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惠王問孟子看戰國時期的「搶人大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目前,全國二三線城市爭奪人才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好似進入「戰國時代」。說起來,歷史上的戰國時代,還真是「人口之戰」。
戰國時代,列國紛爭。國家要生存、發展和強大,人是最基本的要素。各諸侯國都把增加人口作為首要的發展戰略,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君主晚上睡不著覺,焦心的就是這事。道理也很簡單,人口增加了,才有人耕田,有人打仗。連年的戰爭,傷亡很大,各諸侯國的耕農和兵源都不足。沒人,地盤再大也沒用,守不住。
《孟子·梁惠王》就記載了梁惠王與孟子的一段對話,很說明問題,足見當時的諸侯多麼重視增加人口。梁惠王向孟子請教道:「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瞭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可見梁惠王多麼求人若渴,恨不得自己國家的人口增加,鄰國的人口減少,老百姓都移居到自己國家來。也採取了若干惠民政策,救濟災民,不讓老百姓餓肚子。但還是沒有什麼效果,想不明白。於是向孟子請教。
孟子就說了,你的那些吸引移民的政策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比鄰國好不了多少。那點好處不足以把鄰國的老百姓吸引過來。必須要以人為本,實現仁政,加大政策力度,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天下歸順了。「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當時列國之間,沒有國籍戶籍一說,國與國之間的邊界也無法嚴防死守。老百姓來去沒有多大障礙,哪個國家發展好,適宜生存,就遷居到哪國。當時的精英大多是游士,在各諸侯國間游走,推銷自己的主張和才能,得到哪個國家的任用就留下來,不受祖國的限制;也沒有心理負擔,擔心為他國服務會受到指責。
不管怎麼說,梁惠王靠優惠政策吸引人,值得肯定。跟現在二三線城市的「搶人大戰」是一個思路。但也有真正搶人的。三國時期,長期戰亂導致人口嚴重下降。吳國的孫權聽說臺灣島上有土著人,於是派兵去抓。《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浮海求夷洲及澶州」。夷州和澶州就是今天的臺灣。到達臺灣後,因士兵水土不服,沒抓多少人回來,反而減員嚴重,得不償失。
看來古今同理,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才談得上其它的。人多,人素質高,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才能維持生存和持續發展。
2018年5月26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33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粉紅」不足為慮。隨著歲月的流逝,她們中的絕大多數會被資本所俘獲。既不可能長久在國家主義的懷胞內撒嬌,也不會降身成為愛國憤青,更不會脫胎換骨轉化成為個人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當今中國,最值得警惕的仍然是毛左和愛國憤青,這些人,是產生、重建和支撐國家主義和專制主義的土壤。
這就很令人奇怪了!明明是滿清的江山,漢族士大夫怎麼還比滿清貴族還著急上火呢!只能是漢族士大夫自以為自己是統治者。套用「精日」的說法,那些宣導維新圖強的漢族士大夫就是「精滿」,是精神上的滿清人。看來,自我認同錯位的情況自古有之,不惟今日矣!
今天,我們還習慣於將「戊戌變法」稱之為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我看來,這個提法很不準確,完全是削足適履。推動「戊戌變法」的主要人物和階層,基本上是在野的士大夫和具有改良思想的官僚。就「戊戌變法」的宣導者和領導者而言,與資產階級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中國的中產階級,無論從消費的意義上的中產階級還是有著共同訴求的政治意義上的中產階級,也遠沒有成長起來。他們在市場競爭中,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生活壓力之下,在為生存和職業發展所奔波,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耗費著自己的生命與青春。
中國民間資本在政治上的消極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在這裡,我們可以預展一下。對他們自身而言,他們消極的政治立場很有可能使得他們在劇烈的社會衝突中受到巨大的傷害。由於他們在現階段的消極和不作為,他們在巨大的社會衝突中既起不到領導作用,也成為不了制衡器,而很可能成為官僚集團平息民眾憤怒的犧牲品。
所謂的「禪讓」,實際的情形是「舜」後來的能力超過了「堯」,他們可能真的比試了一番,最後「堯」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舜」。而「堯」退位後還能繼續生活在「舜」的統治之下。到了春秋戰國時,人們目睹大量的弑君,對早先堯舜禹之間有節制的爭鬥自然就難以理解。儒家才趁機將之解釋為建立在高尚道德基礎上的主動讓位。
「小粉紅」不足為慮。隨著歲月的流逝,她們中的絕大多數會被資本所俘獲。既不可能長久在國家主義的懷胞內撒嬌,也不會降身成為愛國憤青,更不會脫胎換骨轉化成為個人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當今中國,最值得警惕的仍然是毛左和愛國憤青,這些人,是產生、重建和支撐國家主義和專制主義的土壤。
這就很令人奇怪了!明明是滿清的江山,漢族士大夫怎麼還比滿清貴族還著急上火呢!只能是漢族士大夫自以為自己是統治者。套用「精日」的說法,那些宣導維新圖強的漢族士大夫就是「精滿」,是精神上的滿清人。看來,自我認同錯位的情況自古有之,不惟今日矣!
今天,我們還習慣於將「戊戌變法」稱之為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我看來,這個提法很不準確,完全是削足適履。推動「戊戌變法」的主要人物和階層,基本上是在野的士大夫和具有改良思想的官僚。就「戊戌變法」的宣導者和領導者而言,與資產階級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中國的中產階級,無論從消費的意義上的中產階級還是有著共同訴求的政治意義上的中產階級,也遠沒有成長起來。他們在市場競爭中,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生活壓力之下,在為生存和職業發展所奔波,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耗費著自己的生命與青春。
中國民間資本在政治上的消極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在這裡,我們可以預展一下。對他們自身而言,他們消極的政治立場很有可能使得他們在劇烈的社會衝突中受到巨大的傷害。由於他們在現階段的消極和不作為,他們在巨大的社會衝突中既起不到領導作用,也成為不了制衡器,而很可能成為官僚集團平息民眾憤怒的犧牲品。
所謂的「禪讓」,實際的情形是「舜」後來的能力超過了「堯」,他們可能真的比試了一番,最後「堯」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舜」。而「堯」退位後還能繼續生活在「舜」的統治之下。到了春秋戰國時,人們目睹大量的弑君,對早先堯舜禹之間有節制的爭鬥自然就難以理解。儒家才趁機將之解釋為建立在高尚道德基礎上的主動讓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前言 北宋自建國初期,有鑑於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快速,藩鎮勢力過大……因此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養了眾多的軍人,然而不敢重用;用了諸多的文人,卻又優渥過頭(史書上稱為之冗員、冗兵),因此中葉即出現了重大的財政危機和國防危機。熙寧年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發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變法運動。所有的變革都源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在一個古老的中土大地上,來自世家大族的孫武,在經歷了多次戰爭積累後,他突然有感而發地說了一句「戰爭,是國家大事,一旦發生,都會造成人民死傷無數,甚至國家破滅,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慎重的去面對它,面對戰爭」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劉秀那邊希望鄧禹趁熱打鐵,但政委覺悟比較高,認為現在聲勢看似很大,人數看似很多,但真正能上戰場有戰鬥力的,還都是從河北帶過來的老弟兄們。 人家關中本土是不會幫你的,投奔你的都是過不下去尋求你保護的,真正牛的豪族們都在自己的地盤挺著呢。 而且我們現在的後勤很成問題,糧食軍需都不夠,相反人家赤眉剛剛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也就因為如此,筆者必須說,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觀來看,不去在乎那些從來就與大學無緣的中下層同胞,而以中產階級以上的視角去看,絕對會出事。問題是,在乎就得做些甚麼,很多政策是抵觸我們那年代,包括筆者在內的自由經濟市場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強在哪?要從他父親菲利浦,馬其頓之王開始談起,但長話短說,筆者大致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前言 北宋自建國初期,有鑑於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快速,藩鎮勢力過大……因此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養了眾多的軍人,然而不敢重用;用了諸多的文人,卻又優渥過頭(史書上稱為之冗員、冗兵),因此中葉即出現了重大的財政危機和國防危機。熙寧年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發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變法運動。所有的變革都源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在一個古老的中土大地上,來自世家大族的孫武,在經歷了多次戰爭積累後,他突然有感而發地說了一句「戰爭,是國家大事,一旦發生,都會造成人民死傷無數,甚至國家破滅,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慎重的去面對它,面對戰爭」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劉秀那邊希望鄧禹趁熱打鐵,但政委覺悟比較高,認為現在聲勢看似很大,人數看似很多,但真正能上戰場有戰鬥力的,還都是從河北帶過來的老弟兄們。 人家關中本土是不會幫你的,投奔你的都是過不下去尋求你保護的,真正牛的豪族們都在自己的地盤挺著呢。 而且我們現在的後勤很成問題,糧食軍需都不夠,相反人家赤眉剛剛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也就因為如此,筆者必須說,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觀來看,不去在乎那些從來就與大學無緣的中下層同胞,而以中產階級以上的視角去看,絕對會出事。問題是,在乎就得做些甚麼,很多政策是抵觸我們那年代,包括筆者在內的自由經濟市場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強在哪?要從他父親菲利浦,馬其頓之王開始談起,但長話短說,筆者大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