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五):初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五):初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2025-10-12

 

  在過去的章節裡,我們分別談論了數位成癮、環境汙染、過快的生活節奏、壓力等造成現代人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多種成因。這些問題不只會影響到成年人的專注力,對認知仍在發展中的孩童,影響的程度更加不容忽視。

 

  在談論壓力的章節裡,我們已經透過加州衛生局長納丁(Nadine Burke Harris)的自身經歷與研究指出,童年創傷(諸如家暴、性侵或其他不當對待)等壓力源,會嚴重增加孩童確診注意力或行為問題的比例。

 

  並指出他們的大腦將注意力均勻分散(而非專注於單一活動)的表現並非「病變」,而是一種為了應對危險環境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們會繼續談論注意力問題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並思考怎樣的解方才真正有助於改善這些孩童的處境。

  

是生理問題,但不只是生理問題

   在研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時,本書的作者海利發現了一件值得思考的事實:世界各地被診斷出此症狀或相似病症的人數都大幅上升。以美國來說,光是2003~2011年,美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診斷總數就增加了42~43%,其中女性未成年確診者更增加了55%;根據作者的說法,英國確診過動症的患者,在本書出版的2022年,人數甚至達1986年的百倍之多。

 

  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有很多可能的理由,除了代表患者數真的比過去遽增之外;一部分或許也是過去的一二十年裡,人們對這項疾病的重視程度顯著上升。但無論如何,這都意味著兒童注意力不足的問題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中廣泛發生且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這個患者人數激增的事實,引發了作者開始思考: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人們相信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個主要由生理決定的病症,但我們真的應該這樣理解嗎?如果這是一個生理或基因造成的問題,為什麼確診人數會用這樣驚人的速度不斷上升?如果關鍵不是生理或基因,又會是什麼?

  

一個尚無共識的年輕爭論,與需要釐清的前提

   在討論的開頭,作者指出,關於孩童專注力的現代醫學爭論還相當年輕。自1968年起,「孩童難以專注是出於生理疾病」的觀點才被加入到精神醫學會關於心理問題的準則當中,但在那個時候,一般都認為只有少數兒童適用。

 

  之後,隨著這個疾病的確診人數愈來愈多,兩種意見的爭論開始愈演愈烈。譬如在信仰個人主義的美國,主流的觀點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個主要由大腦問題與個人基因引發的疾病;而在心理衛生體系更加強調環境調整與社會支持的芬蘭,較主流的觀點則相信,這個問題不該被視為需要大量處方藥的生理疾病,應該從別的角度來解決。

 

  但在深入處理這個爭論之前,我們需要先釐清一件事:無論是我還是本書的作者,我們都無意去否定生理或基因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扮演的角色,也完全沒有要否定作出相關診斷、使用藥物治療的醫師之專業性。

 

  作者的主張與立場是:一、「生理因素是否為主要原因」在科學上還沒有完全的共識,但根據他訪談的諸位專家說法,他傾向認為環境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二、對孩子用藥很多時候沒辦法解決背後的核心問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藥物的風險與隱憂。

 

  我同意作者的擔憂,但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希望強調的一點是:我們需要相信醫師的專業。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因為相關的症狀或困擾正在使用藥物,但對藥物的後果有所疑慮,你可以和醫師討論你的擔憂與不安,或者尋求其他你認為更值得信任的醫師幫助,但千萬不要因為相信網路或書本上的資訊就貿然停藥。同時,此章節表達的這種擔憂,也不等於某種「藥物是個錯誤」的主張,而是希望提醒我們正視生理之外,造成注意力問題的其他長期原因。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會先從一名「用藥物治療動物精神問題」的先驅者獸醫尼古拉斯.多德曼(Nicholas Dodman)的經歷與說法開始,討論生物與生俱來的能力與目標,如何在這個問題中扮演角色。並由此展開關於「用藥」的討論,釐清其意義與不足之處,思考其他可能的做法。

 

  此外,我們也會重思生理因素扮演的角色,說明傳統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導致其結論無法恰當反應事實。並在這之後持續去探究與思考,現代社會在環境上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孩童與青少年比過去的時代更容易出現相關的困擾或病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2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7
  有時候,我覺得我也會這樣,面對一件自己不熟悉或從第一步就不如預期的事情,我會一下子感覺自己孤立無援、不可能辦到。但只要有人讓我看到第一步,並讓我感覺他會在旁邊持續提供支持,我好像就能稍微踏出去,一點一點嘗試看看。然後,我會發現,原來這些事情沒有那麼難,原來我也有辦法做到。
2025/09/27
  有時候,我覺得我也會這樣,面對一件自己不熟悉或從第一步就不如預期的事情,我會一下子感覺自己孤立無援、不可能辦到。但只要有人讓我看到第一步,並讓我感覺他會在旁邊持續提供支持,我好像就能稍微踏出去,一點一點嘗試看看。然後,我會發現,原來這些事情沒有那麼難,原來我也有辦法做到。
2025/09/16
  又或者,他希望每個月能夠得到較多的零用錢,他也應該要說明理由,自己什麼地方需要用錢,為什麼應該得到更多錢等等。如果他想要透過家務勞動來賺取更多零用錢,我也認為這應該由孩子主動提議、發起,而不是由家長來「開缺」,讓他們為了金錢獎勵而改變自己、貼合家長的設定。
Thumbnail
2025/09/16
  又或者,他希望每個月能夠得到較多的零用錢,他也應該要說明理由,自己什麼地方需要用錢,為什麼應該得到更多錢等等。如果他想要透過家務勞動來賺取更多零用錢,我也認為這應該由孩子主動提議、發起,而不是由家長來「開缺」,讓他們為了金錢獎勵而改變自己、貼合家長的設定。
Thumbnail
2025/09/15
  除了像這樣的事件之外,包括「買錯東西」、「浪費錢的懊悔」也同樣是每個人在初次掌握自己的金錢時,可能會犯的錯誤。如果他們能在校園幣的使用中得到這些經驗,以後就不必用真金白銀來換取昂貴的教訓。這種容許錯誤發生,並將之轉化為學習資源的作法,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9/15
  除了像這樣的事件之外,包括「買錯東西」、「浪費錢的懊悔」也同樣是每個人在初次掌握自己的金錢時,可能會犯的錯誤。如果他們能在校園幣的使用中得到這些經驗,以後就不必用真金白銀來換取昂貴的教訓。這種容許錯誤發生,並將之轉化為學習資源的作法,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本文摘錄了曲智鑛老師在新書發表會中分享的內容,包括有關三種過動症的表現形態、ADHD常見的迷思以及注意力訓練策略。作者意在提供對ADHD的正確理解和應對方式。
Thumbnail
本文摘錄了曲智鑛老師在新書發表會中分享的內容,包括有關三種過動症的表現形態、ADHD常見的迷思以及注意力訓練策略。作者意在提供對ADHD的正確理解和應對方式。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ADHD患者常常會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他們在面對這些困難時的情況。這些人常常在學習和記憶方面有困難,也因此在學校和社交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作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瞭解這些人的特質和潛能,不要讓他們在社會中被忽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ADHD患者常常會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他們在面對這些困難時的情況。這些人常常在學習和記憶方面有困難,也因此在學校和社交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作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瞭解這些人的特質和潛能,不要讓他們在社會中被忽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