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靈魂》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全書以一位退休警官描述一樁少女被殺的命案為主軸,藉由不同時空的人所講述的片段試著拼湊事實的全貌。然而,不同於偵探小說的筆法,雖然閱讀的過程中,關於事實的一步步進逼是讓人愛不釋手的主因。但是閱讀之後,縈繞在心頭的卻不再是事實的真相,那關於人性善惡的揭露,才真得讓人輾轉反側。

故事的發生是以戰爭為背景,然而所謂戰爭卻又和故事之間存在著若即若離的關係。由於事件並非發生在戰場上,而是鄰近戰場的城鎮。於是乎,當讀者沈溺於小城的糾葛,作者不忘摻雜關於戰爭的點滴。那樣的若即若離,倒也點出了面對戰爭的殘酷,人們僅能抱持的心態。畢竟固守著戰爭的心境,只會耗光心靈的能量,而藉由短暫抽離的方式,反而更能延續殘存的生之意念,也更能呵護到活著的喜悅。以戰爭為背景,論述著人性的善惡,確實是再適切也不過。畢竟戰爭,其所引發的關於人性的懷疑與關注,往往讓人無從逃避。

人究竟是善還是惡,這樣的問題不知存在了多久。我們總想以單純地善惡來區分人,然而,誠如作者在書中透過裘瑟芬所說的話,點破了全書的意涵:「壞蛋、聖人,我從來沒有見過。沒有全白,也沒有全黑,都是灰色,人和他們的靈魂也是這樣…你有一個灰色的靈魂,非常灰,就如我們所有人一樣…」灰色道出了人的複雜,卻也拉扯出人們所難以接受的善惡共存。試想當人們粗略地將善與惡界分之後,表面上像是給予自己一條明路,選定了便可以無憂無慮地徜徉其間。實際上,卻反而是慢慢地剝奪或是忽視自己關於善惡的另一個面向。畢竟當自己以為自己是善的,自己認定了內在全白的靈魂,那麼便理所當然地容不下任何的灰點。於是乎,當去面對自己,面對人性善惡並存的現象時,往往需要極其費力地去反駁惡的存在,或者去解釋惡的不經意發生實非本意。套用作者關於顏色的隱喻,其彷彿隨時需要拿白色油漆反覆擦拭內在的靈魂。久了、累了,會慢慢學會忽略,甚至轉為鴕鳥心態,反正我相信那顏色是全白的,不會更改了,所以也就不用在去看了。不去面對,便沒有掙扎,可是卻也離自己越來越遠了。那樣的疏離所引發的不安,便往往需要大量地感官刺激去轉移、去忽略。而讓人心痛的是,這樣的方式便飲酖止渴一般。

回到原初,在學習的歷程中,二元的簡化,可以減輕孩童學習的負擔。於是乎,許多基礎知識的學習便往往以簡單地分類為開端。只不過,隨著年歲的增長,各個領域知識的增加,人們會漸漸地擴張幼時所建構的分類體系。但是,關於人性呢?何嘗有那樣的機會告訴我們人性善惡的模糊難辨,相反的,成人世界卻仍是不斷地以善惡二分的模式評論人性。雖說,兩次世界大戰後,所引發的存在主義思潮,讓人們願意重新去評斷人性。漸漸地善的執拗被鬆動了,惡的固有被拆解了,論述裡試著讓人們願意去看見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只是,那樣論述所帶來的關於人的複雜性,卻容易去顛覆人世相處的習慣。而對人們來說,那是辛苦的,因為原所依歸的待人之法,彷彿皆以善惡二分為本。遇見善人將如何,遇見惡人將如何,未曾理解遇見善惡之人將如何。於是乎,繞了一圈,人們仍願意去採納黑、白兩色的靈魂意向。

然而,另一方面,隨著媒體的普及,人們不得不被強迫看見原以為善之人的惡。於是乎,隨著開始的驚愕,慢慢地對於人性的疑慮也隨之發酵。在這樣的情況下,靈魂界分裡原存於白色的板塊遂漸漸地往黑色挪移。加之原所待人的準繩使然,人與人的信任便也隨之土崩瓦解。漠然,充斥在所謂現代的社會中,孤獨更躍升為人的摯友,唯一的摯友。

當社會處境所架構的孤獨遇見了自我疏離所鋪陳的徬徨,心靈怎堪負荷。茫然與陷溺成為應對的主流,茫然於生命的洪流,陷溺於生活的癮頭。於前者,日復一日、無所變革、無所期待的過日子,活著彷彿一灘死水;於後者,或是沈溺在酒精藥物,或是身陷於工作成就,少的是片刻的止歇,或者該說畏懼著任何歇止所可能引發的遇見,遇見自己的靈魂。

倘若我們一直跳脫不出原所處的境地,也許關鍵在於我們該換個角度重新看待自己與他人。看完書後,原本整個情緒被那灰色的沈重壓的喘不過氣來。然而,隨著思緒的流轉,突然漸漸地懂得,也許因為那份沈重,使得原所逃離的思緒被逼著回過頭來看看自身的靈魂。而書中內容的發酵,讓人不自覺地引發更多的允許,允許原所拒絕的、內在的、「灰色」的靈魂。在那一剎那,慢慢的懂得,關於存在的一種自在。



延伸閱讀


關於默潮這一系列文章的介紹與總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79會員
205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2025/04/17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Thumbnail
2025/04/17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Thumbnail
2025/04/14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2025/04/14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2025/04/07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Thumbnail
2025/04/07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壓力與責任的交織下,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尤其是作為照顧者時。這篇文章分享了一段真實的心靈成長故事,從情緒整理到靜心練習,提供實用方法幫助你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力量。無論你的起點如何,心靈成長都是一段獨特的旅程,重要的是願意踏出第一步,開始與自己對話。
Thumbnail
在壓力與責任的交織下,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尤其是作為照顧者時。這篇文章分享了一段真實的心靈成長故事,從情緒整理到靜心練習,提供實用方法幫助你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力量。無論你的起點如何,心靈成長都是一段獨特的旅程,重要的是願意踏出第一步,開始與自己對話。
Thumbnail
一、改變的開始 這幾天還是持續閱讀:複雜性創傷症候群(CPTSD)一書。 我漸漸感受到心中有什麼東西在翻攪、滾動著,那是根深蒂固深扎於心中的情緒毒瘤之根被鬆動的徵兆! 我慢慢地從書本中大獲啟發和治癒,開始能夠相信,只要啟動自我治癒的療程,我已在這條路上的感覺,每天都會比前一天好一點。 但是...
Thumbnail
一、改變的開始 這幾天還是持續閱讀:複雜性創傷症候群(CPTSD)一書。 我漸漸感受到心中有什麼東西在翻攪、滾動著,那是根深蒂固深扎於心中的情緒毒瘤之根被鬆動的徵兆! 我慢慢地從書本中大獲啟發和治癒,開始能夠相信,只要啟動自我治癒的療程,我已在這條路上的感覺,每天都會比前一天好一點。 但是...
Thumbnail
『請允許自己的任何情緒,允許自己好好做自己』 前一陣子讀完了靈魂的出生前計畫這本書。自己有時還是會被情緒拉進低潮而陷在裡面,最近陷下去的時候往往會想到書裡的內容,再慢慢引導自己感受它們,讓自己接住它讓它好好發洩,那些情緒就能得到療癒。 「為什麼我會遭遇這樣的經歷呢?」 有時候也不知
Thumbnail
『請允許自己的任何情緒,允許自己好好做自己』 前一陣子讀完了靈魂的出生前計畫這本書。自己有時還是會被情緒拉進低潮而陷在裡面,最近陷下去的時候往往會想到書裡的內容,再慢慢引導自己感受它們,讓自己接住它讓它好好發洩,那些情緒就能得到療癒。 「為什麼我會遭遇這樣的經歷呢?」 有時候也不知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這週我們來談「感覺」與「情緒」 靈魂在作為人的身分中的成長進化過程裡,情緒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所有人的情緒體在多次的轉世中都累積並充滿了創傷,每一生來其實都是來⋯⋯
Thumbnail
這週我們來談「感覺」與「情緒」 靈魂在作為人的身分中的成長進化過程裡,情緒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所有人的情緒體在多次的轉世中都累積並充滿了創傷,每一生來其實都是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