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必須建立在關係當中。」真的嗎?
我對這個問題的認同和質疑必須分做兩個階段。首先我要先解釋持有這樣觀點的立基何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在討論「人該如何追尋意義」的時候提到,意義只有存在於關係當中才有「意義」。這句話的意思代表,人必須與他人互動,意義才會浮現;換句話說你想什麼是一回事,但只有你說出來,且對他人產生了影響,這件事情才會真的有意義。
套用這種觀點,當你寫出一本書卻遲遲不發表,那它就不會有意義產生,因為既沒有與他人連結也不存在影響力;如果你思想深刻且學富五車,卻鮮少與人談論,那你的人生同樣是lack of meaning,因為你的知識和價值觀沒有得到發揚和傳承。
我後來思考到這樣的想法為何會被認同,其實是源於人對死亡的恐懼。或者說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死後「虛無」印象的一種畏懼,害怕死後就什麼都沒有了。而這種想法的轉化,就是期待生命的延續──發揮過多少影響力、幫助過多少人,出過幾本書,透過這種方式期待自己的精神會流傳下來。
對發展出「意義治療法」的心理治療大師來說,這種思想轉化相當有用,他們救助過非常多人,著作等身,寫的書到現在都還有年輕學子們在看;以這種社會導向的價值觀來說,他們的人生非常有意義,不過話說回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和那些億萬富豪一樣,都是這個社會中的極少數。
對一般人來說,這種思考方式會面臨到的問題是,「我的幫助能維持多久?」、「我的社會影響力終究很有限」,甚至「和我關係最密切的子女都不認同我」。人的影響力真的能夠延續嗎?我覺得這其實跟輻射是同一個道理,就算強弱上或有不同,但終究會隨著關係遠近乃至時間慢慢消退;當然我們也可能去討論後續的蝴蝶效應、漣漪效應,但人的意義終究不應只是建立在這裡。如果人的意義只是讓幫助的人去幫助更多人,那似乎也未免太侷限了點。
我想說的是,人的意義能否無需倚靠他人就能成立?要討論這個問題就要回到「意義」本身。
討論社會影響相對於討論物質成就,無疑是一種提升;畢竟以物質來談論成功或許有所依歸,但拿來討論意義就很單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要佐證存在價值,要用來對抗死亡,確實也很難有說服力。不過強調關係網路,只是陷入了另一種名為社會影響力的價值衡量體系──幫助過愈多人、對社會愈有貢獻,一個人的人生就愈有意義嗎?也許有人願意就停在這裡,但我並不想就將這兩者畫上等號。
現在我們換一個問題:人為何要追尋意義?是因為焦慮。人一定要思索自己為什麼在這裡,才能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非常「自我」的問題,人要解答自己的焦慮,就一定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尋答案。
因此我們根本不用去思考意義的社會性,我們只需要從最本質的想法出發──我學到東西了,我覺得很有意義(不用管實不實用);我寫了一本書,我覺得很有意義(哪怕沒有人看)。我出國深造豐富了經驗,是一種意義的形式;我交了朋友,作為社會互動,也是一種意義的體現。
因此意義只取決於你如何看待意義這件事,取決於你如何思考人生,思考死亡。我認為存在主義的一個反思很好:人不擔心出生前的事情,卻總是擔心死亡。我們降生在這個世界之前的那段空白,對我們來說不也是一片未知和黑暗嗎?不如說不同的生命形式,總會有相對應的存在方式,人會恐懼死亡後的孤獨,但死亡後的知覺和想法卻肯定與生前不同。
所以總結,意義就是我,意義就是現在。去做,去體驗,去感受。當然也可以是建立關係或幫助他人,不過人的意義有很多,不用也沒有必要只拘泥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