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街上,好喝的咖啡館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其中許多名店很有可能你也曾經拜訪過。像是美國舊金山的畢茲咖啡(Peet's Coffee & Tea)、源自西雅圖的星巴克(Starbucks),新一點的像芝加哥來的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 Coffee)、達勒姆的反文化(Counter Culture Coffee)、來自波特蘭的樹敦城(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還有挪威奧斯陸的Tim Wendelboe。除了空間舒適,咖啡好喝之外,整個咖啡文化的演進,實際上也曾與這些咖啡館息息相關。
咖啡浪潮始末
第三波咖啡浪潮(Third Coffee Wave)如今已經不是一個新名詞,自知名烘豆師、Q Grader講師崔許.蘿絲格柏(Trish Rothgeb)首次提出後,已經降世超過20載,但仍方興未艾,而且浪潮所至之處,皆對當地的咖啡產業造成巨大的變化。而各地產生的變化不同,也形成了各種不同第三波的說法,也有人開始稱現在已經為第四波等等,不過尚未有共識。既然典型的咖啡浪潮影響如此深遠,我們來看看有哪三波浪潮曾經影響過整個世界。
第一波咖啡浪潮
最早想要喝到一杯咖啡,必須要在自己有閒暇之餘,到咖啡館中好好的坐著,等咖啡師煮上一杯咖啡。二次大戰期間,為了提高士兵們的戰鬥意志,美軍對軍人們都提供咖啡作為軍糧的一部分。甚至將咖啡食譜設為軍事機密,如遇突發狀況,必須優先銷毀。當戰爭結束後,解甲歸田的軍士官兵們都成為了咖啡的愛好者,市場上對咖啡的需求大增,製作技術已成熟的即溶咖啡,在雀巢、麥斯威爾等公司的大力推動之下,方便快速的產品立刻席捲市場。
世界就這麼轉變了,咖啡變成一種方便隨時可以飲用,擁有眾多愛好者的飲料。可隨著時間經過,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市場上也出現了使用劣質或過度萃取的咖啡製成的即溶咖啡。即使是過度萃取且風味拙劣的羅布斯塔咖啡,只要加上大量的糖和奶精,依然有許多的消費者趨之若鶩,且方便性勢不可擋,街上的小型咖啡館逐漸減少,大型烘焙商占領整個市場。
日本丸山咖啡(Maruyama Coffee)高明的咖啡師輩出
第二波咖啡浪潮
1965年代,劣質的咖啡風味充斥市場,咖啡銷售量下滑,小型咖啡館更難生存。市場僅剩下大型烘焙商契作咖啡,也導致咖啡小農種植咖啡毫無利益可言,多有棄耕之情形。當時有兩批人馬各自對這個現象感到不滿意,並試圖著手改變這個現象。
荷蘭移民的畢特(Peet),在試圖說服當時咖啡工作之處的老闆不果後,成立了畢茲咖啡(Peet's Coffee & Tea,台譯為畢茲,按意應稱為畢特的咖啡),選用優質的高海拔阿拉比卡重焙,未混雜羅布斯塔,甜而不苦,濃香迷人,吸引大批飲用者上門。同時深知新鮮咖啡保存不易,在生意蓬勃發展下,也無意隨意擴張店數,而以培養一店長才有一店面,通通新鮮在地烘焙,維持住品質與信譽。從此追隨者眾,逐漸改變咖啡市場風氣,後來成立的星巴克,三位創始人也是從畢茲咖啡出來創業,除了一開始從畢茲重焙中出發,後來加入了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等元素,最終成功的將產品推廣到全世界。 這被視為是第二波咖啡浪潮。
另一方面,娥娜・努森(Erna Knustsen)提出精品咖啡概念「special geographic microclimates produce beans with unique flavor profiles, which she referred to as specialty coffees.」,即獨特的風土會孕育出具有獨特的風味的咖啡。受到啟發的泰德.林格(Ted Lingle)、唐納德.蕭賀(Donald Schoenholt)等人,1982年組織起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認為只有從源頭提高咖啡品質,從農民到消費者都能獲益。無人看好飽受揶揄的美國精品咖啡協會,三年內就將精品咖啡在美國境內的消費量從1%提升到5%(註)。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後與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合併為SCA,至今仍是最有影響力的咖啡組織之一。
註:無獨有偶,卓越咖啡聯盟(ACE、Alliance for Coffee Excellence),知名咖啡評鑑與競標卓越杯(COE、Cup of Excellence)的舉辦組織,最初舉辦評鑑與競標的目的,也是希望產區中,較好咖啡的售價能夠以高於期貨價出售,以改善農民生活,目標價是一磅生豆2元美金。從一開始無人相信,到現在COE標金的紀錄是一磅400.5美元於2022衣索比亞卓越杯。
第三波咖啡浪潮
最為現代人所知的說法就是「第三波咖啡浪潮」,最為人所迷惑的也是第三波咖啡浪潮。有時候彷彿每個地方所說的內容都不太一樣。這其實也很合理,當社會發生變動,朝四面八方而去時,一個環境與文化,都會與之形成不同的化學反應,每個參與者眼下所見皆不相同。在潮流中的我們,很難說清楚廬山真面目。
回到最初崔許.蘿絲格柏第一次講出第三波咖啡浪潮(語出於挪威與咖啡一文),所指的是挪威的年輕新銳咖啡師們,包跨日後手握3屆世界冠軍的提姆.溫德博(Tim Wendelboe)等人,起身反對雀巢濃縮將咖啡機全自動化並設店販售的舉措。認為咖啡師操作半自動機的技巧與素養,選取頂尖的精品莊園咖啡,細緻的烘焙手法,加上精湛的拉花手藝,所做出的咖啡,並非自動咖啡機所能取代的。後來提姆所著的Coffee With Tim Wendelboe,直譯應該是「提姆.溫德博與咖啡」,在台灣翻譯時卻被譯成「北歐咖啡浪潮」,很傳神地傳達了那個年代的氛圍。
北歐咖啡浪潮,上有Tim Wendelboe的親筆簽名
不約而同,2000年星巴克為了全球展店策略,開始改用全自動咖啡機,美國咖啡文化的愛好者同樣無法坐視。前述的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 Coffee)、反文化(Counter Culture Coffee)、樹敦城(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紛紛出現,提倡使用手沖、虹吸壺,宣揚精品咖啡文化,對抗萃取自動化、烘焙用豆商業化的連鎖企業。
後第三波時代
今日這幾家咖啡館,都是第三波咖啡浪潮代表性的名店,不過美國這三家代表性店家,實際股權均已被掌握在第二波的企業手中,因為前者發展需要資金,後者知道潮流勢不可擋,兩者早就握手言和,合併雙方資源謀求發展,共生共存矣。精緻的單杯沖煮與大量商業販售的咖啡,也都各安其位,將產品源源不絕的供應給需要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