是一門大學問,放涼嘛,人家說你冷漠;熱火嘛,人家說你燙手;應對進退之間,不是失了自己的意,就是失了他人的意,哪怕全是好意,最後都變成了彼此的不如意。
心存好意是好的,但要注意,千萬別讓你的好意成為他人的負擔,不教他人的無奈傷害你的感情。如果你想做些什麼,就做別人想要的、需要的,其他的,不要多管事、不要多操心、没問你的意見就當作没聽見、更不要替他人作主,在自己樂得輕鬆的同時,對方也會樂於與你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