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時我不是一個喜歡課外閱讀的人,課業很繁重了,加上有如此多的活動,我根本定不下來閱讀。
開始發現閱讀的重要性,則是進社會三個月以後,我多了很多關於職業發展、生涯規劃、社會運行法則等問題。
我這才發現這些對人生重要的事情,學校根本沒教過。
而這些,我難以從他人身上找到適合我的解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講法不一。我意識到,我必須搭建「自己的認知體系」,才得以在社會上生存,不然會被牽著鼻子走。
就這樣我重拾了閱讀。
我不會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而是挑重點,迅速翻閱,看到「有感觸的地方」停下,進行深度思考,把它容納成自己認知體系的一部分。
認知體系搭建完成之後,我發現我在做決策時變得飛快,因為我知道「我要什麼」,我不會人云亦云,也不再輕易的被他人的態度與想法左右。
我成為了,完全獨立的人格。
在社群媒體發文之後,曾有人向我詢問「是否有推薦的書籍?」。其實我經常看到網路上的KOL推薦書籍,然而我不想這麼做的原因是:
1. 我不想製造「讀了這些書,就一定會有「脫胎換骨」的改變」的承諾。事實上,我也曾讀過他人推薦的書單,然而可能是大家的認知水平不同,有些對我而言太過艱澀,有些則是毫無觸動。
相反,我視為寶典的書,在他人眼裡可能沒什麼。
2. 我認為「找到適合自己的書」也是「自學」能力的一種,只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書,並由衷的相信,這本書能帶給自己價值,才是驅動自己完成閱讀的「最大動力」。
我堅信「與其直接餵魚,不如教人釣魚的方法」,雖然我不會直接提供推薦書籍,以下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建立自己的認知系統」指南:
有些書很厚,然而翻來覆去可能只重複同一個觀點;有些書很薄,然而文筆艱澀,反覆閱讀也讀不進去。因此,你需要花時間找到「你可以從頭到尾讀完的書」。每一頁都有觸動和新的收穫,代表價值觀契合,你可以把這位作者那套認知系統,作為自己的「骨幹」
畢竟不可能一本書就覆蓋到所有人生問題、也不是所有書都值得「從頭到尾」讀完。因此可以不追求讀書的數量,而是「缺什麼補什麼」。快速翻閱任何自己有感覺的書,看到有觸動的地方,再加入到自己的認知系統。
如果你實在認為,找到一本能從頭到尾讀完的書很花時間。你可以去觀察社交媒體上,哪些書被許多人重複推薦,那這本書很可能文筆相當平易近人,且能讓普遍認知水平的人都獲得啟發。
最後,我想呼籲的是,青春時光非常有限,很多人輕視了閱讀,拿自己寶貴的青春試錯,才發現自己本可以避免。
如今,知識付費大行其道,一堂線上課程,動輒數千塊錢,然而書籍富含作者的精華,卻只要「線上課程」三分之一不到的價錢。人必須要有效利用身邊的資源,而書就是普通人最好的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