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慧主任,在二十年前「不打不成器」的時代,翻轉傳統的教育觀念,主張「以獎勵代替處罰」、「多元發展」的理念,吸引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創立「私塾文理補習班」。創業過程,郭主任學習如何兼顧母親與領導者的角色,用更柔軟的心看待孩子、實踐教育,獲得無數家長正面的支持與鼓勵。
突破教育盲點、適性發展
郭文慧主任,大學畢業後即從事補教業,創立補習班前,郭文慧已在教育領域累積多年實質經驗,也看到臺灣教育現階段的盲點:齊頭式教育,這樣的觀念無法發現不同孩子的優點,同時也抑制了孩子發展優勢的機會,也看到許多孩子下課回家後,雙薪家庭爸爸媽媽皆還在工作,無法花多餘的心力陪伴孩子學習,便以「孩子另一個家」的經營理念,創立私塾文理補習班,一路走來,至今已第二十個年頭。郭主任希望透過補習班,彌補孩子下課後,雙薪父母與導師無法陪伴的這段時光,讓孩子能在私塾文理補習班,有如回到家一般良好、正面的學習環境。
獎勵代替處罰、觀察代替責備
二十年前,補習班剛創立,那時候臺灣的教育盛行「打」與「罵」,而郭主任的補習班沒有體罰,與當時大部分家長的觀念背道而馳,郭主任秉著「以獎勵代替處罰」為核心理念,以實質獎品獎勵表現好的孩子,並以此理念吸引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花費大量時間在師資培訓,期望團隊能團結一致,鞏固私塾的教育理念。
除了不體罰,補習班不以分數斷定孩子,鼓勵孩子多元學習,透過老師的觀察,理解孩子優點,利用孩子的優勢帶動學科,進而達到成績進步。
曾經班上有一位同學,班導反應這位孩子有佔有別人物品的行為,郭主任在某一次的巡堂中,意外發現這位孩子的繪畫天分,便建議家長讓孩子學習美術,起初家長堅決反對,認為學科才是首要之務,多次的建議下,家長終於點頭答應。後來,這位孩子確實在美術方面表現相當不錯,在人際關係上也獲得相當大的改善,也連帶了學科上的進步。郭主任與團隊更確信自己的理念:做對的事、讓孩子適性發展,是教育的根本,也是私塾與其他補習班最大的不同之處。
因為孩子,發現內心最柔軟的那塊
郭主任在創立補習班第七年懷孕生子,那時正值事業高峰,再加上孩子兩歲前體質不穩定,常常家庭、事業兩頭燒,讓她忙得焦頭爛額、力不從心,曾經一度懷疑自己,認為自己沒有扮演好媽媽的角色,透過書籍、他人的經驗分享,郭主任學會放慢腳步、放下自我強悍的一面,在家庭、事業取得平衡。「謝謝孩子讓我當媽媽」,因為孩子,郭主任學會看到內心最柔軟的那塊,這是扮演領導者所需要的,也是身為教育工作者需擁有的,為人父母後,看待補習班的孩子就有如看待自己的小孩,對孩子成長的掌握度也更清楚。
支持郭主任與團隊繼續下的動力,來自父母正面的回饋、與看見孩子的改變。
曾經有一位同學,因為學科、行為上表現不佳,從另外一個機構轉來,透過導師的觀察與引導,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協助,孩子發現自我優勢,在學習上更有自信,排名上的進步非常顯著,獲得家長大大的肯定,也讓郭主任與團隊知道自己的理念沒有錯,更堅信自己在教育上的使命。
強化心理素質、補足知識
郭主任對補習班的未來目標是吸引更多理念相同、以教育為志業的夥伴加入,透過師資培訓,賦予老師社會使命,提升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感,並提供良好升遷管道,幹部能選擇升遷為分校的營運長,讓夥伴能有良善的人生規劃,也能更專心在教育事業。
郭主任認為,身為領導者需要擁有強韌的心理素質,就拿去年的疫情來說,停班、停課,面臨不同的防疫規定,唯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沉著以對,挺過巨大變故。身為領導者,除了自身專業領域,也要隨時吸收新興知識,從經濟、財金、政策、教育、娛樂,乃至現在流行什麼,都要有所涉獵,才能帶領團隊成長。補教業從業人員因為較晚下班,大多人的生活型態是晚吃、晚睡,熬夜是經常有的事,郭主任二十年來,保持良好運動習慣,為的是讓自己的體力隨時在最佳狀態,能百分之百投入工作。強大的心理素質、吸取新知、運動習慣,是郭主任能堅持二十年的三大要素,也是給創業者最真誠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