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疲勞轟炸之後,我的耳朵已經自動關上了。
原本已經非常難聽懂得印度英文,似乎含著滷蛋在講英文。
這時候更是鴨子聽雷。
「I can understand the result is still under P's new criteria.」
「It means this version has failed.」...
來到新加坡已經2周,
原本預期一周可以解決完可以回國。
但是突然P公司說要跟日本公司PK,
所以整個測試規格拉高很多。
雖然每一次都有往前進步,
但是還是不夠。
P公司測試人員是印度人,
每一次送測版本,
都被抓去一直講,
測試人員一直喋喋不休。
【一直說這樣不行,讓他們測試好幾次!!】
這時候剛好中午時刻,
P公司的華人過來找我們一起跟他們去吃飯。
我偷偷跟他們「謝謝」,
說實在這一次的criteria(標準)真的提高很多,
短時間要把performance(效能) 提高這麼多,
似乎很難達成。
是不是可以找你們PL討論一下。
下午時刻,找到他們PL和我們K公司的PM加上幾位關鍵工程師。
透過兩方會談,重新把schedule(時程表),criteria(標準),
再拉出來重新討論。
經過將近一個半小時討論,終於可以將【milestone分成幾個階段】,
這樣就不用一直卡在新加坡這邊。
畢竟很多的資源和儀器都是在台灣總公司那邊。
新加坡這一個國家,雖然華人佔74%,
但是他們官方用語還是英語(新加坡式英語)。
裡面形形色色各國人都有,
歐洲人,美國人,馬來西亞,印度,華人,日本人,韓國人等
很多國際大公司,將亞洲區總公司放在新加坡。
例如飛利浦,博通,Zoom, 等
在新加坡的國際大廠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 P公司裡面就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美人,日本人等。
一般會議上面即使遇到華人,
還是請【講英文】,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文化。
- P公司國際大廠,本身也是注重報告和文件。
一個大案子,參與人數和跨部門較多,這樣方便他們彙整和統整資訊。
最好開會前可以給開會的資料,這樣他們方便可以整合意見。
有利於開會時間的掌控和對方可以快速達成共識。
P公司比較喜歡把所有問題整個攤開來說。
你這邊有困難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所有vendor廠商對於schedule有疑慮,
大家一起共同開會來一個一個來說明和討論。
看似大拜拜方式,但是卻是直接最有效率的方式。
【增加新加坡美食】
大家可能耳熟能想是【新加坡的肉骨茶】。
大家可能不知道肉骨茶發源地是在馬來西亞。
但是兩個地方的肉骨茶我都剛好有吃過。
【新加坡的肉骨茶】沒有中藥味,比較偏胡椒味。
而且以吃肉為主,一般比較少喝湯。
有時候還要沾一下醬來吃更好。
【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則是濃濃的中藥味,喝湯和吃肉都有。
跟臺灣有些藥燉排骨有點相似。
本身味道滿夠,直接吃不需要沾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