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崩壞(五):怪異的金錢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大學崩壞的第五個切入點,是奇怪的金錢觀念,或說是怪異的「可量化價值」觀。大教授們對於金錢的「體感」非常奇怪,這也連帶影響到他們的判斷力。當然,與錢相關的主題很多,大家能想到許多討論點,但我個人會從這個問題出發:

 

大學不論師生都是成人,但學生總是畢業後才稱自己是「出社會」,為什麼?

 

是因為學生畢業後才開始賺錢嗎?這答案不太準確,因為打工的學生很多,大學裡也有不少學生是有正職的。而且學生基本上還是在社會中活動,待在學校的時間可能很少。

 

我認為最準確的答案是:大學的金錢觀和社會的金錢觀對不上,所以大學才會算在「社會之外」。而這不只是「有沒有經濟基礎」的問題,很多教授也是離開學院出去工作後,也才驚覺自己有「出社會」之感。

 

那為什麼金錢觀會和社會對不上?我認為這是因為大學體制並非市場經濟,而是計劃經濟。而且很神奇的一點是,這個體制讓大教授們就算沒讀過馬克思,卻擁有一個「馬克思腦」。

 

這個古怪的現象,不妨就從演講費談起。

 

演講費

 

商業演講費的價碼很亂,從一小時五百、八百,到幾萬(國內高標)、幾十萬(國內沒有,要外籍大咖才有)。但大學的演講費標準很均一:一小時1600元,交通費實報實銷。如果能多領,一定是做帳做出來的,像是講兩小時但報三小時。

 

雖然可以少給,但主辦方通常不太敢少給,因為齊頭式平等最難起爭議,沒有對不起誰、大小眼的問題。就1600,齊頭平等。

 

當然,不只是在大學,各軍公教部門都是採用這個標準。但中小學或其他公部門並沒有那麼常開演講,大學卻是演講的「量販店」;這麼大的「消費市場」,價格卻是齊頭的,健康嗎?

 

鐵定不太健康。就算交通費實報實銷,許多講者也不願意去遙遠的學校演講,因為移動時間也是成本。而且真要講一些有料的東西,一小時1600的價格鐵定是買不到的。

 

學界對此也是有多有抱怨,像是為了請國際大頭來,還需要另立名目去弄錢給對方。那為何不去改這個規則,或是至少讓制度更有彈性呢?

 

不只是因為修法困難,這還包括了一些價值觀層面的阻礙。因為就是有大教授覺得「一小時1600,已經不錯了呀!」「我鐘點費也只有七八百呢!」

 

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上課兩小時和演講一小時的價格差不多,所以這代表兩者的價值一樣嗎?兩者的技藝形式與知識內容是可以這樣換算的嗎?

 

如果認為「可以」,大學自然就會充滿「那種程度」的演講了。學生樂於睡覺,教授也聽不下去的演講有多少,大家心裡有數。

 

大學教授領多少?

 

既然講到鐘點費,那就來看大學教授的薪水。外界對於大學教授的薪水往往頗好奇,基本上,專任助理教授起薪大概六萬八,東扣西扣之後,實領當然會少一截,但「正常」狀況下,有個幾年年資,一年實領薪水獎金加一加也近百萬了。

 

副教授,就每月多一萬,教授呢,每個月實領再比副教授多一萬。當到主任、院長或其他行政職,每月又多領一些加給,但通常是兩三萬,不會超過四萬。此外,若拿到科技部計畫,每個月又可以再多一萬。

 

這樣算來,年薪一百萬者很多,但能超過兩百萬者,就不常見了,基本上就在一百五十萬到一百萬的區間內。

 

「大學教授不是可以在外面當顧問、委員、董事,賺很多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的確有人是這樣,但有多少人?有高額業外收入的大學專任老師有多少?一千個?有沒有五百個我都懷疑,因為這種餅,都是同樣的那些人在分。只有最頂尖和最高層學閥能撈到這種爽缺,但台灣現在有四萬五千多個大學專任老師呀!

 

而且現在因為大學招生困難,有許多學校已實質減薪,前述那種收入只是僅供參考,據說還有人被砍到五折的。

 

那兼任的收入呢?這也有個速算法。大多數學校的兼任教師一年只能領九個月鐘點費,一學期就是四點五個月。開一門兩學分的課,通常一個月就是約5000的鐘點費,一學期就是22500。

 

因此要推算兼任老師的收入,你要問的不是「你在幾個學校流浪?」,應該直接問「你這學期開幾學分」,總金額就出來了。比國稅局還快知道。

 

為啥要講薪資呢?

 

因法令而齊頭、僵化的是國立的體系,所以他們才會推出什麼「彈薪方案」要幫優秀的教師加薪(不過那額度也少到沒啥意義);但私立要給多少錢是內規,並沒有法令限制,大家卻都還是照國立給,甚至給得更少,為什麼?

 

表面上是想省錢,也像前面說的,齊頭比較不會起爭議,所以一切參考國立標準。但如果私立想要勝出,不是應該多花點錢,聘請更好的人才嗎?

 

理論上是這樣的齁!但實際上就是沒人敢跨出這「軍備競賽」的一步。不論公私立,都以「計劃經濟」腳度來思考。少了市場經濟制度的刺激,整個大學的生產活力就慢慢下降。因為很努力和不努力的人,在金錢收入上的差別不大,各校差別也不大,公私立……的確差在退休金,但以現在年金保險都要倒掉的狀況,差別好像也沒那麼大。

 

啊我想起一個差比較大的點了,公立退休的教授,還有機會去私立當專任到七十歲,再領個雙薪(公立月退俸加私立專任薪)幾年。但這種狀況也只會讓這種「公立價值觀」的擴散狀況更嚴重。

 

於此我們要轉換視角,從一個小地方來切,就是「創新育成」。

 

校園創業

 

大概是因為學用落差太嚴重,台灣的大學在近十年熱衷推動產學合作,甚至是在學校中設創新育成中心。雖然各校形式上有點差別,但概念上很接近,都是希望利用大學資源讓學生或教授能創業,或是引入產業界資源在學校設點,以產學合作方式提供學生就業機會與發展可能性。

 

這種搞法有用嗎?

 

我不從整體角度來分析,就從一個現實狀況看起。會讀渣誌的朋友,多半不是學界人士,而是在各行各業服務的,其中又有過半數是來自一般私人企業,絕大多數擁有大學以上學歷。

 

那,你知道大學有創新育成中心嗎?你的母校有嗎?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我相信這三個問號可以把多數讀者朋友問倒,甚至在大學混的讀者一樣也會被掛掉。就算是在大學中,創新育成中心是邊陲單位,不但自己人不知道這是幹嘛的,外面的人也不知道這是幹嘛的,但這單位卻又是串起內外的重要環節。不覺得很荒謬嗎?

 

在自由競爭的創業市場,這就是大有問題。

 

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其他提供創新支援服務的盈利事業相比,到底強勢在哪?位在大學之中?地租便宜?可以結合各系研究成果?媒介學生?這個單位連宣傳自己都做不到了,還能期待他們做到這些功能嗎?

 

當然,這不能怪相關單位的基層員工,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會這麼弱,和主事者心態有關。大教授們並沒有認真看待這個單位,只是把這單位看成「做業績」、「申請計劃」之用,對於改善其運作困境的改革與必要修法,興趣缺缺。

 

在外頭做生意,我們如果討論到一個可行的「點」,可能是早上聊到,下午就把房仲、相關業者通通叫到現場,大家看看各種條件,有問題當下溝通解決,發現重大障礙解決不了,當天就廢案。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機會不等人。

 

但大學之中做生意呢?等一下喔,教授很忙唷,要約時間喔,就算來談了,這個我也不能做主哦,法令沒辦法改喔,或是要改,但什麼時候可以改好,我不能打包票哦。

 

反正不做生意也不會死,還是可以回去領那個百萬年薪,就算生意做成,也沒辦法分多少呀,怎麼會有動力呢?

 

現在立院修法要讓國立大學教授可以在外面做生意,許多反年金改革的團體也跳出來打槍。他們說,怎麼可以讓大學教授在外開公司呢?這是種墮落呀,不務正業呀,公務員就不能兼職,一整個超犧牲呀,所以不能砍我年金哦。

 

先不管這套邏輯,你至少由此知道引進市場機制會有價值觀層面的巨大阻力,加上制度面缺乏彈性,就造成各校創新育成中心資源大量閒置的現狀。

 

那這問題要不要解決?

 

如果認為大學還是要和外在市場運作有關聯,那就應該要解決。但怎麼解決?修法?投入更多人力?提高這單位的位階?再蓋更多的大樓,提供更多優惠,壓迫學生去當奴工?

 

會想往這個方向,就不是「有沒有出過社會」的問題,而是整組價值觀有問題。如果要改,就要改價值觀。

 

價值觀壞掉

 

在外面開店,不是土地便宜、人力充沛,能有技術支援,就能開得起來。重點是,你要賣的東西,得有人買才行啊!創新育成中心連自己的市場在哪裡都不知道,又要怎麼幫助創業的師生找到市場?

 

認為「開店,只要土地便宜,人力充沛,有技術支援,就能成功」,這種想法是什麼?

 

這叫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呀!現在馬克思經濟學連左派青年都不讀了,他們只看最潮的異化理論、階級理論。為什麼?因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錯的太明顯。一百五十年前一個阿伯自己在房間想出來的包天包地經濟學,現在還能用的話,就有鬼了。

 

但奇妙的是,台灣大教授們多數從來沒讀過這套理論,卻有類似的思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大學中長期的「計劃經濟」、「齊頭平等」、「領導人決定資源分配」的模式,以行動影響思想,促成了這種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式的價值觀漫延。

 

更細一點來看,這種價值觀的核心表述如下:

 

「阿我們就成本很低呀,東西很棒呀,所以一定賣得出去哦,也要賣這個價錢,這樣我們才能賺這個差價喔。」

 

我應該拿多少錢?就是我生產的東西的價格,減去其他成本嘛!所以一個東西賣出去一百塊,原料等成本六十塊,那剩的四十塊,就是我這個偉大勞動者的貢獻了,全是我的!全是我的!全是我的!這就不就是「剩餘價值」理論?

 

我們前面提過了,大學的各種價目表是訂得好好的,大家就照玩,日子也是勉強過。但在外面做生意是這樣的嗎?

 

不是。狀況通常是反過來的,你要看買家的臉色才行。買家不想出那個錢,就沒辦法形成交易。價格是供給需求曲線相交,但計劃經濟搞多的人會忘記這種事,然後提出「自以為是的訂價與必定要有的獲利」。這種想法會害死人。

 

話術

 

從標準價格一路講到創新育成,又講到馬克思,然後呢?

 

其實創新育成搞不搞,實在沒差,真要做生意,真能做得起來,到處都能做,不一定要留在大學。大學搞創新育成是大學自己想要,不是外界想要,對有意創業者來說,大學也只是一家提供相關服務的廠商罷了。而且競爭力其實不強。

 

重點在於,當大學失去獨佔地位與絕對的市場優勢時,這種「自以為是的訂價與必定要有的獲利」會強烈影響到大學的競爭力,或起死回生的能力。想想這種很常聽到的大教授觀點:

 

「你現在不知道你讀的東西有什麼價值,等你出去之後就瞭解了!」

 

但是,如果出去之後,還是覺得大學中學的東西沒啥價值呢?

 

「大學不是職訓場,大學的價值不能用外在標準來衡量!」

 

你可以看到他們在論述上不斷的退縮,但整體來看,就是「自以為」。

 

在大學數量很少,且受到學生名額總量控管與預算保護的狀況下,大學的確可以不受到外在可量化價值標準的侵擾,能專心做學問,做自己。不過一旦陷入「大學vs.大學」、「大學vs.知識商品」、「大學vs.企業」的競爭中,這種「價格我來決定」,「比價輸了就轉身逃回計劃經濟」的心態,會讓大學浪費掉提升自我的關鍵機會,甚至失去最後的一線生機。

 

價值觀有問題,人就只能運用話術來維持地位。除了前面的常見論述,還有一類情境,我相信你也看過:

 

「現在的學生都越來越沒有愛校心、愛系心,也不懂得尊敬師長,更沒人願意主動幫忙。」

 

但大學現在不是缺學生嗎?是誰求誰呀?不然,想當老大,不就是付錢嗎?無償徵用學生勞動力,誰要來呀?

 

我要學生幫忙,都是鈔票一拿出來,就一堆學生衝到帳下大喊:「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卑職現在就去陣前斬回敵首,以獻主公!」哪裡有態度不好呢?

 

學生是能花掉你多少錢?年薪百萬的人是這麼小氣嗎?計劃經濟過久了,計畫補助以外的錢,死都不肯出嗎?這麼簡單的市場經濟都不肯接受,堅持要學生回到計劃經濟(申請助理經費,然後不知何年何月下來),當然產能效率就更低落了。

 

學生都還比大教授懂這個道理。我每學期開始上課時,如果學生看來就是「很會聊」的樣子,我會和他們這樣溝通:

 

我不會主動管你們上課聊天,因為我是領錢的,你們是付錢的。但我會被動管你們上課聊天,因為每個同學都有付錢,而你如果吵到其他的同學,就侵害到他的權益,就像看電影的時候一直聊天講電話,而干擾到同樣有買票的旁人。

 

所以你們覺得自己權益受損,就可以告訴我,而如果有人找我「客訴」,我就會立刻處理。同理,你上課要幹嘛,都以不會干擾到其他同學為原則,而我介入的標準,也是其他同學有客訴。

 

「就像看電影」這話一丟出來,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秒懂這種關係情境與倫理原則。之後也不需大吼大罵,碰到吵鬧狀況,我只要傳達這觀念,學生看看左右,自己會懂。

 

「但這不就沒了『師道』嗎?一切以消費來思考,那不就沒了那種傳統的師生互動美德嗎?」

 

要求學生之前,先看看你自己提供的東西,是否真有超過每小時七八百鐘點費的價值。不知道?覺得有?判斷不出來?被我講一講開始懷疑自己?還是你提供的是不可量化的價值內容?那你幹嘛領可量化的薪水?傳達不可量化的價值內容也可以領薪水,但依的是什麼理由?

 

連可量化的價值都判斷不出來,還敢談錢買不到的價值?怎麼這麼敢呀?

 

關於大學教授的「敢」,還沒講完,但本篇已經太長,只能就此打住。對於大學崩壞,我們還要再繼續看下去。

 

 

延伸閱讀:

大學崩壞: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大教授

大學崩壞(二):超低效率

大學崩壞(三):價值崩壞

大學崩壞(四):誰不靠關係

 


《渣誌》:一人雜誌社

raw-image

封面圖片:Vintagejhan @wikimedia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渣文本的沙龍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人渣文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08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Thumbnail
2019/12/08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Thumbnail
2019/12/01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2019/12/01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2019/11/24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Thumbnail
2019/11/24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談錢傷感情」鐘點費的高低,常常是講師與課程單位間,不太輕易提及的議題,總在最後一刻才會進行討論。雖然多數的老師為了維繫合作關係,多半願意配合課程單位開出的條件,但在多年的教育顧問經驗裏,我深知即便多數狀況都會用「沒關係,可配合」帶過,但鐘點費定得不好,除了影響課程成本、售價的外,實際執行時的心態,
Thumbnail
「談錢傷感情」鐘點費的高低,常常是講師與課程單位間,不太輕易提及的議題,總在最後一刻才會進行討論。雖然多數的老師為了維繫合作關係,多半願意配合課程單位開出的條件,但在多年的教育顧問經驗裏,我深知即便多數狀況都會用「沒關係,可配合」帶過,但鐘點費定得不好,除了影響課程成本、售價的外,實際執行時的心態,
Thumbnail
再討論補習班老師的收入之前,我先表明幾個觀點: (1)我目前沒有徒弟與團隊,因為少子化造成教育市場急遽萎縮,我一向不鼓勵後輩,進這個產業 (2)前文已言,台上表演,有時候需要天分,沒有這個天分,並不適合這個工作。但有天分,也需要熱忱,會不會成為一代名師,還要看天意。 (3)補習班老師在健保署或國稅局
Thumbnail
再討論補習班老師的收入之前,我先表明幾個觀點: (1)我目前沒有徒弟與團隊,因為少子化造成教育市場急遽萎縮,我一向不鼓勵後輩,進這個產業 (2)前文已言,台上表演,有時候需要天分,沒有這個天分,並不適合這個工作。但有天分,也需要熱忱,會不會成為一代名師,還要看天意。 (3)補習班老師在健保署或國稅局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物價總是逐漸上漲。尤其近兩三年因全球疫情蔓延以及俄-烏戰爭,激盪著國際物價上揚,臺灣也不能自外於這些影響,我們遂感受到鈔票溜走得更快了。然而,假使我說:有一種超過30年價格不變的東西存在,你信不信?是否你旋即在頭殼內OS:「不會吧,誰這麼佛心?」 還真有!就是高中教師的鐘點費--自從民國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物價總是逐漸上漲。尤其近兩三年因全球疫情蔓延以及俄-烏戰爭,激盪著國際物價上揚,臺灣也不能自外於這些影響,我們遂感受到鈔票溜走得更快了。然而,假使我說:有一種超過30年價格不變的東西存在,你信不信?是否你旋即在頭殼內OS:「不會吧,誰這麼佛心?」 還真有!就是高中教師的鐘點費--自從民國
Thumbnail
以前我的老師常說人文不是免費,人文教育相對應是價值高,只能以價格勉強對應價值。所以有老師開玩笑,上課是上健康的! 我常認真問課堂的同學:「這樣的課,貴或便宜」(這的確是污辱無價課程的問題),反應快的學生都回說「值回票價」,我便試探:「多收個三千口水費,還來?」常常靜默一片!
Thumbnail
以前我的老師常說人文不是免費,人文教育相對應是價值高,只能以價格勉強對應價值。所以有老師開玩笑,上課是上健康的! 我常認真問課堂的同學:「這樣的課,貴或便宜」(這的確是污辱無價課程的問題),反應快的學生都回說「值回票價」,我便試探:「多收個三千口水費,還來?」常常靜默一片!
Thumbnail
如果從金錢的角度來看待時間,是價格的概念,這沒什麼問題,畢竟很多時候真的花點錢可以省下時間。 可是,如果只從金錢角度看時間,或許成為擁有了價格卻失去了價值的人。
Thumbnail
如果從金錢的角度來看待時間,是價格的概念,這沒什麼問題,畢竟很多時候真的花點錢可以省下時間。 可是,如果只從金錢角度看時間,或許成為擁有了價格卻失去了價值的人。
Thumbnail
台灣即將迎來「大學全入時代」(人人有大學唸),文憑的價值越來越薄。因此,如果孩子在大學耍廢了四年,什麼都沒學到,你白花花的銀兩不僅白白送給學校,孩子拿到的貶值文憑作用也不大--你……真的甘心嗎? 那麼,假如你家有準大學生,如何讓你繳出去的學費值回票價呢?我的建議是……
Thumbnail
台灣即將迎來「大學全入時代」(人人有大學唸),文憑的價值越來越薄。因此,如果孩子在大學耍廢了四年,什麼都沒學到,你白花花的銀兩不僅白白送給學校,孩子拿到的貶值文憑作用也不大--你……真的甘心嗎? 那麼,假如你家有準大學生,如何讓你繳出去的學費值回票價呢?我的建議是……
Thumbnail
中國本國籍大學教師薪水,2020年左右,浙江大學正教授月薪約11000人民幣(約台幣4萬7),副教授月薪大概7000人民幣出頭(台幣3萬
Thumbnail
中國本國籍大學教師薪水,2020年左右,浙江大學正教授月薪約11000人民幣(約台幣4萬7),副教授月薪大概7000人民幣出頭(台幣3萬
Thumbnail
今早朋友轉發一則關於生科生的訊息:無良實驗室主持人將學生逼到洗腎,苦主前幾天突發心衰竭去世,如果人的努力不被尊正的時候,請立刻停損,人生志向重要,生命更重要,除外在名譽,我們還有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常聞道「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以前總覺過於誇張,相信「事在人為,靠一己之力人終可以走出一片天。」後來學
Thumbnail
今早朋友轉發一則關於生科生的訊息:無良實驗室主持人將學生逼到洗腎,苦主前幾天突發心衰竭去世,如果人的努力不被尊正的時候,請立刻停損,人生志向重要,生命更重要,除外在名譽,我們還有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常聞道「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以前總覺過於誇張,相信「事在人為,靠一己之力人終可以走出一片天。」後來學
Thumbnail
有行銷朋友問我說,股票這麼會賺,怎麼還會想出來教。 那一位行銷朋友在網頁設計相當專業,但並沒有教學經驗,所以會這問並不意外。 「教課不全然是為了賺錢啊!」
Thumbnail
有行銷朋友問我說,股票這麼會賺,怎麼還會想出來教。 那一位行銷朋友在網頁設計相當專業,但並沒有教學經驗,所以會這問並不意外。 「教課不全然是為了賺錢啊!」
Thumbnail
有人說,大學時光是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在表達一種非常寶貴、珍稀罕有、珍惜難忘的意思。這黃金有多貴重呢?讓我用數學算給你看。
Thumbnail
有人說,大學時光是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在表達一種非常寶貴、珍稀罕有、珍惜難忘的意思。這黃金有多貴重呢?讓我用數學算給你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