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朵曾任奧修的私人秘書,她形容奧修對生命的「是」是一首詩,一種優雅。
生命的問題都是自己虛構出的困境,當你拒絕接受自己的侷限,反而給了它力量;
當你接納它,它反而會消失。
阿南朵認為「不圓滿是生命的形式。」,而這也是自己和其他人的差別。
我們要學習和生命一起流動,對任何境遇處之泰然。
不要用頭腦去理解生命,無意識地被制約控制,它無法引導我們活出完整的生命,總是停留在過去或是未來。
阿南朵要我們用內在去覺察、體驗生命,活在當下。體驗是指透過感官和心接收反應訊息,在訊息抵達心智運作區之前就做出反應,也就是運用直覺。
存在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獨一無二,也包含自己,
但我們對自己的苛刻批判卻遠勝於其他人。
「你這樣子不夠好。」這一個根深蒂固的偏見被根植在童年階段,
已成為無意識的信念。
懂得喊暫停
當下一次你感到能量被削弱,失去安全感或處於容易受傷的狀態下,
你可以對自己說
「停!這是個舊檔案,是我兒時的老電影,它不能干預現實生活中的我。」
它不是金科玉律,也並非真實,只是你不曾質疑過它。
你還可以說
「我這樣子很好,對於把我邀請到這個世界的存在來說,我已經足夠好了,我還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同意嗎?」
保持覺知自己做什麼及動機為何,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不帶任何批判。
觀察自己是如何被舊有信念操控生命,限制自己想做的事情。
運用想像力顯現自己,一個沒有觀念束縛的自己。
強烈的情緒反應可能源自於童年的創傷,以一種無意識的機制投射出來,
伴侶只是觸發者,自己必須承認這些創傷不是別人的責任,
被挑起的痛苦是屬於自己的,並以誠實和敞開的態度面對,
當伴侶在不被威脅的情況下,才有機會靠近、接受且理解自己的痛苦。
你可以說「我感到憤怒。我的自我受傷了,而且升起了一個舊有的情緒。」
體驗者了解這就是自我受傷,不帶譴責,並詢問伴侶是否願意傾聽,
感謝他的傾聽,切記不要淪為受害者。
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承認自己的舊創傷,並承擔它帶來的反應,於是自己不需要再壓抑,也不再害怕情緒的爆發。
對引起自己痛苦的深層信念做出疑問,開始自問:「那是真實的嗎?」
確保自己認真審視無意識念頭,寫下自己恐懼的理由。
試著換位思考,我可以做些什麼呢?來遠離「可憐的我」肥皂劇。
看清楚是因為自己的虛設和幻想導致失望。
眼見不足以為憑,問問自己:
這是否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感覺? 它能滋養我嗎?
它使我感覺張開還是收縮、溫暖還是寒冷,堅硬還是柔軟?
與別人衝突的背後,是一個受傷的自我,
你可以自問:「為什麼我這麼堅持去改變這個人?」
先從欣賞和尊重自己開始,深入思考,自己還需要仰賴別人的順應來自我肯定嗎?常常自問:「我能夠從別人身上看到什麼美好的品質?」
當有人惹惱自己,告訴自己:「情緒正在升起,它就在這裡,而它是我的。」
攻擊你的對方,其實是感覺不到愛或不受尊重、不被欣賞和接受。
你可以選擇深 入觀察對方,體察他的需要,因為每個人渴望被接受的心都是一樣的。
找一個你對他有強烈批評的人,列舉所有你想抱怨的原因,
你會發現這個人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自己不能接受、不喜歡的事。
我們比自己所知道的更像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根。
對父母憤怒與排斥的背後,其實是充滿渴望愛的一顆心。
排斥只會削弱自己的力量。你只需要感恩父母給予自己生命的事實,
單純認同與接受他們是自己的父母,不需要愛他們。
不要讓對父母的愚忠限制了生命,
你可以對父母親說:「如果我活得比你好,請你友善待我。」
面對情緒,不壓抑也不發洩。承認自己在情緒中。
用負責任的態度,面對它注視它,不被它抓住。
情緒只是能量,在身體裡游移著,如果不去阻止壓抑,讓它表達自我,它會慢慢平息。
我們的頭腦善於製造問題,我們可以重新選擇詮釋事情的角度,也可以耽溺其中。
問題來自於自己不承認現況,並希望它會改變。
試著停止抱怨,找出美好的事物,
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得以滋養、帶來滿足及成就。
靜心可以讓自己從不同觀點看問題,想像自己從椅子上站起來,
把問題留在原地,移動到其他位置去看同一個問題,甚至想像自己浮向天空遠距俯視,
發現問題實際只是一個狀況,是頭腦的恐懼和焦慮。
除非你理解行為背後的無意識意圖,否則沒辦法丟掉它。
試著跟它對話,探究自己緊抓不放習慣的原因。
我們可以丟掉這些習慣,它們不是我們的本質,之所以成為習慣,
可能是在生命的某段時間自己需要它們,它們也給予自己某些保護。
看見它的好處,也看見它的限制與壞處,做出選擇,並尋找替代方法。
去做一些自己平常不會做的事來分散注意力,擾亂習慣的常規。
人都喜歡停留在舒適圈裡,但安全感是一座監獄,限制了我們。
生命的本質就是不安全,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勇敢對改變和混亂說「是」,順著生命之流一起漂浮,
開展自己的能量去面對狀況,甚至享受混亂。
你可以自問:「是自我的哪個部分感到害怕?」
「會有什麼最糟糕的事發生?」
拒絕安全感,feel alive.
透過靜心,你是存在的一部分,是浩瀚和流動的獨一表達,總在變化之中。
存在之中,沒有對錯,沒有好壞,沒有公不公平,沒有二元對立。
勇敢正視自己的遭遇,讓悲傷自然地存在,感恩會隨之而來。
對生命說是,尋找帶給你滿足和滋養的事物,
為自己的態度負責任,做出積極的選擇,經歷喜樂的每一天。
接受事實,是看見自己有選擇,選擇是自己的責任。
接受不是不做改變,但不是強迫性的成長。
我們只能成為自己,沒辦法成為別人。
我們不需要任何努力去證明自己,因為我們已經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靜心會幫助自己踏出頭腦和舒適區,去體驗自己有多麼浩瀚。你比自己想像中多更多!
自然給了我們頭腦和體驗兩者,我們同樣需要兩者。
對自己說「是」,是對你的效率和慈悲說「是」,
對所有你獲得的知識和未知說「是」;
對你的邏輯,也對你的神秘和詩意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