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你的工作腦 : 顛覆常規的58條高效工作法則》之15個重點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關於作者: 茂木健一郎】

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知名的腦科學家,擅長將深奧的科學知識,融入於生活之中。針對時下各種職場問題及工作方法,以專業的分析及詼諧的論點,揭開成功工作腦背後運作的祕密。

 

【本書大綱】

工作不用太傷「腦」筋,因為想再多,不如做了再說,提升工作能力光靠進修還不夠,你更需要翻轉沒有效率的做事方法,調整應對態度,以行動強化思考,用瞬間專注法培養即戰力。偶爾放空大腦,透過潛意識的小動作激發工作靈感, 培養「成功的模式」,利用熟悉的感覺複製成功經驗。

 

【本書的16個重點整理】

1.大腦藏著「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的秘密

我們常會面臨「知道怎麼做最好」,但卻「無法實踐」的挫折感,這就是「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還沒有達到平衡的狀態所導致。「感覺型學習迴路」:掌管視覺,聽覺,感覺等輸入訊息的輸入領域。「運動型學習迴路」:掌管透過活動、動作來輸出訊息的領域。

想要訓練「感覺型學習迴路」,重點在於觀看「第一手資料」,例如: 現場聆聽音樂會或觀賞運動賽事。因為當我們在判斷一種感覺好或不好的時候,如果沒有充分接受第一手資料的訓練,就無法分辨出「真正的道地」。

而想要訓練「運動型學習迴路」的方式,就是要透過「活動的行為」,例如:動手畫畫,發出聲音唱歌,把腦中的想法寫成文章。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練習才能進步。

 

2.找到「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的平衡點

「輸入」和「輸出」之間會有落差,是因為和大腦的結構有關。大腦控管「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的領域,但兩者之間並無相連,各自在不同的體驗下成長。當過去的經驗偏向感覺型或運動型某一方時,就會促使該方向不斷成長,導致兩者不平衡。

要讓「感覺型學習迴路」和「運動型學習迴路」取得溝通,就必須經過重覆輸出與輸入的過程。以「說話」為例,先將語言訊息(輸出)—> 再從「感覺型學習迴路」接收訊息(輸入)—>再由「運動型學習迴路」將訊息(輸出)到外界—>再重新從「感覺型學習迴路」(輸入)到大腦。唯有經過這樣的反覆循環,感覺型和運動型才能共享同一份訊息。

  

3.找機會為「創意」出貨

大腦隨時都在輸入訊息,就算心不在焉的看著電視或上網,大腦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輸入各式各樣的訊息,所以如果沒有找機會適時的輸出,就會因為過量輸入過而導致大腦消化不良的狀態。尤其當感覺型學習(輸入) 進步得太快時,若沒有趕快訓練運動型學習(輸出),則「理想狀態」和「實際成果」便會出現很大的落差。

再怎麼精采的點子或想法,若沒有將創意化的商品具體成型,就毫無意義可言。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曾經說過:「真正的藝術家必須要能銷售(Real artists ship)」。

 

4.「先有行動,再求完美」的重要性

當想到某個不錯的點子時,可以馬上嘗試將它寫成文字,做成企畫書之類的成品。再根據企畫書的內容和對方的反應,重覆一點一點的修正,直到接近完成。若一直想要等到修飾得很完美才付諸行動,則永遠都無法將想法落實為具體型態。而這種「重覆一點一點修正」的過程,雖然看似迂迴,其實是對於訓練運動型迴路是最有效的方式。因為若不能實際試著輸出,就永遠不知道「感覺型迴路」和「運動型迴路」的落差在哪裡,以致於永遠無法修正,甚至造成兩者背離愈來愈多。


5.善用「一小時大腦就緒法」

平時處理工作時,可以設定「時間壓力」也就是時間限制,藉此給大腦加諸負荷,來訓練大腦的迴路。設定目標時,最好以「對自己有點難度」的水準來設定。

大腦專注力的有效期限只有2個小時,工作記憶的就緒狀態大概約可維持1~2個小時,因為沒辦法長時間記住目標,大腦會傾向優先處理眼前的事情。在時間壓力下工作時,不要同時進行多項工作,而是把精神集中在一件1~2個小時內能完成的事,作者把這種方式稱為「一小時大腦就緒法」。而且比較複雜的工作最好能分割成幾個小單位,每次確實完成一項,這樣,每個小單位都能以效率最好的方式完成。

  

6.讓自己下一秒立刻專心的「瞬間專注法」

大腦就跟肌肉一樣,愈越鍛鍊就愈越發達。「瞬間專注法」是指一想到就能立刻集中注意力,開始進行。例如:趁著空檔時拿出筆來修改文件,或是讓身體從事一些具體的活動。如果沒有活動身體,單單只是「空想」該怎麼規劃文件內容時,會讓「感覺型學習迴路」開始運作,企圖收集週邊的訊息,連帶導致原本的注意力渙散。至於想深入思考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固定通勤的路上邊走邊想,因為是常走的「制式」路線,感覺型的輸入自然會比較少。

大家可以試著練習:「一旦決定進行某項工作,就立刻在一秒鐘內全神貫注,持續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大腦的專注迴路,一定會有所進步」。 可以和自己訂下 「30分鐘內要完成這件事」,等到每次都能完成之後,再慢慢將門檻提高,來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集中精神,這樣就能活用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時間。

 

7.善用「毫無根據的自信」,擺脫自我設限的機制

另一種刺激「前額葉」的行動,就是保持「樂觀」。在多數狀況下,人會因為樂觀看待未來而努力向前邁進。例如: 買樂透這件事,雖然中頭奬是很低的機率,但還是讓人抱持著一種希望和樂觀的態度。相反的,如果一直覺得自己沒那麼幸運、或是這種好運不會輪到我,常會因為這種負面情感而沮喪。而樂觀思考就是大腦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所自動採取的一種防禦策略。

人類「行動學習」最大的障礙就是「自我設限的機制」,例如:「失敗太丟臉,所以放棄」、「我不可能做到的」等等。若想擴展行動學習的範圍,就得先解除這種自我設限的機制,因為實際接觸後可能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接觸真實反而能讓大腦變得認真起來,例如:學習英文時,和英文老師面對面聆聽發音,會比透過電視螢幕聽發音效果更好。因為是面對真實的人,而不是機器,大腦就會變得比較認真和專注。

  

8.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動動身體吧

有時候面臨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腦袋打結,思緒阻塞的時候,除了雙手和嘴巴之外,也可以活動一下雙腳等部位,讓大腦進行切換,由於「潛意識」和「運動型學習迴路」有著密切的關連,所以藉由活動身體,就能間接控制潛意識,製造提高注意力的機會。例如: 從座位上起來動一動、簡單的做個伸展動作、泡杯咖啡、吃塊黑巧克力等等。

而這類的動作絶不能太複雜,因為一旦要進行複雜的動作(例如: 下廚作菜、練拳擊有氧),大腦就會進行切換,準備因應接下來的動作。所以在工作或必須全神貫注的狀況下,最好只做些維持思考的簡單動作即可。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在簡單活動的過程中「不要停止思考」,如果停止思考之後才做「動作」,則前額葉的準備動作就會因此瓦解。

  

raw-image

9.善用「雜音」激發意想不到的靈感

因應他人的期望,其實就像是容許自己內心存在少許的「雜音」。雜音分成「正面」和「負面」兩種。大腦的神經細胞網路混雜著兩種狀態,一種是因應目的性的規律組合,另一種則是毫無目的隨機、雜音式組合。如果一天24小時,一年365 天都封閉自己的大腦,將無法拓展視野和發揮創造力。就像即使和對方閒聊與自己的研究毫不相關的話題,也能從中獲得靈感,或是得到新的資訊。


10.「釣」住每一個靈感

「靈感」不是光有經驗和意願就會出現,為了不讓好不容易產生的靈感跑掉,要保持漁夫釣魚的心情,只要一出現靈感,就迅速的捕捉下來。想要獲得靈感就要在平常中做好準備。

當大腦發現有趣的事時,兩側額葉的 ACC(前扣帶回皮質)會把發現有趣的這個訊息,傳送到前額葉的 LPFC(前額葉大腦皮質)。LPFC 會將收到的訊息再傳到腦內各神經細胞,發揮刺激作用。ACC 和 LPFC 就像是腦中的天線與塔台,隨時監控腦中是否有靈感素材。

要培養出更強大的靈感,重點在於要留出放空的時間。大家應該有過相同的經驗,在絞盡腦汁寫作業時,怎麼也想不出來,但只要稍微休息一下,或出去散散步,就會不經意地靈光一現,冒出好點子。

 

11.大腦的「拉攏現象」

人類大腦有喜新厭舊的特性,對於能輕易預測或意料中的事,會顯得興趣缺缺。而在可預測與不可預測兩者達到平衡時,稱為「偶發性」狀態。人的大腦對於符合「偶發性」情境或是聽到對方發自內心的言論,會因特別感興趣而提高注意力,接著就會被對方的話所吸引。只要維持這種狀態,大腦就會持續專注,並進一步被對方拉攏。

 

raw-image

12.大腦會吸收對方的優點~善用「鏡像神經元」

大腦中有一種「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這是一種運動型神經細胞。當一名舞者展現優雅的動作時,旁人腦中會產生一股作用,判斷自己是否也能做出相同的動作,潛移默化對方的各種動作和小習慣。但如果只看到他人的缺點,在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下,那些缺點就會傳染到自己的身上,所以鏡像神經元有點像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代表。

 

13.為負面情緒「取名字」

人類會恐懼的原因,大多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不確定性,而只要將不確定性轉為確定就可以。具體的作法是,面對恐懼時不要逃避,然後正視它。對於恐懼的事情,將最糟的情況設想一遍,然後思考因應的方法,就能在腦海中,將不確定性轉為確定性的情境。

再試著將大腦模擬的解決方式,告訴家人或朋友,以尋求幫助,或是寫成文字記錄下來。這種方法叫做「將潛意識轉換為意識」,在專業的精神分析領域也經常使用,而且可以將這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緒或情境命名,例如:庸人自擾症候群。

因為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非潛意識情緒,會使大腦呈現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但如果將這類訊息或情緒命名,使其貼上標籤,大腦就會自動將其視為有具象的物體。大多時候,這種方法都能讓大腦和情緒恢復穩定。

 

14.時常挑戰專業以外的「客場」

想拓展自己的主場,進一步鍛鍊工作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征戰客場」。自己擅常的領域,就是「主場」,而相對較弱的領域就是「客場」。面對客場的挑戰,大腦會因為緊張而使出全力締造良好的表現,當環境愈嚴峻,愈能使大腦成長。尤其當大腦在客場上征戰結束並取得勝利時,會因感到高興而釋放出大量多巴胺,強化先前所累積的行動。由於大腦還具備適應力,在不斷重覆的客場比賽中,還會漸漸將客場轉變為主場。

 

15.部落格是「自我提升器」

作者提到,他寫部落格是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有意義」地保存下來,所以寫部落格是改變自身行為最理想的一種工具。例如:想把閱讀感想寫成文章發表時,因為會擔心閱讀者覺得 「怎麼看這麼低級的書」,所以會慎選所看的書,是不是能對讀者有所助益,這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行為轉變。

在夜晚睡眠時,大腦潛意識會對前一天的體驗加以整理,等到隔天一早,經驗的意義將會更加成熟,因此,在一早起床時寫文章,是最佳的時間點。

 

【個人心得】

1.面對「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不確定性,將負面的情緒取名字,是個蠻有趣的作法。因為取名字這個動作,就是面對問題,「將潛意識轉換為意識」。由於是你主動取名字,你屬於主控方,這個名字(例如: 庸人自擾症候群)就像是以「上對下」的姿態面對這個負面情緒,此時,這個負面情緒就顯得沒那麼可怕了。  

對於恐懼的事,或負面的情緒,當一直處在「敵暗我明」 的狀況下,不確定感所造成的壓力會增加,此時,用直球對決是最有效的方式。就像是把負面情緒這個敵人,從暗處引誘至我們看得到的地方,然後告訴自己接下來要打一場硬仗,每種陣法都一定有其弱點,有可以破解的招式,如果找到了敵方的弱點(問題點),就能針對問題點去尋求決的方式。

最近新聞報導了多起輕生案件,通常也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壓力所造成的結果。由於自殺率的上升,衛生福利部 8月1日起試辦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 15~30 歲民眾三次免費諮商。

 

2.有人打趣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種體驗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而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卻說,那就「常想一二」就好了。很喜歡這篇「常想一二」的文章,很值得學習的豁達人生觀。

當現實的成果與目標產生落差時, 接受現實中的這段差距才能刺激大腦,看用什麼方式可以填補落差,縮短距離,甚至超越距離。職場環境就是個很好的範例,剛進公司的新進人員和資深的主管,在工作上處理事情的效率當然也會不同。當新進人員被資深的主管反應說,工作能力很差時,新進人員也不用因此而氣餧,因為主管優於新進人員的處理能力,也是經驗的累積。如果新進人員能夠找出差距的問題點,進而學習和克服,這也是一種化阻力為助力的方式。


3.作者說部落格是一個「完美的自我提升器」, 我是蠻認同的。以前我也在其他部落格寫作過,雖然該平台也有一些文章瀏灠相關的基本統計數據模型(謹此而己),但沒有像方格子這種對創作者很友善的運作機制和模式。有「作者幫助中心」、「創作者成長學院」、「方格子直送」轉推優質作品。

並且時常會有一些貼心的鼓勵、打氣、奬勵的通知訊息,還會時常舉辦徵文和講座的活動,增加創作者的視野,甚至強化了創作者的弱連結,有了這些豐富的資源,也會讓創作者更有創作的動力。而對於專職的創作者,還有「內容有價」的付費模式,支持創作者。

寫作其實是需要有一些動力,才能長久持續下去。包括:「內在動力」(創作者本身的寫作興趣與意願的強度)和「外在動力」(寫作平台的機制和是否具吸引力)。

所以我的另一個部落格平台,後來就變成一個「類雲端」 的儲存備份空間,主要會把一些攝影作品放上去,或是旅遊美食等等相關的內容,寫一個簡短的心得當備忘錄。而在方格子的寫作,我就是以期許「自我提升」的心態來寫作。


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機隨手拍下影像,也許是走路時,看見被雨水打落在地上的一朵花;也許是聚餐時,喝到的某一杯裝飾美麗的咖啡.... 都是當下的一種記錄,或許影像也有自己的話想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