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人性的,太人性的──《銀翼殺手》與《銀翼殺手 2049》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的結尾,複製人羅伊在追殺他的退役警察兼「銀翼殺手」戴克摔得粉身碎骨的前一秒,憑他與生俱來(同時是最後)的無窮力量,將毫無拚搏之力、也毫無選擇的戴克舉到空中──如同那隻先前被他抓在手裡的白鴿──,接著在戴克面前,進行生命的告別儀式。

「是時候死去了。」當羅伊說出這句話時,彷彿是基因內建的壽命計時系統已經倒數至零,身體已經知曉自己所面臨的命運為何。只是,對於這副生化的身體而言,對視他們為奴隸的創造者(人類)而言,複製人肉身的衰亡僅意味著「需要更換一副新的身體」,或是「使用期限過期」,而非如由子宮誕生出來的人類,死亡是擁有其他意義的。

然而,當人類邁向一個充斥著本質上是非人,卻具有人類形象的個體的時代──也就是賽博龐克小說家、導演及漫畫家對於未來的想像──,人類的死亡,也將逐漸簡化成單純的肉體衰亡的生物事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於一九五七年蘇聯首度將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1)送入外太空後,即察覺到人類正在進入一個非人的時代:人類若能夠將物體送離地球,便意味著人類也能將自身送離地球──「離開地球」同時指涉我們與自身的地球性(earthliness)產生了疏離(alienation),人類的必生與必死性(must be born and must die)不再成立。我們的存在不再是一個需要被理解的謎團,因為我們開始以可以掌控的技術與數學,理解自身及這個世界。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於是,來到《銀翼殺手 2049》(Blade Runner 2049,2017),我們才能正式察覺到這樣的未來所將帶來的危機為何。二〇四九年的洛杉磯,人類幾乎已經不復存在:最新一代的複製人 K,最初奉命將舊版的複製人薩珀退役,而他所到之處皆是與自己出身相同的複製人──在暗無天日、陰雨連綿街道上的應召女郎,買下泰瑞爾公司的華勒斯,服侍華勒斯的員工樂芙,以弗瑞莎為首的複製人組織⋯⋯,這個世界幾乎已經不見人類的蹤跡。而身為人類的戴克──我們甚至必須對他是否真為人類保持懷疑──遭到了追殺,其他僅存的人類之子則生活在漫溢著輻射的廢墟裡,等待著被收養/豢養。

當技術為人類代勞許多我們不願進行、勞苦不已的工作時,這些技術也為了符合仍身為「人類」的我們的需求,變得更為人性。這是相當弔詭的:當我們進入一個非人的時代,這些非人卻同時變得更為人性,甚至比我們更為人性──二〇一九年的戴克在追蹤逃亡的四位複製人行蹤時,如一台機械般地從照片及現場遺落的人工蛇鱗推敲出佐拉的下落,並在佐拉用盡一切力量逃跑時,不帶情感地射殺了佐拉;相較之下,恐懼於死期將至的複製人,將鐵釘深深地刺進手心、渴望感受痛楚的羅伊,對兒時記憶深信不已的瑞秋,以及認清自己並非複製人之子、沒有加入起義的軍團,而是「選擇」將戴克帶向他與瑞秋的女兒的 K,他們皆展現了一種「過於人性」的人性:他們渴望成為解放的靈魂(free spirit),不僅是擺脫複製人壽命將至時迎來的必死性,也是渴望對自己的命運(連同外在事物)擁有自身的決斷力與意志。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然而,不只是複製人,我們豈不是也面對了生命的必死性嗎?我們與複製人同樣必生,同樣必死。逃回地球的複製人,雖然目的是向泰瑞爾乞求更長的壽命──也就是對抗自身的必死性──,然而本質上卻展現了人性:正因為必死性對於有此意識的生物而言是種恐怖,他們知道自己將死、卻無從知道自己將在何時迎來死亡,因此這是一種對於生命的不確定性與不安。也因此,他們的反抗,重拾了對地球的親近性。

因此,複製人的存在,呈現了鄂蘭對於人類未來的預示:《銀翼殺手》裡的「完全人類」,已是我們迎來終點的過渡期──如警長以「你只是個小人物」一句話,說服了戴克回鍋接下退役複製人的任務,或許我們也不再能夠說戴克「接受了說服」,而是他接受了自己的「責任」,亦即自己身為小人物的命運。他大可以如逃離太空殖民地的複製人般,逃避這項任務,但是他沒有如此選擇。這顯示了他的自由意志已經全然消失,直至最後一刻將要從頂樓墜下時,他也毫無選擇──不論是拯救自己,或放手讓自己墮入深淵。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當我們回想《銀翼殺手》的街道上,無處不充滿著日本文化的元素,以及偶然出現於骯髒牆面上的繁體字「(中)國人好,美國人不」,或許能夠透過不被視為「人」的複製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對應到現實中同樣被視為他者的東方人,以及集政治、經濟與文化霸權於一身的西方人──只是,經由電影裡展現人性的非人,我們或許不應將「國人/複製人好,美國人/人類不」單純地視為一種消極的絕望與哀嘆,而是採取積極行動的暗示:如瑞秋曾對戴克說道:「若你沒做過人性測驗,你又如何確認自己是人類?」弗瑞莎則對 K 說:「為正確的緣由犧牲,是我們能做的最人性的事情。」──成為非人,也許是人類的未來,也可能不是。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銀翼殺手 2049》電影劇照/華納兄弟影業

劇照提供/華納兄弟影業
核稿編輯/張硯拓

raw-image

自電影藝術以降,創作者們創造出了雙向的迷宮,無論是推翻過去的自己(或是其他導演)或是向未來下戰帖,創作者們從過去拍到了現在,未來勢必也將繼續拍下去!釀電影的五月專題整理了多部有著前世今生的電影作品,影迷們有幸得以遁入一個又一個電影的宇宙,還沒有加入的你們,快點加入宇宙行列 .ᐟ

《釀電影》系列電影專題:穿越電影時空,請由此去!


raw-image

此篇文章收錄於釀電影 vol.05《我的未來不是人》,購買請由此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男孩埋了整座村莊的時鐘,除了自己家裡的那一個。村莊因此失去了時間,日出日落,昨日今日,時光凝止,再沒有人能為此時此刻定錨,現實與夢境、傳說、流言之間模糊了界線。雖然沒了時間,但村裡卻出現了一個洞穴,通往地府郵局,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送信給過往的人。 下一幕,轉眼之間,男孩長大變成了男人。
自從澳洲導演喬治米勒的《瘋狂麥斯:憤怒道》在九年前問世、接著獲得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眾多獎項之後,影迷們無不對傳聞有計畫拍攝的女主角前傳電影引頸企盼,如今終於迎來《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補足芙莉歐莎的成長故事。兩部片的步調與結構不同,但內容完美銜接互補,兩集串聯成完整且自成一格的經典作品。 芙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所有文宣皆著墨這是部關於三人行的情慾之作,實際尺度並沒有想像地大,片中性感、露骨的畫面都在剛剛好的時刻打住,心中的失望程度也代表我們有多想被文宣所「騙」。但電影本就意不在此(也很聰明地理解意淫的力量更強大),而是透過打亂時間序蓄積出決戰的張力,就像慾望橫流按捺不表直至最終高潮噴發賀爾蒙⋯⋯
《記憶中的二月一號》和《緬甸日記》皆是年輕創作者的作品,在政變發生以後,當得來不易的自由硬生生地被剝奪,失落的年輕創作者,起身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將攝影當作武器,拍攝的那刻就是在射擊。創作成為反對獨裁、追求自由的載體,也讓不同的聲音有機會被世界聽見,而被記錄下來的畫面,都將成為還原歷史的證據。
男孩埋了整座村莊的時鐘,除了自己家裡的那一個。村莊因此失去了時間,日出日落,昨日今日,時光凝止,再沒有人能為此時此刻定錨,現實與夢境、傳說、流言之間模糊了界線。雖然沒了時間,但村裡卻出現了一個洞穴,通往地府郵局,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送信給過往的人。 下一幕,轉眼之間,男孩長大變成了男人。
自從澳洲導演喬治米勒的《瘋狂麥斯:憤怒道》在九年前問世、接著獲得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眾多獎項之後,影迷們無不對傳聞有計畫拍攝的女主角前傳電影引頸企盼,如今終於迎來《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補足芙莉歐莎的成長故事。兩部片的步調與結構不同,但內容完美銜接互補,兩集串聯成完整且自成一格的經典作品。 芙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所有文宣皆著墨這是部關於三人行的情慾之作,實際尺度並沒有想像地大,片中性感、露骨的畫面都在剛剛好的時刻打住,心中的失望程度也代表我們有多想被文宣所「騙」。但電影本就意不在此(也很聰明地理解意淫的力量更強大),而是透過打亂時間序蓄積出決戰的張力,就像慾望橫流按捺不表直至最終高潮噴發賀爾蒙⋯⋯
《記憶中的二月一號》和《緬甸日記》皆是年輕創作者的作品,在政變發生以後,當得來不易的自由硬生生地被剝奪,失落的年輕創作者,起身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將攝影當作武器,拍攝的那刻就是在射擊。創作成為反對獨裁、追求自由的載體,也讓不同的聲音有機會被世界聽見,而被記錄下來的畫面,都將成為還原歷史的證據。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人們向來對「失去身體的未來」而感到的恐懼,而英國科幻影集《黑鏡》第三季〈聖朱尼佩洛〉描繪虛擬擴充了真實,化解關於「賽伯格」與「後人類」我們心有恐懼的未來圖像。願邁向後人類的我們,仍愛著有限的生命、感謝會損壞的身體。用虛擬科技,讓生命更豐富,實踐本來無法實行的美夢。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快速發展,是否有天會超越人類? 我們要如何與之相處?賽博龐克類型科幻神劇的啟示。強納森・諾蘭影迷推坑強力推薦!
在這兩季共26集的內容(第一季18集;第二季8集),其實所有的內容都跟「死亡」或者是說「生存」有所關聯。如果僅僅是被標題吸引的觀眾,可能多少都會將這系列與科幻、未來、機器人等概念摻雜在一起,更何況第一季前幾集的確跟這些有關係。但其實影集不單單只有描述機器人、也有一些奇幻、神怪等色彩,如果就我的觀影
《AKIRA》為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於1988年推出的動畫長片,改編自大友克洋本人的同名漫畫作品。本作推出後在電影界內引起了一陣廣大的迴響,也奠定了後來許多日系動畫、科幻作品及賽博龐克的基礎。
假設未來是個只要有錢,就能編輯基因的世界,有人天生就能避開先天疾病、製造美貌身材、還能預定智商,那些中下階層的人類,將如何與上層社會的人類較勁呢。況且,假設世上大部分勞力,都已經有機器人代勞,窮人該如何生存呢?
<p>與其說《銀翼殺手》是個關於仿生人追求生命與追求幸福的故事,不如說這是個以仿生人為反面手法抨擊資本主義的諷刺預言。這不僅僅是個貧富差距懸殊且充滿歧視偏見的社會,還是個全面監控的世界,由內在到外在、由基因到記憶、由警察到殺手,除了資本家之外,其他人類或物種,都只是無足輕重的他者,隨時可生可死,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好用。</p>
人們向來對「失去身體的未來」而感到的恐懼,而英國科幻影集《黑鏡》第三季〈聖朱尼佩洛〉描繪虛擬擴充了真實,化解關於「賽伯格」與「後人類」我們心有恐懼的未來圖像。願邁向後人類的我們,仍愛著有限的生命、感謝會損壞的身體。用虛擬科技,讓生命更豐富,實踐本來無法實行的美夢。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快速發展,是否有天會超越人類? 我們要如何與之相處?賽博龐克類型科幻神劇的啟示。強納森・諾蘭影迷推坑強力推薦!
在這兩季共26集的內容(第一季18集;第二季8集),其實所有的內容都跟「死亡」或者是說「生存」有所關聯。如果僅僅是被標題吸引的觀眾,可能多少都會將這系列與科幻、未來、機器人等概念摻雜在一起,更何況第一季前幾集的確跟這些有關係。但其實影集不單單只有描述機器人、也有一些奇幻、神怪等色彩,如果就我的觀影
《AKIRA》為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於1988年推出的動畫長片,改編自大友克洋本人的同名漫畫作品。本作推出後在電影界內引起了一陣廣大的迴響,也奠定了後來許多日系動畫、科幻作品及賽博龐克的基礎。
假設未來是個只要有錢,就能編輯基因的世界,有人天生就能避開先天疾病、製造美貌身材、還能預定智商,那些中下階層的人類,將如何與上層社會的人類較勁呢。況且,假設世上大部分勞力,都已經有機器人代勞,窮人該如何生存呢?
<p>與其說《銀翼殺手》是個關於仿生人追求生命與追求幸福的故事,不如說這是個以仿生人為反面手法抨擊資本主義的諷刺預言。這不僅僅是個貧富差距懸殊且充滿歧視偏見的社會,還是個全面監控的世界,由內在到外在、由基因到記憶、由警察到殺手,除了資本家之外,其他人類或物種,都只是無足輕重的他者,隨時可生可死,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好用。</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我有多麼鍾愛這部電影的名字,專注而直接:《小武》。像意外拾得某位默默無名的畫家,那張始終收在抽屜裡,專屬於私人的小小素描;而擁有這樣的一張小畫,其實就足以引導我們渡過,漫漫一生。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Thumbnail
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Thumbnail
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Thumbnail
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奔向、擁抱新的「變鈦」、新的可能,迪古何諾的電影裡令人著迷的類型混搭、多變風格、繁雜主題亦可作如是觀。 文首提到的獲獎詞中,有關完美與不完美的辯證在這裡得到了解答:生命不是為了完美而創造,而是因為不懈的創造才完美,電影亦然。
Thumbnail
廣告圈人才濟濟,要細數廣告圈的人才真的是數到明年都數不完,但只要談及其中的「文案人」,這個人一定會被包含在其中。這個人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文案教母李欣頻。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李欣頻的寫作之道』將與你一同揭曉其背後的秘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我有多麼鍾愛這部電影的名字,專注而直接:《小武》。像意外拾得某位默默無名的畫家,那張始終收在抽屜裡,專屬於私人的小小素描;而擁有這樣的一張小畫,其實就足以引導我們渡過,漫漫一生。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Thumbnail
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Thumbnail
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Thumbnail
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奔向、擁抱新的「變鈦」、新的可能,迪古何諾的電影裡令人著迷的類型混搭、多變風格、繁雜主題亦可作如是觀。 文首提到的獲獎詞中,有關完美與不完美的辯證在這裡得到了解答:生命不是為了完美而創造,而是因為不懈的創造才完美,電影亦然。
Thumbnail
廣告圈人才濟濟,要細數廣告圈的人才真的是數到明年都數不完,但只要談及其中的「文案人」,這個人一定會被包含在其中。這個人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文案教母李欣頻。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李欣頻的寫作之道』將與你一同揭曉其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