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霸凌過嗎?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但今天收到的一封電子報讓我重新思考「霸凌」這件事。我們的文化教育告訴我們不要霸凌別人,但沒有教我們怎麼看待霸凌,或是在霸凌環境下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先讓我說個故事。
同事A是總務的新任同事,也許是前一份總務工作能力太好,或是A太想要表現自己,所以當主管給他的任何任務,他總是不假思索馬上答應接下,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很好。甚至在他初來乍到的前三週,他就跟主管說感覺一個禮拜的工作份量他兩天就可以完成(我說你是傻還是天真啊!)
很不巧的,他來的第二個月開始遇到疫情升溫,大家被要求輪流在家上班。身為總務的他,對於新環境的摸索還沒熟悉,就被迫需要安排同事在家上班的班表與相對應的行政事務,加上他對同事、制度的熟悉度都還沒上手,在這一個部分就是整個被打趴。
主管開始對他有所挑剔:「你不是說你都可以,一切很簡單?怎麼一直出包?」同時間主管眼前的另一個紅人B因為不喜歡A跟主管太親近,就向主管嚼舌根說了很多A的不是,導致輪流在家上班的期間,A不是被刁難,就是事情太多分身乏術。甚至A覺得因為B跟主管很好,他還跟B透露了很多內心的委屈。
這下子,可好了。
你說辦公室的其他人呢?
也許大家不想淌這個渾水,或是大家也都還在觀察A,因為自從前一個總務離開後,後面來接任的人都待不到一週,大家心裡思考的,多半覺得深交不如先觀察他可以待多久好了。公司的資深老鳥C的心態某個程度也是,加上當時C正在執行另一個專案,其實沒有太多心思餘力在上面,他選擇站在旁邊看待這一切事情的發生。
疫情的升溫讓大家在家上班的時間進行了快兩個月,由於C跟A的班表正好錯開,所有關於A的事情都是耳聞其他同事所說。整體來說,A所做跟主管的期待不同,也有可能A沒有抓住新人的紅利期,或是這當中B總是拿著油去救火,所有聽到的風聲,最後成為公告的人事消息:「A在月底即將離職」。主管告知大家,因為A不適任,提出他可以自己離開,不要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當天晚上,A打給C,問C可以怎麼辦?因為主管要求他把職務工作內容寫下完整的版本(類似工作說明書),才願意給他該有的薪水。聽到這個C實在是快昏倒,你都覺得人不適任了,請他寫工作內容說明書,這不是本末倒置嗎?還要人家要寫完才給願意薪水,這根本就是荒唐並且違反勞基法的。
但當時的C沒有這麼有正義感,只有跟A說你要不要去跟總部反應,你的目的是要拿到薪水離開,不是寫完工作內容說明書,但C也害怕被A拖累,請他千萬不要把自己拱出去。沒有多久,A離開了。辦公室也恢復了上班的日常。
A離職的那一天,C打電話給他詢問有沒有拿到薪水,有沒有被刁難?他說他拿到薪水了。至於刁難這件事,並沒有多說什麼。A謝謝C在他要離開的最後,給了他一條繩子。這是當時,C唯一打給他的一通電話,也是在職時,C跟A僅有的連結。
-----------------------------
從A離開後,C開始思索著,當時的做法對嗎?
大家都沒有介入,大家都沒有實質幫A,大家沒有做任何動作,這樣的方式,真的對嗎?
後來在C的工作上,與主管也開始有了一些衝突。
這些衝突的本身,除了有些想法與做法需要溝通磨合之外,有些衝突是跟人有關。例如這個規定在C身上,主管嚴格執行,在B身上,就可以輕易放行,又或者明明這件事就是不應該這樣做,但是B做了,主管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C覺得自己被針對,難道因為C跟B是同部門,就必須要幫他嗎?或是因為C的年資比B還要久,就必須要幫他擦屁股嗎?這些事逐漸開始成為C被霸凌的經驗值。
當時的某個事件成為最後一個壓死駱駝的稻草。
協會有很多向外教育宣導的機會,透過機構的規定規範這個專講費如何分給專講者與機構。但為了避免所有的專講都集中在某一個同仁身上,因此會透過輪流的方式,以及各自方案的專長,去分配專講。
這個規劃分配的工作,正好是B在做,也因為總務這個職缺尚未應徵到人,所以大家各自分擔總務的工作內容,而C被分配到的就是收款專講的費用與確認。
但在過程中,C發現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B總是將比較高的專講費委派給他自己,其他的同事根本沒有專講或是少少場次」、「B請個人假,下班後去專講,因為不是在上班時間去,所以他可以領取所有的專講費」
專講就是一個人去向邀請單位進行教育宣導,但自從B接任後,可以發現他做了很多跟之前不太一樣的事,例如他說他不敢講,就請主管跟他一起去。
種種不合理的事情開始上演,除了上述的事情讓C覺得規則不合理之外,許多事只要遇上B就轉彎,同事們好像也發現這件事,大家開始在私下耳語。C認為耳語並沒有用,直接去找主管因為少了有利的第三方,這件事會被壓下來。
於是C提出自己要在公開的會議上詢問專講的這件事,同事們也說好,他們對於自己的專講機會被剝奪也非常在意,至少要讓主管在大家面前說出規範,大家都有聽到,沒人逃得掉。
於是會議上,C按著劇本提出疑問,沒想到當下...
所有同事沈默以對,剩下尷尬的C與需要對此議題做出回應的主管。主管面不改色的說,所有的規定照規定走,如果有特殊狀況,可以來找主管討論,主管核可,這件事就可以進行。如果還有人有問題,可以私底下去找他。
當下的C,氣到不行。說好的要一起對於這件事進行下一步動作,但,C被放鳥了。那是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同事們紛紛低頭,這件議案就這樣結束。
C終於認知到,任何事只要跟你沒關,你的權益沒有被損害,你就沒有動力站出來。當大家都這樣想的時候,大家都成為加害者。而C,也曾經是加害者,如今,卻成了沒人理的受害者。
一年後,C受不了自己成為一朵不斷枯萎的花朵,離職了。
離職前的人資會談,C毫無保留的將過去所有發生在辦公室裡不合理的事告訴人資專員。因為自己要離開了同時不再受限於這個體制下,所以他決定說出來,但在權力結構下的其他人,也許有人正受著不公平的對待,卻因為只有主管這個角色能上通總部,所有的秘密都被壓下來。當出事了,總部第一個下達命令的人也是主管,而主管只會選擇對他有益的事傳達下來。這個就是溝通的隔閡,也是制度的缺失。
----------
這個故事讓我思考著,這個社會化的環境,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教會我們向善?還是教會我們事不關己,別太雞婆?免得你就是下一個被除掉的人。
因為太多的利害關係,我們只能求自保,但如果大家都自保,也難保有一天,我們不會成為受害者。
如果可以從我們自己做起,我想第一件事就是不要成為一位旁觀者。喚醒你心裡的聲音,這件事是很重要的。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