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與多多的保姆離職之後,老婆和我花了好一段時間來沉澱心情。有幾個夜晚,在樂樂與多多熟睡之後,我們會坐在沙發上,回想著半年來與保姆相處的過程,一起探討在這段關係裡,那些彼此思維與情緒的交織。
「如果再來一次,我們還會選擇她當保母嗎?」我問著老婆,也反問著我自己。
還記得第一次跟保姆面談時,保姆聊起了她正在訓練自己國小的兒子,學習搭公車上下學。她認為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是成長過程相當重要的一件事。這讓我想起了我上小學的時候,爺爺也總是騎著腳踏車到校門口等我,然後再牽著腳踏車陪著我一起走回家。學校離家裡大概十分鐘的路程,他會提醒著我,那些可能在馬路上發生的狀況,然後我們會討論如果真的遇到狀況,我們可以怎麼做。我們偶爾會嘗試不同的路線,如果不小心迷路時,爺爺會讓我自己試著找到回家的路。於是那時的我,就這樣在爺爺的引領之下逐漸養成獨立探索的個性。
「我應該還是會選她,因為第一次見面時,她的一些想法確實觸動了我,而且她也正在學習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對蒙特梭利深感興趣的我說。
「確實在某些時候,我是認同她的做法,不急著去給予哭泣的孩子們安慰,而是透過觀察和引導解決他們的需求。」老婆回想著與保姆相處的細節。
在老婆與保姆相處的時間裡,話題總是圍繞在育兒的想法與觀念,也常常分享彼此小時候的家庭背景。保姆的年齡跟我們相仿,她的童年跟我一樣,有個小孩不聽話就打的爸爸,所以她總是會跑到阿罵家,多數的時間是阿罵陪著她長大的。
「難怪我總覺得她對男性有點戒心,面談時聊到之前托育的經歷時,我記得她說有幾次和托育對象的爸爸好像也相處不來。」自認為好相處的我說著。
「所以我媽來看孫子們時,保姆和她總是聊得很開心,因為保姆對於阿罵有一種情懷。」老婆抽絲剝繭的說著。
樂樂與多多的外婆是典型的家庭主婦,三個孩子們的媽媽。雖然孩子們都已經在外地工作許久,但她仍會每天掛心著他們,擔心他們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外婆的生活重心總是圍繞在家務與子女,逐年累積的壓力,也為年邁的身體加上了許多的負擔,但她總是不肯喊累,只想著要為家人再多付出一點。總是不用食譜就可以燒出一桌好菜的她,常常會邀請家住不遠的我們,一起回娘家吃她煮的飯。偶爾也會特地煮些老婆喜歡吃的,請外公帶過來家裡給我們加菜。
「可能是外婆有跟保姆聊天時有提到,每次她來家裡看孫子們時,總擔心我們忙不過來,想要幫我們煮晚餐,但都被我拒絕了。所以我那天難得遇到保姆,她卻抓著我跟我訴說著外婆的心情。」我想起那天,保姆嘗試跟才見面第三次的我,訴說如何當一個好女婿。
「但是我只是覺得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是我們自己要面對的課題。外婆已經很辛苦了,可以輕鬆來看孫子就好,不要再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還想著要煮飯給我們吃。會不會是我的表達方式,不小心傷害到外婆想要疼女兒的心。」我繼續自顧自的說著,也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老婆在家排行老二,因為有著喜歡為別人付出的媽媽與姊姊,也培養出處處為人著想的個性。也是那份發自內心真誠的善良,從以前就深深吸引著我。隨著相處時間的累積,老婆開始對保姆有了更多情感上的連結,總是想要對她好一點,因為她也正在照顧自己的孩子們。當我們開始在討論結束托育的日期時,她也希望可以考慮到保姆銜接下一份工作的空窗,不要太早結束合約,讓保姆有個緩衝的時間。
「結果,她卻在跟妳討論薪資結算方式的時候,利用了妳的善良勒鎖著妳的情緒。」我想著最後與保姆爭執的那通電話,說著說著情緒也逐漸的激昂起來。
「或許我們只是沒有做好課題的分離,在這段看似親密的關係中,每個人的情緒,都悄悄跨越了彼此的邊界。」最後,我們一起整理出了這個結論,並提醒著彼此事情已經過去,不要再因此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自從踏上這一趟養樂多之旅後,我常常會翻開我童年時的照片,回想著過去的家庭生活,如何一點一滴雕塑出我現在的個性與想法。而在這段陪伴樂樂與多多成長的路途中,我也期許自己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屬於他們各自的人生方向,勇敢踏上屬於自己的旅程。
而與保姆的這一段經歷也讓我反思著,或許真正的親密關係,在於理解並尊重每個人情緒邊界的存在。你是否也曾經在親密的關係中,游離在情緒的邊界?你是否也曾經因為原生家庭的牽絆,而忘了做好各自課題的分離呢?歡迎與我們分享屬於你的故事,而我也會持續用文字記錄這段長途旅程,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分享這趟旅程為我們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衍伸閱讀:
守護情緒的邊界(https://vocus.cc/article/676f870efd897800014d2cfe)
翻開童年的秘密(https://vocus.cc/article/679c2003fd897800014083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