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的總和 -我們共同的「品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骨肉的總和》金馬影展有上映聽說評價不錯,完全對導演不熟,也不知道劇情,海報上誤以為是青少年愛情片,看到前段發現不是,看到後面又覺得好像是愛情片。
一開始以為是青春校園片,精神不佳看到快睡著,直到電影前段出事了,整個人清醒。
日常的驚夢,《骨肉的總和》在驚悚、浪漫、獵奇與公路電影等等混血的形式熟練的轉換,或說給人在不同電影類型游移、不斷切換氣氛的嶄新感。令人想到同樣是來自歐洲並在好萊塢發展的保羅范赫文在商業元素與某種的寫實感中絲毫不突兀的置入讓人驚奇的驚悚、色情與暴力。
食肉情節,回想起學生時期看的《此恨綿綿無絕期》(Trouble Every Day)探索怪異的心理狀態,意味著情感與慾望的不可知深淵,而《骨肉的總和》顯然著重的是「怪胎社群」的政治性,與電影形式上製造日常出軌的驚悚感,電影前段營造的彷彿像是《血色入侵》:吸血鬼的日常與社群。
探詢身世之謎,像是不可知「傳說」,以記憶追尋的懸疑性劇本。並在後段漸漸必須錨定的意義中,可以看見如此四平八穩的劇本與出色的電影形式(攝影: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帶入一些事件「之外」的空景。與音樂詭譎氣氛營造很棒)。女主角漸漸拋開已經不太重要的過去,與面向未來,落向現實的存在條件,與必須負擔的道德責任 (吃人要尋找不會傷害任何存活者的目標,自己心想不然就跟醫院或是葬儀社合作算了)並且在恐怖驚悚的必要飢餓殺人感,如此平衡步伐中逐漸向,男女主角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浪漫愛情偏斜。
不知道如何結尾的電影,只好把電影中間把詭異感營造很棒的中立角色變成色老頭被犧牲掉了。
結尾因為破壞了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所以安排殺了那位突然變成反派,其實是中斷添加電影許多詭異氣氛的中性無害角色,相較之下的處理,比《寄生上流》的死亡還要遜色許多,但這樣說起來好像沒有要特別想表達什麼的形式主義(?)電影要如何結尾?
品味(Tasty),意味著品嘗味道是美學發展的濫觴,而《骨肉的總和》以同為食肉族人的氣味相互吸引,與傳說中全排(人)套餐(片名:Bones and All)的爽翻天滋味,企圖闡釋的美學政治化,其實就是一種政治性的美學;就像是時常聽到什麼,你是我的「菜」(my type),就是如同片中剛開始男主角Lee闖進死者房間判斷他生前的種種美式大麻宅男習慣,並播放KISS的重金屬黑膠唱片然後很嗨,內行人就會明白,這是我們擁有著共同的「品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6會員
6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拉特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瘋狂富作用》在「不正確」的亂流中,盡情佈署著階級、性別、種族等等的政治符號象徵,卻也展現了準確的敘事結構:名模情侶的開展,與電影結尾男女關係的結束。在充滿意識形態的混亂邊緣,重新拉回探討人性與慾望,性別與權力。不管在敘事的創新,與劇本的完整性來說,確實金棕櫚實至名歸。
《一家子兒咕咕叫》不難看見其創作上的作者論意圖,用了複雜的劇本與剪接結構,卻在事件與事件上相對鬆散,甚至表現出意義上的迴避,在在呈現電影大部分對於寫實故事的敘事猶豫,只是盡可能在故事既定的索引中:電影就像一團雜亂的毛線,只給觀眾看到線頭。
導演利用繁複的音畫組合展示不同時空的疊合、交錯,技術性的表現敘事上新的可能性,在前段「可以更自由」的含糊、曖昧,如迷霧般,而到了電影中後段主控權漸漸必須讓渡以內容為主,無法擺脫劇本上繁雜,與電影時間上積累,必須讓觀眾「看懂」,讓人入戲進入男女主角的情感糾葛。
反正只要是「有趣的事情」。如此口吻表面是上對傳統的揚棄,像是不斷在探索新事物的資本家,卻也由於電影中暫時的把角色放在現象之後的敘事感,這樣看起來像是歷史唯物論式觀點,讓推陳出新的資本家也像極了革命的左派份子。
電影大量著墨,血與汗還有泥濘等等映照出坦克內恐懼、憤怒、悲傷等等戲劇情緒,以及坦克中油漬黏膩如嘔吐物屎坑般的視覺感,那種幽暗、煩噪、悶熱都讓我遙想起當兵時軍中的封閉場域,一種身體髒了不能洗澡演變成男人眷戀的體臭,這些「再現」的感覺,比較像是一般女性同胞不用服兵役,卻時常從男性們口中「愛講當兵」所得知
身為長期關心社會中低階層的作者,發現最大的問題不是階級關係的跨越,而是那些抽象的精神自由、生命的意義甚麼的,對於那弱勢族群來說有甚麼意義?某種程度上就是電影中提到的兩種飢餓:一種是肚子餓,另一種great hunger是精神上的餓,會不斷去尋找生命意義的人,也通常是不會太窮的人。
《瘋狂富作用》在「不正確」的亂流中,盡情佈署著階級、性別、種族等等的政治符號象徵,卻也展現了準確的敘事結構:名模情侶的開展,與電影結尾男女關係的結束。在充滿意識形態的混亂邊緣,重新拉回探討人性與慾望,性別與權力。不管在敘事的創新,與劇本的完整性來說,確實金棕櫚實至名歸。
《一家子兒咕咕叫》不難看見其創作上的作者論意圖,用了複雜的劇本與剪接結構,卻在事件與事件上相對鬆散,甚至表現出意義上的迴避,在在呈現電影大部分對於寫實故事的敘事猶豫,只是盡可能在故事既定的索引中:電影就像一團雜亂的毛線,只給觀眾看到線頭。
導演利用繁複的音畫組合展示不同時空的疊合、交錯,技術性的表現敘事上新的可能性,在前段「可以更自由」的含糊、曖昧,如迷霧般,而到了電影中後段主控權漸漸必須讓渡以內容為主,無法擺脫劇本上繁雜,與電影時間上積累,必須讓觀眾「看懂」,讓人入戲進入男女主角的情感糾葛。
反正只要是「有趣的事情」。如此口吻表面是上對傳統的揚棄,像是不斷在探索新事物的資本家,卻也由於電影中暫時的把角色放在現象之後的敘事感,這樣看起來像是歷史唯物論式觀點,讓推陳出新的資本家也像極了革命的左派份子。
電影大量著墨,血與汗還有泥濘等等映照出坦克內恐懼、憤怒、悲傷等等戲劇情緒,以及坦克中油漬黏膩如嘔吐物屎坑般的視覺感,那種幽暗、煩噪、悶熱都讓我遙想起當兵時軍中的封閉場域,一種身體髒了不能洗澡演變成男人眷戀的體臭,這些「再現」的感覺,比較像是一般女性同胞不用服兵役,卻時常從男性們口中「愛講當兵」所得知
身為長期關心社會中低階層的作者,發現最大的問題不是階級關係的跨越,而是那些抽象的精神自由、生命的意義甚麼的,對於那弱勢族群來說有甚麼意義?某種程度上就是電影中提到的兩種飢餓:一種是肚子餓,另一種great hunger是精神上的餓,會不斷去尋找生命意義的人,也通常是不會太窮的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寧靜夏夜,尋常豎立著電線桿、路燈的台灣街巷,遠遠的摩托車駛來,白色小點,劃破了道路,慢慢慢慢逼近眼前。我們都在等,是誰,為何而來,要往哪去。直到看見噴濺的血跡,佈在慘白的衣領,頸項,像迎風打上臉龐的雨絲,連帶讓凌亂的髮際微濕,彷彿剛經歷一場洗禮,用血和水,既是毀滅又是重生。
Happy End(《青春末世物語》)為導演Neo Sora(空音央)第一部劇情長片,故事設定於不久後的未來,劇本帶點科幻的元素,談青春與友誼,也試圖剖開日本近代社會問題。被監視的學生與反抗的青年,童心與長大之間的拉扯,友情這個總被他人忽視的情感被無限放大⋯⋯
從2014年第51屆金馬獎開始參加「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到2023年已連續10年,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試著寫下觀影心得,希望能夠深入的欣賞一部電影,捕捉到作品背後所要傳遞的訊息,也訓練筆觸能越趨專業,畢竟投下的這一票很珍貴,而且要能入選評審更是不容易哪!希望這篇讓有心報名的菜鳥評審們能獲得一些祕笈。
寧靜夏夜,尋常豎立著電線桿、路燈的台灣街巷,遠遠的摩托車駛來,白色小點,劃破了道路,慢慢慢慢逼近眼前。我們都在等,是誰,為何而來,要往哪去。直到看見噴濺的血跡,佈在慘白的衣領,頸項,像迎風打上臉龐的雨絲,連帶讓凌亂的髮際微濕,彷彿剛經歷一場洗禮,用血和水,既是毀滅又是重生。
Happy End(《青春末世物語》)為導演Neo Sora(空音央)第一部劇情長片,故事設定於不久後的未來,劇本帶點科幻的元素,談青春與友誼,也試圖剖開日本近代社會問題。被監視的學生與反抗的青年,童心與長大之間的拉扯,友情這個總被他人忽視的情感被無限放大⋯⋯
從2014年第51屆金馬獎開始參加「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到2023年已連續10年,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試著寫下觀影心得,希望能夠深入的欣賞一部電影,捕捉到作品背後所要傳遞的訊息,也訓練筆觸能越趨專業,畢竟投下的這一票很珍貴,而且要能入選評審更是不容易哪!希望這篇讓有心報名的菜鳥評審們能獲得一些祕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少女們越過彪悍魁武的保全,偷偷溜進俱樂部,以大膽的時尚風格吸引眾人的目光,歡笑著穿過酩酊大醉的人群走到前台,在歡呼聲中手舞足蹈,度過無憂無慮的夜晚,最後與心目中的偶像纏綿一晚,這就是 "骨肉皮寶貝"(Baby Groupie)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在我退伍之前,我們防空連有幸換裝中華民國陸軍的第一批「刺針飛彈」 輕便、靈動、匿蹤,又擁有超級準確的對空打擊力; 那是一種可以蟄伏於九地之下,卻可轟雷於九天之上的神兵利器。
Thumbnail
在島上我們度過了九二一,更經歷了2000年總統大選 我們離家太遠了! 遠到芮氏規模7.3的九二一大地震,震波卻傳遞不到這個天涯海角的小島上! 我們離對岸又太近了! 近到衝突的火藥桶就堆砌在這島的四周,只差一枚火苗,即能瞬間引爆整個戰火!
Thumbnail
這裡是東引島 位於中華民國國土的最北端 在一段曾用體感去領略島嶼酷暑風霜,用青春去記憶海峽洶湧波浪的的歲月裡; 她……是我們在這地表上最思念的地方!
Thumbnail
驅車駛離熙攘的市區,採訪當天我們踏上了宜蘭某處鄉間小路。這條路看似低調樸實,卻帶領我們走向一個驚喜的地方──那就是「青森古肉」的植物溫室。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植物的美,更感受到了庭維和佳吟在經營上所投注的熱情與心血。
Thumbnail
注意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那是一幅幅筆觸生澀的風景油畫,試圖在狹窄的篇幅中延伸遼闊,堆疊色彩卻沒有溫度,畫中沒有房舍、沒有動物,最多只有與這片自然格格不入的電塔,克制、冷靜到沒有一點人味。這正是本片主角的心境,預示這是一場標準的公路電影。 也是電塔(電線)讓女主角Maren找到了她的(觀眾目睹的第一個)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最後我們終將自由。
Thumbnail
  我們都在同一座島上,歷史可以重演、可為借鑑,要讓這塊土地維持自由民主的流動還是無處可逃的監所,則賴島上每個人共同的選擇。
Thumbnail
#無常如落葉般無聲無息降臨 記得去年12月才剛跟中國友人在上海會面,還相約今年要一起出國旅行,原本機票都訂好了(現已取消),沒想到一場現代版瘟疫就突然這樣漫天鋪地而來......。 「爸爸,我把你也弄丟了,你去找媽媽,然後我們一起回家。」 「我好害怕,我也感染了。」 **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少女們越過彪悍魁武的保全,偷偷溜進俱樂部,以大膽的時尚風格吸引眾人的目光,歡笑著穿過酩酊大醉的人群走到前台,在歡呼聲中手舞足蹈,度過無憂無慮的夜晚,最後與心目中的偶像纏綿一晚,這就是 "骨肉皮寶貝"(Baby Groupie)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在我退伍之前,我們防空連有幸換裝中華民國陸軍的第一批「刺針飛彈」 輕便、靈動、匿蹤,又擁有超級準確的對空打擊力; 那是一種可以蟄伏於九地之下,卻可轟雷於九天之上的神兵利器。
Thumbnail
在島上我們度過了九二一,更經歷了2000年總統大選 我們離家太遠了! 遠到芮氏規模7.3的九二一大地震,震波卻傳遞不到這個天涯海角的小島上! 我們離對岸又太近了! 近到衝突的火藥桶就堆砌在這島的四周,只差一枚火苗,即能瞬間引爆整個戰火!
Thumbnail
這裡是東引島 位於中華民國國土的最北端 在一段曾用體感去領略島嶼酷暑風霜,用青春去記憶海峽洶湧波浪的的歲月裡; 她……是我們在這地表上最思念的地方!
Thumbnail
驅車駛離熙攘的市區,採訪當天我們踏上了宜蘭某處鄉間小路。這條路看似低調樸實,卻帶領我們走向一個驚喜的地方──那就是「青森古肉」的植物溫室。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植物的美,更感受到了庭維和佳吟在經營上所投注的熱情與心血。
Thumbnail
注意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那是一幅幅筆觸生澀的風景油畫,試圖在狹窄的篇幅中延伸遼闊,堆疊色彩卻沒有溫度,畫中沒有房舍、沒有動物,最多只有與這片自然格格不入的電塔,克制、冷靜到沒有一點人味。這正是本片主角的心境,預示這是一場標準的公路電影。 也是電塔(電線)讓女主角Maren找到了她的(觀眾目睹的第一個)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孤獨使人相遇,然後我們會踏出自身的內心,開始兜著圈探索他人的孤獨;我們會碰觸、會擁抱,會嘗試補滿對方那份空洞與被愛,最後,愛會使我們脫離一切,包括累積了太久的孤獨,最後我們終將自由。
Thumbnail
  我們都在同一座島上,歷史可以重演、可為借鑑,要讓這塊土地維持自由民主的流動還是無處可逃的監所,則賴島上每個人共同的選擇。
Thumbnail
#無常如落葉般無聲無息降臨 記得去年12月才剛跟中國友人在上海會面,還相約今年要一起出國旅行,原本機票都訂好了(現已取消),沒想到一場現代版瘟疫就突然這樣漫天鋪地而來......。 「爸爸,我把你也弄丟了,你去找媽媽,然後我們一起回家。」 「我好害怕,我也感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