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寫下不完美的初稿吧!」
書裡的字句提醒我,已好一陣子沒有整理文章,因著想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反而一篇一篇的拖延。躺在筆記本裡的完美字句,不如就現在的狀態能寫下的內容先發表吧。這是在「脆弱的力量」裡讓我又再次地聯想到上一本看的「跨能致勝」、以及好幾年前看過的「成長心態」,都有著同一個概念:
勇於坦承面對自己失敗、不完美、脆弱的態度,也願意在不確定成功的環境下嘗試,造就了個人的成長。
先天的天份重要還是後天的努力重要?這是長久以來許多心理學家在探討的問題,而就成長心態的概念,就算沒有天賦但經過一定的後天努力還是能夠改變學習成果;抑或是固定心態的想法,天賦能力不大會變動,就算能夠學習新事物也會因為天賦固定而影響到學習成果受限。
專家是如何養成的?是在同個領域的刻意練習、在一萬小時的練習後練就成單門領域的專家?又或是在不同的領域來回游走,多元學習呢?我想這都能各自找到不同的例子來說明不同的成就養成方式,像是從小就開始練習高爾夫的老虎伍茲、或是小時候還練過足球、經歷過不同種運動訓練後選定網球的費德勒。
就算在原本的領域已有一定成就,仍然願意嘗試新的領域重頭再來,開放型心態創造類推思考,在多個領域或情境裡找到相似的情境,加以運用。這會是在專家思維的環境下,開創了不同方式的成功路徑。
在「跨能致勝」的例子裡舉了樂器的練習,"普通"程度的樂手無法放在贏在起跑點的感覺,只練了一種樂器,這對於放在我身上的例子來說特別有感覺,在鋼琴的練習上我只熟悉的小時候練習過的古典樂曲,但若說到要彈奏爵士樂即興演奏,這對於凡事要看譜、被規矩限制的我深深有所感覺,不看譜的隨興創意彈奏對我來說反而好困難。
但這又讓喜歡學習不同領域知識的我,有了正當的理由。這不是「多才多藝藝不精」、而是在沒有長遠計畫的情況下、手邊有了甚麼選擇就先試試看吧!小步嘗試、保持開放心態,這也能從每個嶄新的經驗中學習。
在軟體工程師的生涯中切換不同領域,也踏出了一小步嘗試自己一直很有興趣的助人工作,就算是目前沒有再繼續發展,我想也能在過程中開心地累積一點點心理學的知識、助人技巧,就像是賈伯斯在學習書法的時候也不曉得會用在後來的蘋果電腦上,「connecting the dots」一直是我覺得很有趣的職涯發展路徑,學的東西和目前工作不相干也無所謂,在過程中開心就好。
每次的創作發表後的他人反應或是成果、就只和那一次的努力以及自己付出的心血有關,和「你這個人的價值」無關。
當個人價值不受影響的時候,我們才能放心展現自己、冒險分享個人創作,不然在自卑感作祟的情況下,不完美的創作就會讓我備感壓力、也會一直躺在筆記本裡不願公開,或是套上偽裝自己的武士盔甲,讓人看不到真實的自己。
身為媽媽的我,對於事情如何反應也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如果我希望協助孩子了解、運用、欣賞自己的天賦之外,也能帶著自信心參與世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能關愛他人及包容,那麼我也就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要從自己做為榜樣,辨識自己做為盔甲的方式、勇敢面對自己的失敗、呈現真實的自己。
從「知足」面出發,感謝能有現在這樣嘗試錯誤、失敗的經驗,提醒自己已經足夠好,就算每天只是踏出一小步也好,失敗了也和我這個人的價值無關、只是付出不夠。
這樣我就能試著多袒露自己一些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幫我拍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