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為紐約市LTL建築事務所的創辦人-保羅‧路易斯(Paul Lewis)、馬克‧鶴卷(Marc Tsurumaki)與大衛‧路易斯(David J. Lewis),三人亦分別為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帕森設計學院之建築教授。「剖面是未經理論化的建築設計工具。」本書的核心便是試圖理論化剖面;一方面透過回溯剖面的歷史及當代建築剖面的問題及可能性,二方面藉由當代建築之實例,將剖面歸納為7大類型(第8類為7類之混種型),作為應用與思考剖面的例證。筆者衷心推薦本書給建築人、喜愛建築旅行者或建築研究者,提供一種不同的建築觀看、思考方式與角度。本文將從回顧剖面的歷史、何謂剖面及剖面的類型分析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下簡稱桃園總圖)的剖面類型及思維。
剖面簡史:
現存最早以嘗試性手法描繪建築剖面情狀的繪圖,是13世紀維拉・德・翁古爾(Villard de Honnecourt, 1200-1266)寫於羊皮紙上關於中世紀教堂的研究。剖面圖被當成明確的建築技術,最早是出現在14世紀下半葉義大利建築師的作品,利用繪製上古遺址的剖面,推測還沒毀壞的古代建築物的結構和材料性能。隨著15世紀興起的調查式解剖學,將剖面應用於藝術與科學,如:達文西對顱骨的描繪,呈現人體的內外。17世紀末或18世紀初,剖面才成為一種明文規定的繪圖類型。
由此可知,剖面最初是做為一種回顧性而非前瞻性的工具,是一種分析手段而非生成(創作)方法。剖面依消點透視與否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有透視點的「透視剖面」,另一種是無透視點的「正交剖面」。兩者的差異在於,「透視剖面」強調主觀性,觀者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視點上,較吸引視覺閱讀,同時傳達出空間輪廓與深度;「正交剖面」強調客觀的精準性,為度量性的描繪工具,與營造文件的正規格式興起有關,如:現在常用的設計圖與施工圖。雖然精確描繪空間尺寸,卻使得空間缺少輪廓與深度,顯得呆板與扁平。
隨著工業化、模矩化的營造技術和材料,如:鋼構系統、鋼筋混凝土系統。讓外牆(外部形式)與結構系統(內部空間)脫鉤,為剖面帶來危機與轉機,一方面剖面的責任受到重複柱列系統和混凝土板的挑戰;二方面剖面不再需要配合結構,可在空間操作上扮演新的角色。近年剖面亦從建築向外應用於其他領域,如:都市設計上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透過剖面進行控制。交通設計上的地下化捷運或鐵路之動線與空間配置,透過剖面縫合可見和不可見的作業。而隨著數位科技發展,數位建模使得剖面的複雜性成為可能。然而,數位建模下的剖面,往往沒有被當成生成工具充分利用,只把剖面想成一種軟體指令;剖面淪為設計過程的產物-視覺化指令的副產品。
何謂剖面?
「剖面」作為術語具有雙重性質,一是一種再現技術,二是建築或都市構造的垂直組織有關的一系列建築實務;即可以是一種探索建築過去或創造現在與未來的工具。我們常說建築的平、立、剖面,平面永遠被放在最前面,因為它是串連(動線)機能與樓地板面積(售價)最重要的圖面。立面則表現出建築的第一印象。那麼,剖面與平、立面有何不同?或為何需要剖面?
第一,反應形式與結構:在外牆(外部形式)與結構系統(內部空間)尚未脫鉤的時代,形式反應結構,剖面提供建築師獨一無二的方式去探索、測試和理解材料與空間的複雜互動和交流。即剖面重視得不是平、立面好不好看的影像問題,而是結構和材料的構築與性能問題,如:不同的材料如何銜接?如何讓不同樓層進行視覺交流又同時保有空間內部的私密性(不讓對角視線進入空間的核心位置)。
第二,符合視覺、力作用的邏輯:在觀看室內空間時,由上往下看的平面非一般視覺的邏輯,且平、立面無法反應力的作用(垂直力或側向力),剖面則提供了符合一般視覺、力作用的邏輯圖面加以輔助,並易於理解空間之間垂直向度的關係。
第三,檢討節能效果:在提倡永續建築、綠建築、生態建築的時代,剖面可說明光線、通風、熱力、聲音、雨水等從屋頂到地基、甚至與都市環境之間空間互動的效果,如:屋頂的斜度必須根據太陽能板的效能做設定、牆的厚度須由隔熱計算來決定、內部格局須適當配置讓空氣對流達到最大化。
爰此,剖面提供了不同於平、立面的設計思維,剖面的思維即兼具結構、空間與節能的思維。故剖面不應僅作為營造之用(設計圖、施工圖),或一種還原的繪圖,剖面亦可以是研究、思考建築形式的手段。
20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