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

含有「心理衛生」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作者的主張與立場是:一、「生理因素是否為主要原因」在科學上還沒有完全的共識,但根據他訪談的諸位專家說法,他傾向認為環境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二、對孩子用藥很多時候沒辦法解決背後的核心問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藥物的風險與隱憂。
Thumbnail
  有些時候這樣敏感的體察讓你更難受,但你也可以試著相信那是一種特別美好的天賦。就像在某個圍成圈圈的場合,你和另一個人四目相對,你們知道你們之間有一種非語言的交流,你們就這樣地與對方更親近,渾然天成。
Sylvia-avatar-img
2024/07/19
我好喜歡這篇的文字。感覺輕柔地、溫柔地,正支撐起某人的感受。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6)於《學生輔導法》審查會議中,以「第一級發展性輔導」、「專輔人力員額」與「長假、升學銜接空窗期」三方面,向教育部長鄭英耀進行詢答。郭昱晴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各教育階段校園自殺通報件數,近5年成長了5至10倍,其中國小通報件數達10倍為最多,顯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極大隱憂。
自殺是一種完全靠自我意志結束生命的行為。 人們常忽視其背後的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自殺意念的頻率、強度、持續、自殺計畫以及自殺嘗試。 瞭解這些因素有助於評估當事人的自殺風險並提供適當支持。
Thumbnail
在與當事人討論轉介時,需要謹慎維持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並減輕當事人接受轉介的焦慮感。同時需要提醒自己才能繼續提供支援。最後應提醒自殺防治是有可能達成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殺通報人次中的性別差異,女性通報人次及佔率皆高於男性。男性在遭遇困境時可能較不願向外求助,這反映出文化風氣的影響。
Thumbnail
4/28我被資遣了,就在我準備迎來連假的這天。
Thumbnail
白夜-avatar-img
2023/05/03
真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如歸去,這個鬼地方留給更適合的人吧
蔡熊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4
白夜 其實寫出來以後,我比較好了,書寫果然可以療癒,感謝你的鼓勵🤗
  現在已是2022年八月,疫情還未能結束,從Alpha變異株、Delta變異株到Omicron變異株及Omicron的各式新型亞變種,九月似乎又將迎來疫情的下一波高峰,願大家都好,平安。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報呱,閱讀全文請往這裡走: pourquoi.tw/?p=108567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