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遵守規則!】圖/文 杜孟蓁、黃久真

raw-image


在幼幼班孩子正式解除分離焦慮期後,

老師們就更能給予孩子各項需要遵守的規則訂立了。

像是進了校門要學習打招呼,練習自己整理物品等等。

而在作息當中,也有許多要慢慢建立的規則,

而這些規則無非是要讓孩子們慢慢練習,以累績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規則也有許多細節需要成人們的留意;

像是坐在地上參與討論、靜心等等活動,

都需要「腳打叉叉、手放膝蓋」,「腳打叉叉」

用意在於避免X型腿,「手放膝蓋」除了可以避免被踩到手以外,

還有的是練習穩定身軀、練習專注。

要養成孩子們的好習慣,就是得要不斷地提醒、

持續地練習,才能變成無意識的能力。

不過現在看來孩子們都已經逐步跟上學習步調,在討論中能坐好看老師囉!

老師:我們要討論囉!要怎麼坐呢?

玥玥:腳打叉叉、手放膝蓋、眼睛看老師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3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4/25
校慶之後的校園多了好多種遊具提供孩子探索, 每次的廣時間孩子們總是發揮創意發展更多遊戲。 這一天三位孩子舉著牌子開心的笑著,於是老師靠過去詢問。 男孩們說:「我們是導遊,要去日本旅行!」 老師:「你們
Thumbnail
2025/04/25
校慶之後的校園多了好多種遊具提供孩子探索, 每次的廣時間孩子們總是發揮創意發展更多遊戲。 這一天三位孩子舉著牌子開心的笑著,於是老師靠過去詢問。 男孩們說:「我們是導遊,要去日本旅行!」 老師:「你們
Thumbnail
2025/04/25
老師:「這禮拜的本周目標有"我會愛同學"!請問要 怎麼愛同學呢?」雨娜:「要抱抱同學要先問他!」珉晴: 「要和同學手牽手!」韋成:「不可以弄同學!」 透過本周目標的討論以及舉例,讓孩子對於「我會愛同學」 這個項目有更明確的理解。而平時觀察孩子們的互動時, 發現孩子們這些友
Thumbnail
2025/04/25
老師:「這禮拜的本周目標有"我會愛同學"!請問要 怎麼愛同學呢?」雨娜:「要抱抱同學要先問他!」珉晴: 「要和同學手牽手!」韋成:「不可以弄同學!」 透過本周目標的討論以及舉例,讓孩子對於「我會愛同學」 這個項目有更明確的理解。而平時觀察孩子們的互動時, 發現孩子們這些友
Thumbnail
2025/04/25
一群小可愛包棟了布洛克斯莊園,孩子們開心的在莊園裡探索。 炫捷:我用水管跟木板蓋了水管的房子。 季陽:我有幫他改造水管。 祐瑧:我在樓上賣東西老師你有看到嗎? 舒宇:我也是唷! 祐均:我蓋好房子要打電話給媽媽,叫她來看。 妍希:我有蓋了小小的房子。 丞旭:我
Thumbnail
2025/04/25
一群小可愛包棟了布洛克斯莊園,孩子們開心的在莊園裡探索。 炫捷:我用水管跟木板蓋了水管的房子。 季陽:我有幫他改造水管。 祐瑧:我在樓上賣東西老師你有看到嗎? 舒宇:我也是唷! 祐均:我蓋好房子要打電話給媽媽,叫她來看。 妍希:我有蓋了小小的房子。 丞旭: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升上中班後,孩子們對於平日的規則和自我學習能力也比之前熟練許多, 所以老師對於規則和儀容的部分也會再更加的要求。 尤其關於衛生部分也會非常的注重,但因為戴著口罩, 孩子會覺得大人看不到,而就忽略了,常常吃完東西後, 就沒發現臉上是否有食物,或是乾淨的。 所
Thumbnail
升上中班後,孩子們對於平日的規則和自我學習能力也比之前熟練許多, 所以老師對於規則和儀容的部分也會再更加的要求。 尤其關於衛生部分也會非常的注重,但因為戴著口罩, 孩子會覺得大人看不到,而就忽略了,常常吃完東西後, 就沒發現臉上是否有食物,或是乾淨的。 所
Thumbnail
在各階段發展都在逐步進展中的孩子們, 老師會因應孩子該階段的能力, 給予不同的階段性教導以及任務; 像是自己拿書包進教室整理,自己洗杯子、餐具, 或是自己吃飯、刷牙等等生活自理能力, 都會在仔細教導步驟後,再放手讓孩子們進行練習。 而最近的新指令是,用餐後、刷完牙, 要將使用完的碗
Thumbnail
在各階段發展都在逐步進展中的孩子們, 老師會因應孩子該階段的能力, 給予不同的階段性教導以及任務; 像是自己拿書包進教室整理,自己洗杯子、餐具, 或是自己吃飯、刷牙等等生活自理能力, 都會在仔細教導步驟後,再放手讓孩子們進行練習。 而最近的新指令是,用餐後、刷完牙, 要將使用完的碗
Thumbnail
在幼幼班孩子正式解除分離焦慮期後, 老師們就更能給予孩子各項需要遵守的規則訂立了。 像是進了校門要學習打招呼,練習自己整理物品等等。 而在作息當中,也有許多要慢慢建立的規則, 而這些規則無非是要讓孩子們慢慢練習,以累績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規則也有許多細節需要成人們的留意
Thumbnail
在幼幼班孩子正式解除分離焦慮期後, 老師們就更能給予孩子各項需要遵守的規則訂立了。 像是進了校門要學習打招呼,練習自己整理物品等等。 而在作息當中,也有許多要慢慢建立的規則, 而這些規則無非是要讓孩子們慢慢練習,以累績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規則也有許多細節需要成人們的留意
Thumbnail
身為家長/監護人,我願意: 1.尊重並支持孩子、老師和學校 2.支持學校的管教政策,以及孩子班級的教室規則。 3.提供安靜、光線充足的環境,讓孩子研習課業,並督導完成家庭作業。 4.出席正式或非正式的親師和親師生懇談會。 5.每天和孩子談論他/她在學校的活動情形。 6.督導孩子使用數位
Thumbnail
身為家長/監護人,我願意: 1.尊重並支持孩子、老師和學校 2.支持學校的管教政策,以及孩子班級的教室規則。 3.提供安靜、光線充足的環境,讓孩子研習課業,並督導完成家庭作業。 4.出席正式或非正式的親師和親師生懇談會。 5.每天和孩子談論他/她在學校的活動情形。 6.督導孩子使用數位
Thumbnail
中班的孩子從進入幼兒園至今大約已有3年左右的時間,而這期間所學習的各項規則已經累積了不少,像是排隊時的規則、吃飯時的規則、遊戲時的規則、教室裡的規則等等,而也因此建立起生活中的秩序感。而在這其中,有時老師因為休假而由其他老師代班,此時孩子們仍懂得將所累積來的秩序感,和其他老師相處;雖然偶有會幾位
Thumbnail
中班的孩子從進入幼兒園至今大約已有3年左右的時間,而這期間所學習的各項規則已經累積了不少,像是排隊時的規則、吃飯時的規則、遊戲時的規則、教室裡的規則等等,而也因此建立起生活中的秩序感。而在這其中,有時老師因為休假而由其他老師代班,此時孩子們仍懂得將所累積來的秩序感,和其他老師相處;雖然偶有會幾位
Thumbnail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Thumbnail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Thumbnail
學校中有很多好玩的遊具,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活動。所以在廣場中,會看到孩子們開心遊玩的身影。但老師也有觀察到,在孩子們玩完這些遊具之後,會忘了把它們帶回屬於它們的家。所以,在星期一的早上,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在校園中散步,順便再認識一次這些物品應該回到哪裡,並如何整齊地擺放好。
Thumbnail
學校中有很多好玩的遊具,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活動。所以在廣場中,會看到孩子們開心遊玩的身影。但老師也有觀察到,在孩子們玩完這些遊具之後,會忘了把它們帶回屬於它們的家。所以,在星期一的早上,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在校園中散步,順便再認識一次這些物品應該回到哪裡,並如何整齊地擺放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