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居為主的人類社會中,結婚也成為了一件具有高度審慎性的事,而其通常也會被搭配上時效性。「如果你還不趕快找個好人家,到時候就會變老姑婆。」
彷彿婚姻是一切的保障,有人來照顧你的生活、老了有人可以作伴,就此以後生活將更加的精彩與合理,王子與公主過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但那終究是童話。
過去以勞力密集的工業時代,家庭中能夠多一個人力確實是多一份強壯的收入來源,且在那個時代,女性的思維發展、獨立性相對較為弱勢,必須得要克服更多的難關,才能得以在以男性領導的社會中獲得好名聲以及地位,女生總是得比男生更加的小心翼翼並且傾盡全力。
所幸!我生長在這個時代,有更多的關於兩性平權、女性主權、思維等推廣,
即使在有所迷茫時,我們都能從圖書館架上找到一本書提供給你反思和引導。
恰好這本書出現在我眼裡,書名也讓我挺感興趣的,用「盛女」取代「剩女」,
即使選擇單身,於社會不代表剩下來的或者是不夠好的,反而更勝於多數有家庭的女性,能因為自由、無拘無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而讓自己更加豐盛。
作者並非不和他人談戀愛,她享受並且投入戀愛的過程,喜愛伴侶的家庭成員,
即使感受再好,大家都認為該結婚時,總讓她擔心及害怕,並毅然決然的分手。
書籍間的反思課題包含了感性及現實層面:
- 學習應付寂寞
- 個人經濟負擔
- 長期關係的倦怠
- 面對他人婚姻的妒忌
- 分手的沉痛
- 人生重大決定的承擔
無論是選擇「單身」或「結婚」,並無絕對的對錯,而是在自由創作者眼中,
因為創作的需求,要有極大的個人空間以及讓創意發揮的可能性,才如此選擇。
在書籍間提供的反思,仍然是我們無論單身與否都可以去思考的!
- 擁有伴侶,將會...有人一起分攤經濟以及陪伴你做重大的決定
- 單身未婚,將會...擁有極大的自由及不必要因關注伴侶而內耗
書籍中也透過其他五位作者的精神導師,來探討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樣貌。
摘要書中的話,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向,或許單身或伴侶制並非是一種模式的選擇,更有可能是種來自於天生個性的免疫系統機制:
「我開始自我檢討,有無可能「自給自足」並不是我想要達成的「目標」,那其實是一種推動我前進,和我感覺個人有點成就的重要狀態。」
「我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建立我的安全感。放我的努力與奮鬥,滑近一個比較安逸的生活,也表示我放棄了自己。」
現正的我 27 歲,恰好就是一般社會所認知的適婚年齡,書籍總是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來到你的身邊啟發你。這本書著實帶給我許多寶貴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