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喜歡閱讀,但我不是廣泛閱讀者的類型,我是偏食的閱讀者,只偏好「武俠小說」、「神怪類」、「遊記」、「散文」和「心靈成長」類型的書。上國文課時,也特別偏好文言文,那種短短的幾個字,就能代表一長串的意思,覺得很精簡,很有效率。
心情不好時,書店是我可以躲藏的避風港,徜徉在各式各樣的書海裡,也是我轉換心情,排解壓力的方式。
何時開始喜歡寫作?我想應該是從高中時期的「北市青年」期刋開始吧。記得高中時期,每隔一段時間學校就會發一本「北市青年」,裡面都會有一些學生投稿的作品,像是「新詩」、「散文」、「漫畫」、「攝影」等等,很喜歡看裡面的內容。
有一天,突然就想說,那我也來試試投稿好了。
寫散文?感覺自己的程度不夠,沒辦法寫出像我喜歡的「琦君」的那種風格;寫小說?感覺自己是沒有辦法編故事的類型,可能想像力不足,或是想法天馬行空(有點矛盾), 會隨著每天有不同的想法,而把故事改來改去,最後變成四不像,然後不了了之。所以我真的很羨慕和欽佩可以寫長篇小說的創作者。
後來想想,新詩或許可以試試,因為只要「靈感」一來,很快就可以寫出一首詩。而後來投稿的新詩,真的有被刋登在該期刊上。之後的求學過程,也都陸續有新詩作品被刋登在校刊上,所以我認為自己比較適合「爆發力型」的短篇創作,適合一氣呵成的寫作方式,沒辦法像寫長篇小說那種"馬拉松式"的長時間單一主題創作。
以前寫新詩覺得需要靈感才寫得出來,年紀漸長之後才發現,當時所謂的「靈感」,其實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即使沒有愁,也要蘊釀出一點"愁"的意境,才能寫出一些東西。就像 辛棄疾.〈醜奴兒〉裡的寫照:「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喜歡用 "愛上層樓"的方式來蘊釀愁的感覺, 而我則喜歡看著窗外的白雲若有所思。雖然現在還是喜歡看天上的白雲,但現在已經寫不出以前那種風花雪月的感覺,因為心境已經不同了,也代表已經告別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代了。
現在的寫作趨勢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唸書時好文章的定義,可能要符合有「起、承、轉、合」的寫作方式。但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是一部獨立的「自媒體」,每個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自己的想法,寫作變成是一種很多元,很自由,可以盡情抒發內心真實感受的創作方式,而白話又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更能讓閱聽眾所接受,因此,大家都喜歡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沒有寫作習慣的人可能會覺得,下班已經很累了,為何又要寫東西、動腦,不是會更累嗎?其實有寫作習慣的人都知道,寫作是一種抒壓,因為大腦隨時都在輸入(資訊),所以也要有輸出(寫作)的機制,這樣才能平衡。而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可以釋放壓力。
我能理解陳雪老師講的,她不會鼓勵不想寫作的人寫作,因為寫作本身就是一種自主學習的行為,尤其成年人的自主學習是因為有興趣才主動學習,不像學生時期,讀書是為了應付考試,不管喜不喜歡都要唸。所以如果本身就沒有寫作的興趣和熱忱,而需要"被鼓勵"才寫作,可能也不容易達到想要的成果。
以前寫作文時,總是寫抒情文比較高分,所以會自己預設立場,覺得有些類型的文章我一定寫不出來,例如:書評,影評,或是一些比較專業的文章論點。
後來發現專業類的文章,是因為該作者長期在接觸該行業,或是有額外去研究這些行業,如果我們也深入去了解,應該也可以做到或寫出類似的文章。再加上學習一些寫作技巧,例如:《文章寫得又好又快,九宮格寫作術》之11個重點,就更能如虎添冀。
就像我寫的那篇 翻轉你的工作腦 : 顛覆常規的58條高效工作法則》之15個重點 中提到的,常常覺得有很好的想法,但卻無法把它表現出來,讀過這本書之後,讓我了解到,只要運用到對的方法,就可以將「輸入」儘量完美的「輸出」。
後來我更發現,其實是知識的匱乏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那些看似很難的東西,其實是我們的弱連結,不是因為很難所以我們看不懂,而是因為我們沒試著去看,我們有點抗拒,覺得它很複雜,導致它被我們定義成"很難",認為自己可能看不懂。這種情況也類似"《翻轉你的工作腦 : 顛覆常規的58條高效工作法則》之15個重點"中,我所分析的,
對於恐懼的事,或負面的情緒,當一直處在「敵暗我明」 的狀況下,不確定感所造成的壓力會增加,此時,用直球對決是最有效的方式。同理可證,試著去了解我們覺得麻煩又害怕的領域,用直球對決的方式面對, 並且克服它,就能讓自己有所成長。
最近看到小步隨安的「破囚」,很不錯的短篇小說創作。如果是這種以日常生活的某個情境(例如:旅遊,職場見聞⋯ 等等),將其深入分析,舖陳,進而變成題材,而不是要憑空想像一個故事,這種方式好像會比較適合我。這個想法也提供了像我這類,不擅於編故事的人一個方向,或許未來我也可以嘗試寫小說,踏進這個從來沒想過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