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專業者,而不只是上班族,才能延長自己的"有效期限”」
如果書裡的這句話能讓你有共鳴,你應該會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是去年,我在心裡下定決定要離職時偶然看到後,開始閱讀的。吸引我注意的是封面上那句
比起「該不該辭職」,你更要做好「隨時離職都可以」的準備!
總工作年資來到1X後,心裡對職場的愛恨情仇很難一語道盡,這本書其實要探討的是我們在長長的職業生涯中,總是想著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提供自身的價值讓公司看見,盼望著能加薪升職,往權力越來越大的職位奔去,彷彿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把自身的價值跟公司綁在一起。但我們該思考的是職場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我雖然並不是那種會在意要在職場裡擁有什麼權力地位的人,但我卻是會在意自己的貢獻的人,所以慢慢的會用公司的標準,老闆的標準來衡量自身的價值,導致常覺得越工作越找不到工作的理由(當了除了必須養自己這點)
書裡先請大家思考-我是上班族?還是專業者?
作者藉著一些例子來說明職場是現實的,如果每天只是單純的當上班族,而覺得自己可以這麼一輩子過下去,可能是需要再重新衡量的事,中年後被公司辭退或公司倒閉等等問題,的確有可能發生,所以作者認為應該要朝專業者發展,而不是把目標放在公司的升遷中。
「職場(place of work)是別人打造好的地方;專業(profession)則是存在於你的身體和腦中的個人技能,是可以幫助他人而換取金錢(可賺取酬勞)的技術。現在你不應該只是把自己當成「上班族」,而應該以「專業者」來看待,人生才會成功。」
就我自己看來,成功的定義大家都不同,倒不用想說培養自己成為專業者,人生才會成功,但至少你可以很有底氣的「隨時都可以離職」。
接下來的幾章,作者提出了一些方法給讀者,去找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想要培養自己成為哪種專業者,其中有一章討論到,「我會以什麼樣的面貌離開公司?我想怎麼樣結束自己的工作生涯?」這兩個問題如同我在跟來訪者諮詢時,也會問到大概類似的問題,「以終為始」的概念,會幫助我們從我們預想要達到的未來樣貌中,去規劃出現在/近未來要如何做計劃。
書的下半部,作者寫給想要成為專業者的大家,如何自我學習?如何成為領導者?及最後一章著墨較多的離職問題,包含:離職,面對自己的時間/離職的時機點?從高峰時離開/四十歲,在職場準備未來最後十年/離開公司也有辦法活下去/不要相信多數的選擇,要信任自己的選擇
職涯上的變動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充滿不安全感的,自己在不久之前才面對過那種焦慮症快要爆發的過程,一邊想著是不是要離開公司,一邊又要擔心著下一份工作沒有著落,也不是很確定未來該怎麼走的時候,把人逼到角落的往往是情緒。讀完這本書後,大家應該都會對於上班族或專業者有不同的認知跟選擇,如同之前曾跟朋友聊到的,如果能"保證"我們乖乖當上班族,每天上下班,就能做到退休無虞,一生平安的話,那不是人生輕鬆很多嗎?但可惜的是,沒有人能保證你能做到退休,沒有人能保證你能一直待在同一個位置上,也無法保證這個位置會一直存在,這也是我們不斷尋求增進自己的技能,接收更多更新的知識,在累得要命的下班後還提起精神去進修的原因,我不會把這想成是在避免自己被社會淘汰,我反而覺得這是為了自己upgrade自己的人生。
無論大家想怎麼選擇及規劃自己的職場,想送給大家我很喜歡的哈克老師寫的書《翻過來看世界》裡的一段話:
當生命真正的呼喚、真正最值得投入的地方還沒找到的時候,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叫做「不做前面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