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告別──陳冠良《蜜蜂仍在那裡做著蜂蜜色的夢》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日本恐怖驚悚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曾畫過一部作品:

 

故事裡,小女孩璃子經常夢見父親過世,驚醒後嚎啕大哭,父親總安慰她,父親不會輕易離開她。長大後,她嫁入大戶人家,但夫家的人總對她視若無睹,可古怪的不只是他們的漠視,夫家的屋子極大,某次她在回房的路上撞見一位老人家,還以為看見了鬼魂,她與丈夫談起此事,丈夫說那不是鬼,而是曾曾祖母,她無法置信地問:「她還活著?這該是幾歲了?」丈夫若無其事地說:「應該有一百二十五歲了吧?妳可能還沒見到吧?但這屋子裡還有曾曾叔父與叔母,雖然已經模糊地幾乎快消失了,但仔細找還是看得到的。」璃子更納悶:「快消失是什麼意思?」丈夫更淡然地說:「因為是殘影。」

 

不久後,祖父過世了。告別式結束,送走外人後,夫家的一眾親人們聚集於客廳。殯葬司儀對客廳裡的親人們懇求著,請大家同心協力深深念想著祖父,用強大的念力想著他,雖然祖父已經火化了,但家族的念力可以喚回祖父,使他的影像復甦。璃子雖感困惑,亦不疑有他,與眾人一同竭力回想著祖父。未幾,祖父的靈魂凝聚著,模樣漸漸清晰,如過去般地站在眾人的面前,眾人歡聲鼓舞,湧上前擁抱著祖父。璃子見狀,詫異不已。會後,丈夫對璃子說:「爺爺並不是復活,也不是鬼魂,剛剛妳看的爺爺是家族的人用念力的方式製造出來的影像,我們稱之為殘影。不是物理上的存在,但我們卻能感覺與碰觸他,甚至能與之對話,但我覺得這可能是種錯覺,因為有時即使與之對話,他們也不一定給予相應的回答,即使如此,我們仍一直製造殘影,因為殘影能彌補失去親人的痛苦心靈,而殘影也以家人的身分繼續存活在這個屋子裡,但影像會隨著時間逝去而逐漸模糊,存在也會愈來愈稀薄,約莫二十年後就會消失。這二十年是我們與故人間的緩慢告別,也是我們撫平心靈創傷的時間。妳之前看過的一百二十五歲的曾曾祖母,殘影已經存在二十二年了,應該也快消失了,不只是我,連父親與祖母也漸漸不再在乎曾曾祖母的存在,但這二十二年是一段相當充裕的告別時間。」

 

閱讀友人冠良的新作《蜜蜂仍在那裡做著蜂蜜色的夢》時,腦海裡總會泛起這個故事。

 

冠良的詩句裡,總淺淺地藏著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殘影,像是久遠之前曾留在我們生命中的片段,關於生活的、情感的、萬物的、景色的,各式各樣的片段。當我們竭力地念想著,它們似乎能逐漸凝聚,幻化成實體,現身於眼前,彷彿能再次感覺與觸碰它們,有時甚至能與之對話,然而,我們心底卻又是清楚的,無論多麽渴求與之連結,我們終究無法留下它們,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練習與之告別,緩慢而悠長。

 

冠良在這本作品裡記錄下那些緩慢而悠長的告別。他將記憶鋪寫成夢境,煉金術般地將所思所念的曾經凝鍊成字句,然而,那些凝鍊如琥珀的記憶,蜜色的光景,終將遠逝,緩緩陳舊,粒子似地忽而甦醒,忽而沉睡,我們終其一生所做的,原來是積蓄著不捨的回憶,夢著夢裡的夢,窮盡此生,徘徊躊躇,練習轉身離去,學習與之告別。

 

然而,告別的最終,我們又將以何種姿態走向後來?

 

伊藤潤二的故事裡,璃子得知可以製造殘影後,害怕父親離世的她對丈夫提出要求,若是父親走了,希望丈夫的家族能幫忙製造父親的殘影,卻遭到夫家的拒絕。結婚多年,公婆對璃子依然冷淡至極,璃子始終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於是更盡心地侍奉公婆,渴望他們能同意在父親離世後製造父親的殘影。除了公婆外,璃子也察覺丈夫的怪異。某次丈夫忘了帶便當出門,璃子於是追出家門外,才發現丈夫的女同事在住家附近等著他,兩人結伴前往車站。夜晚,丈夫下班歸來,璃子追問此事,問丈夫要如何處理與女同事之間的事時,丈夫說:「我想我未來會跟她結婚。」璃子激動地表示不願離婚,丈夫則答道:「璃子,妳放心,我不會與妳離婚,我會與妳白頭偕老,負起責任。」璃子則不願接受,一陣激烈爭執後,丈夫才淡淡地說:「對不起,我一直沒有告訴妳,十年前,在我們婚禮前夕,妳遭遇車禍喪生了,我去懇求父親,以我們家族之力為妳製造殘影。」璃子忽然了悟,為何夫家的人多年來皆對她都如此冷漠,因為她不過是殘影,而這個殘影是為了丈夫的不捨而存在的。她想著以殘影活著的自己,每次夜半惡夢,夢見父親過世痛哭失聲,丈夫看著只為了父親過世而痛哭的妻子殘影,究竟做何感想?我可曾因為擔憂丈夫可能的死亡而痛苦?思及此,璃子心裡的重擔反而放下了,她釋懷地轉身離開夫家。她想著身為殘影的自己所剩的時間的不多了,於是回到自己的家裡。璃子的父親見到她,驚訝地問著:「妳怎麼回來呢?」璃子微笑地說:「是的,我回來了。」

 

我回來了。原來告別的最終仍是一種歸來。

 

我們此生所做的告別,最終要告別的原是自己。

 

冠良仔細地記下每一個記憶,刻畫記憶若夢。每次的刻畫皆是一種轉身的姿態。每次轉身的瞬間,每次凝鍊殘影的剎那,皆是歸來,亦是離去。

 

歸來與離去,同在冠良的字句裡。他寫下不捨,亦練習告別,凝鍊曾經,亦製造其後,於不捨與告別之間,在曾經與其後之中,他看見每一種可能的自己,於此,他或否深切地明白,緩慢而悠長的告別,不過是希望由這些字句中了悟,若真的轉身了,我們便再也無可能回到轉身之前。

 

後來的後來,我們總在記憶之後,夢境之前,曾經之後,如今之前,蜜色與琥珀的景象裡,於每一次轉身後,我們告別自我的同時也學會說著:我回來了。


冠良寫下了那個告別自己後再回來的我們。

 

(本文為詩人陳冠良新作《蜜蜂仍在那裡做著蜂蜜色的夢》之推薦序〈漫長的告別〉,寫於2021.09.25)

2會員
31內容數
文字邀稿相關之事宜,請以電子信件聯繫。 小說集《只說給你聽》(台灣 皇冠) 散文集《我們回家吧》(台灣 三采) 舞台劇《吃貨的人生》(香港 SonyMusic)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曉唯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一生總在歉疚,對不完美的自己歉疚,為了逃避歉疚,我們不斷努力卻換來更大的歉疚,只因感覺不夠,無論做得再多仍然不夠,我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些,為了更好的自己,數度耗盡了自己。
東野圭吾經常建構出這樣的道路,寫下劇情中抽絲剝繭的過程,引領讀者走入其中,然而推理故事所探究的往往不僅是謊言或秘密,亦不純粹談論真相,重要的是讓觀眾走進自我的意識之網。
《回憶修理工廠》是一部令記憶變得美好的作品,我們無法想像記憶裡不曾存在的事物,想像是一段路途,石井先生嘗試透過故事讓閱讀者走進記憶的路途,修復並治癒傷口,因為他深知於記憶裡,即使時代動盪,萬物變遷,每個人都仍能找到自己的經緯,尋得安頓自身的力量。
最終書裡的人們皆沒逃走。不是無法逃走,而是不願逃離。如同深陷執迷的人並非無法清醒,他們比任何人更清楚知道自己身處執迷之中,亦因如此,清醒於他們而言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他們害怕醒來,恐懼醒來後的自己仍欲望著沼澤,不願離開執迷。
《中年少女的祈禱》透過職人的角度描繪生命的紋理,當人專心一意地做一件事,這件事便能開啟你的眼睛與耳朵,試著理解與傾聽日常裡的各種人事,這些人事不僅是他人擁有疼痛或幸福,更可能讓人反思自身擁有的疼痛與幸福。
疫在末世裡,人們的生存更加倚靠信念,因為張眼不見後來,只能關注眼前的一切,同時也因信念而生迷障,只因人的內心總藏著一點什麼,那一點什麼如同火苗,靜靜地、低低地燃燒著,這火苗即是信念,亦是信念的迷障。
我們的一生總在歉疚,對不完美的自己歉疚,為了逃避歉疚,我們不斷努力卻換來更大的歉疚,只因感覺不夠,無論做得再多仍然不夠,我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些,為了更好的自己,數度耗盡了自己。
東野圭吾經常建構出這樣的道路,寫下劇情中抽絲剝繭的過程,引領讀者走入其中,然而推理故事所探究的往往不僅是謊言或秘密,亦不純粹談論真相,重要的是讓觀眾走進自我的意識之網。
《回憶修理工廠》是一部令記憶變得美好的作品,我們無法想像記憶裡不曾存在的事物,想像是一段路途,石井先生嘗試透過故事讓閱讀者走進記憶的路途,修復並治癒傷口,因為他深知於記憶裡,即使時代動盪,萬物變遷,每個人都仍能找到自己的經緯,尋得安頓自身的力量。
最終書裡的人們皆沒逃走。不是無法逃走,而是不願逃離。如同深陷執迷的人並非無法清醒,他們比任何人更清楚知道自己身處執迷之中,亦因如此,清醒於他們而言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他們害怕醒來,恐懼醒來後的自己仍欲望著沼澤,不願離開執迷。
《中年少女的祈禱》透過職人的角度描繪生命的紋理,當人專心一意地做一件事,這件事便能開啟你的眼睛與耳朵,試著理解與傾聽日常裡的各種人事,這些人事不僅是他人擁有疼痛或幸福,更可能讓人反思自身擁有的疼痛與幸福。
疫在末世裡,人們的生存更加倚靠信念,因為張眼不見後來,只能關注眼前的一切,同時也因信念而生迷障,只因人的內心總藏著一點什麼,那一點什麼如同火苗,靜靜地、低低地燃燒著,這火苗即是信念,亦是信念的迷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把它當成一篇篇的小說來看吧,若人生如夢,這些由文字串起來的斷簡殘篇是人生的至觴,但也是一種對於生命省思的迴光返照。而我在寫這些文字時,突然聯想起有一回讀張愛玲,她說家族有很多人不諒解她寫家族遺事,而張想了想,這麼好的寫作素材別浪費了,要大大的取材一番才好,於是她寫自己也是不遺餘力,痛下殺手。  
Thumbnail
對你而言,「放手」難嗎? 對我來說,很難!非常難! 生活中,有許多「放手」的課題,生活中的選擇、安排時間的優先次序、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等,但我想最難的,是「面對摯親離世」這件事。 第一篇,想跟你分享,關於面對摯親去世,教會我的「放手」課題。
Thumbnail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Thumbnail
我感覺我做了一個漫長的夢,但是我不知道—— 是年輕的我做了變老的夢? 還是老了的我做了變年輕的夢? 
Thumbnail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會認識冷硬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瑞蒙・錢德勒的讀者,八成是因為村上春樹吧。時報文化出版的《漫長的告別》書背上印有村上先生的譯後記,寫著:「《漫長的告別》與眾不同,無庸置疑,它是一本出色的傑作、出類拔萃。容我誇張的說,這小說幾乎已臻至夢幻的境界。」
Thumbnail
故事從遊樂園的蘿莉姊妹開始 噹噹~~ 媽媽用計讓兩個女兒回家 這裡玉子燒加番茄醬在帶後面姊姊劇情 不對味 另外妹妹類似跟一個男生同居結束 男生要回鄉下務農寫小說 老公做研究生物的(偏理性) 老婆不願意學英文 (不願融入) 帶出一點隔閡 姊妹見面 幫爸爸辦慶生會 告知失智症 劇情帶一點妹妹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把它當成一篇篇的小說來看吧,若人生如夢,這些由文字串起來的斷簡殘篇是人生的至觴,但也是一種對於生命省思的迴光返照。而我在寫這些文字時,突然聯想起有一回讀張愛玲,她說家族有很多人不諒解她寫家族遺事,而張想了想,這麼好的寫作素材別浪費了,要大大的取材一番才好,於是她寫自己也是不遺餘力,痛下殺手。  
Thumbnail
對你而言,「放手」難嗎? 對我來說,很難!非常難! 生活中,有許多「放手」的課題,生活中的選擇、安排時間的優先次序、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等,但我想最難的,是「面對摯親離世」這件事。 第一篇,想跟你分享,關於面對摯親去世,教會我的「放手」課題。
Thumbnail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Thumbnail
我感覺我做了一個漫長的夢,但是我不知道—— 是年輕的我做了變老的夢? 還是老了的我做了變年輕的夢? 
Thumbnail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會認識冷硬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瑞蒙・錢德勒的讀者,八成是因為村上春樹吧。時報文化出版的《漫長的告別》書背上印有村上先生的譯後記,寫著:「《漫長的告別》與眾不同,無庸置疑,它是一本出色的傑作、出類拔萃。容我誇張的說,這小說幾乎已臻至夢幻的境界。」
Thumbnail
故事從遊樂園的蘿莉姊妹開始 噹噹~~ 媽媽用計讓兩個女兒回家 這裡玉子燒加番茄醬在帶後面姊姊劇情 不對味 另外妹妹類似跟一個男生同居結束 男生要回鄉下務農寫小說 老公做研究生物的(偏理性) 老婆不願意學英文 (不願融入) 帶出一點隔閡 姊妹見面 幫爸爸辦慶生會 告知失智症 劇情帶一點妹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