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癮

含有「手機成癮」共 9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不管是和家人、朋友、情人, 現在甚至來到了社群網路。
Thumbnail
5/5智能社會
付費限定
這週看了薩古魯的一支影片——他去印度排名第一的醫學院(AIIMS)和學生們對話——非常震撼及深受啟發,我看了兩遍。這篇文和大家分享我的收穫。
Thumbnail
自律不必等到完美才開始,先跨出第一步,生活就會悄悄變好。從花蓮的旅居故事,到數位遊牧的自由日常,本文分享如何用「最小可行步驟」克服拖延、延遲滿足、照顧能量節律。無論你是學生、上班族,還是正在轉職的人,都能找到專屬的自律方法,讓生活輕一點、亮一點。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自律#神經科學#MBTI
  在相關的討論裡面,支持對孩童全面開放手機與網路的人,經常將保護放在自主權的對立面,認為「限制使用手機」就是「侵害孩童自主權」。當然,如果是毫無理由的獨斷禁止,確實是一種對自主權的傷害。但在沒有經過充分溝通與確認的情況下,隨意給予孩童手機,讓他無限制地使用,對孩童自主權的傷害只會更大。
  譬如說,你可以在每次用完社群網站之後把帳號登出,並且不要讓它自動記住密碼。這麼一來,你下一次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時,或許就會因為懶得打密碼而把它馬上放回桌上。如果你想做得更絕一點,就是刪掉app,真的想要在手機上使用就用瀏覽器開,它值得這麼麻煩!
Thumbnail
每天滑個幾分鐘、回個幾個訊息 晚上睡前一看,螢幕時間直接破表,真的好有罪惡感啊😩 把障礙加回來這概念太妙了!像是每次用完社群就登出、不要自動記住密碼 這招感覺超有效但又超反人性🤣,但也真的能逼自己想 現在真的需要打開嗎? 真的是當代人必修的時間管理生存指南!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喜歡你說 幫忙推一下,但走不走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有時候大人太急著主導行程,反而讓孩子更抗拒 但像你這樣用提問和放大其他孩子的聲音,去催化他們自主討論和行動,真的很棒👍 希望更多大人能像你一樣,用心創造比螢幕更吸引人的體驗,讓他們發現原來真實世界,比短影音還好玩!
前圖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2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在陪伴這些孩子的時候,我也慢慢體會到,要讓孩子們練習自己去安排行程,大人也需要練習放手、忍耐。當他們知道真的可以自己決定,而且也需要自己決定時,他們就會開始督促彼此動起來了!當他們主動想要做點什麼的時候,我們的建議和經驗分享就能變成很好的輔助~
  我認為有必要更深入去探討的兩大問題是:一、當孩子陷入那種無助的處境時,父母有沒有給與她足夠的支持?還是任由她感到孤立無助,甚至站在其對立面;二、在尊重其自由與個體性之際,有沒有在必要之處給予她充分的教育,陪伴她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還是過早地把手機給她之後,就隨她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Thumbnail
本文描述作者手機依賴程度極低的生活,並分享其簡化社群媒體使用及維持生活平衡的經驗。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5/06/14
高度依賴手機(但這樣其實不好,有在努力慢慢戒除💪🏻💪🏻) 不過ig也是從啟用開始就沒有加朋友,純粹關注跟自我記錄用!👐🏻💛 明明是本帳但看起來卻彷彿小號XD
Mill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6
老虎奶油 哈哈沒錯,我的IG也彷彿小帳,為自己的生活留下紀錄,但不會被其他朋友的動態影響,覺得很重要!
現代人普遍面臨數位成癮問題,本文探討數位成癮的成因、影響層面(教育、人際關係、職場生產力、公共安全),並鼓勵讀者重新掌握生活主導權,平衡科技使用與個人生活。
Thumbnail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5/16
喔耶~等到第二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