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財富就像一杯水。有的人捨不得喝,慢慢喝,人走了,還剩一大半;有的人,水都喝完了,人還沒走。
如果,這杯水能夠每年都源源不絕,你的被動可以開外掛,那你想不想要?
如果想,那你需要的就是這本書《持續買進》,
只要透過持續買、現在買、只買進ETF指數型基金,
就能輕鬆幫你打造出那杯源源不絕的金錢活水。
我身邊很多朋友是不投資的,因為他們覺得股票有風險,錢放在銀行裡最保險。
我來跟你說說書中的一個故事吧!
有一個人叫做史密斯,當時他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已經把絕大部分的財產投入一家名為「聯邦快遞FedEx」的公司,
他先前的夥伴剛剛拒絕再注入更多的資金。
這天星期五,史密斯知道,下週一得支付,未來一週的飛機燃料2萬4千美元,
但問題是,聯邦快遞公司的戶頭只剩5000美元。
史密斯做了他能想到的唯一理性之事:
他飛去拉斯維加斯,拿剩下的5000元去賭21點。
星期一早上,聯邦快遞的總經理檢查了公司帳戶,
嚇了一大跳,立刻去詢問史密斯「怎麼一回事」。
史密斯坦承,他把最後的5000元拿去拉斯維加斯,贏了2萬7000元,
是的,總經理震驚極了,他問史密斯「你怎麼可以拿公司最後的5000元去冒險呢?」
他回答:「有什麼差別?沒有錢注入公司,我們也飛不了阿!」
你發現了嗎?有時候,最大的風險就是完全不冒險。
我爸爸,他大了我將近半個世紀,剛過完80大壽。
他種了一輩子的水果,一直過著省吃儉用的日子。
2年前,一場車禍,摔斷了他的一條腿,沒法上山工作了,
現在只剩老媽一個人繼續打拼著那片江山。
我不知道媽媽還能做多久,大概就是做到她無法再工作了吧,
然後,可能也沒法好好享受人生了。
對,這就是他們存了一輩子的錢的風險。
如果爸爸從30歲就開始每個月放1萬元到「美國ETF指數型基金SPY500」,
經過50年,也就是他現在80歲的時候,所累積的財富將高達12億!
你還記得NOKIA嗎?這個曾經風靡全球的手機大廠,
那現在呢?放眼望去,已經是蘋果的天下。
朝代更迭,蘋果從2007年開始崛起,到現在席捲了整個世界。
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恆久遠的。
你可能會說:我很會分析股票,我很擅於選股。
那你是怎麼知道你善於選股的?
多數領域,你可以用短時間就判斷出「這個人是不是擅長此領域」,
例如籃球、下棋、彈琴、繪畫,
但選股呢?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判斷一個人擅於選股」?
一年?5年?10年?還是20年?很難,非常難
那為什麼你要做「無法證明自己擅長」的事呢?
書中作者追蹤了20年來,
「優異專業股票經理人」和「美國標普500」的績效
有75%的經理人都輸給了這檔ETF,
那我們既非專業更非全職,
是不是差距更大了呢?
接下來,書中提到一個非常弔詭的邏輯:
想像一下,你是個全知的上帝,無所不知,
你知道每一個低點,你買的時候一定是最低點,
但你只能買,不能賣,每個月存1萬元,存到歷史的最低點才一次買;
而另一個人,他是平均買進的,每個月1萬元買進大盤指數ETF,
連續買,買40年,到最後,你覺得誰會贏?
答案是:平均買進的那個人
聽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每次都買在最低點怎麼可能會輸?
因為,股市大部分是上揚的,要逢低買進,
你就必須一直等,等待你的最低點來臨,
你就錯失了更多時間的複利成長。
而持續買的那個人,他卻沒有錯過任何一次上漲。
這就好比,買房子,投資房地產。
假設,你有個朋友跟你一樣,每年都有1000萬的現金可以買房,
他每年都買一間,而你只等到房價最低的時候買,
10年過去了,他買了10間,而你只買了3間,
因為房價長期是上漲的,所以你拿著現金,一直在等那個低點的到來,
此時房價早就不知道漲到哪去了。
為什麼股市長期都是上漲的?
小時候,那時我是個國中生,雞排3塊100,大約是20年前,
現在一塊70元起跳,為什麼這麼貴?
因為生產雞肉的公司成長了、賣沙拉油的公司成長了、賣麵粉的公司也成長了
而股市不正是由這些上千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所組成的嗎?
所以,大盤指數EFT長期來看,都是上漲的。
再來,書中又出了一道題:
假如你現在有12萬元,你可以選擇一次梭哈,
12萬直接買完大盤指數ETF;
或者選擇「一個月1萬,平均分攤在一年買」
你覺得哪個比較好?
答案是「現在一次買」,
這是本書作者統計了23年美國大盤指數型EFT標普500,所得來的結果,
長期來看,一次買的報酬率絕對勝於分散買。
你會問為什麼!分次買不是可以降低成本?
萬一一次買的時候,買到最高點怎麼辦?
雖然你可能買在最高點,但是你別忘了複利的威力
有句名言:「複利是世界的第8大奇蹟」。
早買早享受,現在買,你就可以盡早享受帶來的複利效應
巴菲特目前的財富有相當於3.7兆台幣,
他說:「他99%的財富都是50歲之後獲得的。」
他的財富並不是階梯式的增長,而是複利所帶來的「指數型般爆炸性的成長」。
3年前,我幫爸爸開戶了,帶著我對他的愛,當他開戶了,
買進了一些長期的標的,績效也還可以,每年有4%的股利可以領
雖然有點晚,但好險開始了。
我會買個股,是因為我當時還沒看到這本書,
是因為我覺得我會選股,不過3年過去了,績效也沒有贏過大盤ETF。
接下來,我會專攻ETF,持續買、一次買、買進指數型ETF,
只要這一招,就能贏過大部分的專業證券分析師。
滾動自己的雪球,讓自己的被動收入開外掛,我們做得到!
我是整理博士奇整子,之前整理空間、這次整理財富,還喜歡這本書嗎?
《持續買進》不管是投資新手或是股市老鳥,我都極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