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我音樂喜好上的第一名是美國音樂劇。其演員唱功、音樂深度與劇情廣度都讓我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流行音樂裡少見的議題與情緒。不過因為作品篇幅過大,就算提出其中一段Number(註一)也仍有許多面向可以聊。所以本篇文章不會完整分析。單單只聊其中一段旋律的幾個和弦(沒錯,就是這麼小)。另外我會大致講這齣劇的故事走向,算是微暴雷吧。
Merrily We Roll Along(1981),中文有翻歡樂歲月的,改編自同名舞台劇,原文劇名的意思比較像是一群人快樂、穩定、簡單的一路在人生路上發展。
主角Franklin Shepard 是一名成功的音樂家及電影製作人。劇情採倒敘法,從其功成名就為起點。一開始許多人如鬼魅般環繞主角,在歡樂的曲調上不斷問主角是怎麼走歪了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How did you get to be here?),表面上是慶祝主角的成功,讓他有個機會分享故事。在接下來的number「That Frank」也讓我們知道這些人是來參加主角的派對的。
然而隨著主角的回憶,開展出來的卻是主角一路上丟失的夢想、愛情、友情與初衷。故事最後收在20年前,隨著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主角跟當時偶遇的兩人在衛星的見證下約定要攜手闖盪社會。
這個Number的音樂與歌詞設計主觀上透露著主角對往事的不堪回首,客觀上也在諷刺著主角付出了許多代價才得到當前的金錢與名聲。後來在很多次時光倒流的轉場中也會反覆出現「How did you get to be here」與「Merrily we roll along」兩段相關的旋律與和弦。我想將這些感覺都濃縮到三個小節來解釋。所以就不附歌詞翻譯跟分析了。
雖然這段旋律一開始就出現了,不過因為後面2:06開始的那一次聲響比較滿,聽起來的感覺會比較明顯,所以譜例是採用那一段。
整體來說,這段是G大調的旋律。第一小節旋律穩定而重複,都是從主音G出發,按著音階上行兩音。和聲上前兩小節則一直出現穩定的D,其他音的變化也都很小,讓整個進行顯得停滯、沒有動態。然而之中暗藏的音程設計卻可以勾起我懷舊的感覺。以個人經驗來說,就好像聽到小學時,假日下午,在被橘黃色的陽光染色的客廳中放著的,也沒認真看的映像管電視機所播放的卡通片尾曲。那是一種因為想追求往日的閒適、確定而帶來的安心與不可得。
具體的說,第一小節在重複旋律時,和弦變成了屬和弦D,導致一開頭的G音跟結尾的B音反而變成不是和弦內音。這兩音與伴奏的D音分別形成了完全四度跟大六度,具有模糊和弦質感的功用。更重要的是低音的升F與D形成的小六度,在美國音樂文化下有著明顯的懷舊感(註二),需要趕緊解決。綜合起來就是一種不是很有動態,同時也很模糊的一種懷舊,從而給了我那個安心而不可得的矛盾感。也恰恰對應了主角的心境:他知道他所放棄的價值與過去種種的寶貴,但是都已經回不去了。因此我認為這個Dadd4/F#和弦是最能代表主角的聲音,甚至可以說是整齣戲的基調。
2023/09/22 補充:這個和弦裡面的低音F#跟旋律G形成的小九度也是這裡很重要的不諧和音程。
接下來從第二小節的開頭到最後給我的感覺是對於這種懷舊的諷刺。首先接續上一個和弦,原本穩定的D音下面插入了個C音,形成一個比較衝突的大二度。而原本輸出懷舊感的低音小六度沒有收束解決,反而繼續張開成了E-D的小七度。雖然三個和弦根音形成的G-F#-E是穩定的下行,但是因為上面兩個因素,導致屬和弦D沒有被解決,反而變得更奇怪、更衝突。彷彿預示著主角的這趟回憶之旅不會帶來任何救贖與解放。
第三小節的和弦則是註二的影片同一段落有提到的平行小調二級和弦,是美國懷舊和弦的王道經典款。具體的說,這個和弦的由來是G大調去借平行調G小調的二級和弦,也就是它的小A和弦來用。把這個和弦寫在大調的體系裡面時會發現A和弦的第五音低了半音。換句話說也就是G的第六音低半音,形成了前面提到的懷舊小六度。作者為了強調這個音程,還特地把兩個低音都寫是降E。
然而這樣王道的懷舊感迎來的卻是作者再一次的冷嘲熱諷。這段旋律最後的一個,同時也在之後的一個小節重複了幾遍的和弦,單單只是把根音降E再降到降D。這個音程看似微小,卻達到了兩個破壞性的作用。首先一二小節的和弦都有出現穩定的D,這邊卻用降D,是第一層衝突。其次降D跟和弦中的G形成三全音,產生辛普森家族般的滑稽感,是第二層衝突。再對照歌詞的「實踐夢想」,就可以知道音樂要告訴我們其歌頌主角是「夢想實踐者」,對主角來說是多麼的諷刺可笑,因為他為了金錢與地位早就把夢想丟了。
這齣戲的詞曲作者Stephen Sondheim 是我有生以來接觸到的所有藝術家裡打動我最深的一個。不論是他的詞還是音樂都總是能引發無限的思考與感受,進而引領我成長。就像這齣戲勾起我由懷舊所生的矛盾、苦澀情感,並把這個用在討論藝術家的生涯困境,且也闡述了浪漫主義在這個社會消亡的感覺。這些複雜的情緒與社會議題都濃縮在了一個懷舊感上,濃縮在了一個Dadd4/F#和弦上。
或許你讀到這裡會覺得:「怎麼可能一個聲音可以有這麼多東西。」音樂感受是社會建構的,每個人帶著不一樣的人生經驗,對音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樂評某種程度上其實就像旅遊記行一樣(註三),是一種人格與世界觀的展現。我也必須說我的分析裡有加入個人主觀經驗,也就是懷舊感的部分,才讓我對這段音樂接受度這麼高。
也確實這個聲音最多只能分析出美國文化上的懷舊效果與不諧和音。然而因為這個和弦進行會在整齣戲反覆地出現,在我伴隨著音樂漸漸知道我們的藝術家主角的悲劇故事之後,音樂、劇情、歌詞的結合瞬間就讓我豁然開朗。之後每當我再聽到那段和弦,心中就會突然就有一股沉重感。這種七八秒間同時消化進劇情、社會議題、個人情感的通暢,正是優秀作品的迷人之處。
註一:音樂劇裡對於一段曲子的專有稱呼,其中通常有唱歌、夾白,不過純器樂或跳舞的Number也是有。因為實在不曉得這個字的由來,業界人士又都認為跟Song、Piece of Music等的概念都不一樣。所以只好用原文。
註二:詳情可以看這支影片,第一部分的那五分鐘就是在講這個效果,而且剛好也是拿G大調舉例。
註三:想法來自「好品味,壞品味?:一場拆解音樂品味的聆賞實驗。Carl Wilson著,陳信宏譯。2018,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