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曼透過這本書試圖告訴人們:面對短暫的生命,我們必需接受人生的有限性,拋開「做完每一件事」的想法,全心全意體驗你的當下生活,才能過上更有意義的人生。
你有每天把待辦事項列出來的習慣嗎?我有。每做完一件事,我就用紅筆豪邁地劃上一槓,心滿意足極了。有時候多做了一件不在清單中的事,我還會事後補上這條,然後再用紅筆畫一槓,是不是有點好笑了! 因為我想要看到我今天完成了好多事,我不僅想要完成待辦事項之外,我還嘗試做更多。
想像一下,你去costoco買完東西等著排隊結帳時,無聊的你,注意力是不是會一直盯著輸送帶上面的商品跑,看著店員一件接著一件的掃條碼,彷彿是永無止境的循環。作者形容我們的人生就像這條輸送帶,一送出完成的工作,就會冒出新工作。
我們經常焦躁著待辦清單上的事情無法一一完成,於是我們加把勁鞭策自己,可能是閱讀更多時間管理的書、努力學習更有效率的技巧、或是提早起床等等。
面對這樣的窘境,作者要我們做的就是接受人有其局限,只專注於做好少數幾件重要的事。不僅如此,也不要想要體驗更多事物,這樣的渴望,只會讓你感到有太多活動還沒體驗過,試著了解,錯過世上絕大多數的體驗是必然的結果。你只需要全心享受現有時間的體驗,也更能在每一刻做最重要的選擇。
這句「錯過世上,絕大多數的體驗是必然的結果」,讓人大大鬆了一口氣。現今社群媒體上充滿著這樣的氛圍,你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生活彷彿都是美妙的多彩多姿,但我們不可能每一項都能去體驗。作者形容這是「錯過的喜悅」,以婚姻的例子,結了婚的兩人,因為承諾鍾愛彼此,必需放棄其他選項,全心投入某個有限制的做法後,就比較不可能把時間花在渴望夢中情人。因為再也無法回頭的時候,焦慮會消失,因為只有一個方向可走:你要前進,走向你的選擇帶來的結果。
從瑞典哲學家海德格的角度來看,說「我們的一生是有限的時間」,還不如說「我們是一段有限的時間」,也就是「我們是時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海德格把焦點集中在「存有」這個議題上,他認為存有是指在「出生」與「死亡」之間的那段時間暫時存在。我們確知生命終點將會來臨,但無從得知是什麼時候。海德格稱這種不確定的存在模式叫做「向死存在」。
因此,我們帶著這樣的認識,盡一切力量活出自己的人生。度過每一天的時候,「假裝」這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把注意力放在你仍活著,有幸碰上煩人的事,事情立刻看起來很不一樣,比起你仍活著,那些小事一點也不算什麼。
你沒有任何權利要求能夠活著,卻得以選擇要如何利用這段時間。這不是很幸運嗎?
事實上,要做到作者所說的,非常不容易。我的父親6年前因為腹主動脈剝離在鬼門關徘徊,在活過來後,個性上也有很大的轉變,很多事對他而言已是雲淡風輕,沒有健康什麼都別談了。這樣的例子,你身邊也有嗎?
在羅振宇《你的座標有多大,見識就有多高》一書中講了個現象。這個年代,人們是如何被數位媒體奪走我們注意力,YouTube廣告有個五秒倒數計時,五秒鐘一到,你可以點擊略過選擇不看廣告。為什麼是5秒鐘?這個5秒鐘可是精心設計出來的。畢竟只有短短5秒,所以你不會去喝水、上廁所,或者做點別的事,你大概會盯著螢幕看,這樣的五秒鐘完全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而你卻感覺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事實上是它控制了你的注意力。
這個例子,徹底完美利用了人性想要控制的慾望,輕鬆的奪走了我們的注意力。因此,我們該如何把注意力拿回來呢?或者說,要如何保持不分心。
我總結了作者書中觀點:
1.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擺在唯一屬於我們的那段時間,也就是這一刻,或者說當下的體驗。
有幾次這樣的經驗,女兒在舞台上表演,我拿著手機錄影,為了讓鏡頭對準舞台上的女兒,我只能透過手機螢幕看表演。我明明就在現場,卻好像不在現場。只為了讓往後能夠拿來回憶,我卻忽略了當下能即刻享有的體驗。現在,我會放下手機,專心地看著她的手足舞蹈,有時候慢半拍的節奏,加上臉上有點緊張表情。把這一刻都深深的存入心底,我想這才是我們活著的體驗,也是作者所說的「存有」。
作者自身的例子,他喜歡玩電子琴,他說玩電子琴之所以會讓他非常興奮和全神投入,然而,玩電子琴絕對不可能為他帶來金錢上的報酬或評論家的讚賞。相較之下,對他而言,寫作則是壓力大上許多的工作,很難維持全神貫注,因為會忍不住希望寫出精彩的作品,想要獲得高度讚賞及商業成功,或者至少要過得了自己這一關。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納入更多沒有特殊目標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我們單純為做而做的活動。做一件你不可能出類拔萃之事。
人生只有短短4千個禮拜,那為什麼要試著浪費時間呢?因為唯有用浪費時間的心態去做一件你喜歡的事,才能體驗單純事物帶來的美好感受。即便可能不是你計畫中的事,也許是旅遊途中迷路或是淋了一場大雨,但能與你最愛的人共度,卻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吸塵器、甚至洗碗機。這些新科技都讓完成事情的速度加快。但人們似乎對所有省下的時間沒有感到滿足,反而是越來越焦慮無法再快一點。微波加熱食物要3分鐘,卻覺得這3分鐘好漫長。紅燈轉綠燈,油門稍微踩慢了點,後面喇叭聲就傳來了。
作者提醒我們必須接受現實,事情需要花多少時間,就需要花多少時間。一旦面對現實,接受你無法要求事情進行的速度,你才能不再試著逃避焦慮。
目前的我,因為有太多好書、好文章想要閱讀,內心充滿閱讀的渴望,但我認為這對我是好的,因為我享受閱讀的過程。就像作者所說的,不急著讀完難懂的書,需要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人生有許多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有時候是時空環境因素,有時候是關乎於他人的自由意志,以前我會用「無奈人生」來形容它,看完這本書我學會用「體驗生命」去感受它。
另外,我稱讚自己耐心地閱讀完這本書。原因是其實前面有點快看不下去了,也許是翻譯的關係,讀起來不流暢,真的有些焦躁。但讀完後感覺一夜長大,書中有許多人生哲理,提醒著我們在有限的人生裡,要如何幸福圓滿地過完一生。
這是一本值得你慢讀、細讀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