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跨世代董事會」是協助新創成長的一臂之力/林富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多年來,前來跟我洽談投資的創業家,多數對於董事會的意義與價值十分模糊。過早將董事會席次胡亂封官,後來會有「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問題;等真正開始成長、需要以董事席位吸引產業大老進入公司時,就沒有空間了。

raw-image

因為許多人對董事會的意義與價值觀念模糊不清,所以我經常看到一個不好的現象:為數不少的創業家在草創初期,很快就開始「加官晉爵」;將珍貴有用的董事會席次快速分發給朋友同學、家人親戚、或是初期提供一小撮資金的小天使。

於是,有些小公司甚至在還沒有成形以前,就已經擁有龐大的董事會;小一點的有5位成員,誇張一點的7位、9位都有;在正常成長的公司裡,這應該是公司股票上市前後才需要的規模。

董事會是企業的治理核心,但初創期容易被濫用錯用

這種像是遊戲一般,將董事會席位草率放送的心態,大概有兩種:

  1. 創業家自己缺乏安全感,於是在初創時就建立一個「安全地帶」,將公司的核心治理單位,也就是董事會,分發給像是家人、朋友、同學之類,或是任何他自己覺得容易相處的人。

    也就是説,創業家一開始就在身邊,為自己用籬笆築起了一道圍牆,然後天天在籬笆裡跟自己人、一言堂瞎混。這些人之中或許有強者;但多數憑著感情進入公司的人,都不會是太強的治理者、更不會是敢於堅持與老闆不同意見的人。
  2. 因為創業家不理解董事會的價值,所以隨隨便便將席位給了在初期幫助他的人;最多的是那些一開始給了點小錢,但卻意見特別多的所謂天使(後來往往變成了魔鬼)。

    這聽起來沒有錯,但讀者們得想想:一家公司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成功,是一段何等漫長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將高貴的董事會席次都給了親朋好友、將有意義的位子封給初期施予小惠的人,那麼後面陸續抱著大錢,想進來陪你打仗、真正可以幫你大刀闊斧向前邁進的金主或能人,不就擠不進來了?

    更糟的是,公司有幸進步了,但卻請神容易送神難;那些一開始就竄入的小董事們不會輕易讓位,最後反而導致公司董事會的力量無法提升。

典型的董事會組成,總不外乎創辦人與經營團隊、投資人代表、以及特殊關係人或盟友;也可以是專家,或是並非專家、但德高望重的獨立董事。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7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為創業者,現金管理和運用至關重要。我謹慎花費每筆開支,評估效益。在現金流不足時,衡量自己或聘請夥伴的成本和貢獻。找到符合理念的夥伴,即使離開也保持良好關係。展示不完美成果,與夥伴共同成長。我拒絕家人和朋友進場,我希望他們進場動機是看好項目,不是因為關係。選擇夥伴和現金管理是創業路上的重要議題。
Thumbnail
作為創業者,現金管理和運用至關重要。我謹慎花費每筆開支,評估效益。在現金流不足時,衡量自己或聘請夥伴的成本和貢獻。找到符合理念的夥伴,即使離開也保持良好關係。展示不完美成果,與夥伴共同成長。我拒絕家人和朋友進場,我希望他們進場動機是看好項目,不是因為關係。選擇夥伴和現金管理是創業路上的重要議題。
Thumbnail
近期和在新創公司工作的朋友聊天,談到 新創公司 CEO 的工作重點,該是什麼? 大家很直覺會聯想到: 募資、開擴業務、產品研發、行銷、業務、人事管理 等等 (以下省略 300 字) 就算,CEO 執行力超強,凡事親力親為,什麼都管、什麼都插手,這樣的方式,結果會比較好嗎? 很有可能,結果還沒看到
Thumbnail
近期和在新創公司工作的朋友聊天,談到 新創公司 CEO 的工作重點,該是什麼? 大家很直覺會聯想到: 募資、開擴業務、產品研發、行銷、業務、人事管理 等等 (以下省略 300 字) 就算,CEO 執行力超強,凡事親力親為,什麼都管、什麼都插手,這樣的方式,結果會比較好嗎? 很有可能,結果還沒看到
Thumbnail
跟人體一樣、公司是需要新陳代謝的,一個龐大的集團可能因為市場策略、組織行政效率等原因,而將組織變革,採取的手段可能是把組織分家、分割、出售等,或是組織瘦身刪減不必要人力與資產,對於組織來說這樣得新陳代謝、結構調整,是很自然健康的發展。 本集節目來說說帶著前東家光環來創業的老闆E與F的故事。
Thumbnail
跟人體一樣、公司是需要新陳代謝的,一個龐大的集團可能因為市場策略、組織行政效率等原因,而將組織變革,採取的手段可能是把組織分家、分割、出售等,或是組織瘦身刪減不必要人力與資產,對於組織來說這樣得新陳代謝、結構調整,是很自然健康的發展。 本集節目來說說帶著前東家光環來創業的老闆E與F的故事。
Thumbnail
我咬了下舌頭,無言以對。我總不能告訴他:我們公司就3個北大的,都是創業合夥人(當然對外報的是5個北大的,拉了兩個校友當顧問充充門面);除了我們3人,其他20多個員工,統招本科生只有2個,其他都是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學歷…… 這是我們大部分創業公司初期的現況! 錢!
Thumbnail
我咬了下舌頭,無言以對。我總不能告訴他:我們公司就3個北大的,都是創業合夥人(當然對外報的是5個北大的,拉了兩個校友當顧問充充門面);除了我們3人,其他20多個員工,統招本科生只有2個,其他都是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學歷…… 這是我們大部分創業公司初期的現況! 錢!
Thumbnail
在財富管理部服務的Z君面臨一個困擾的問題。  一對夫妻希望透過他的諮詢能夠找到解決家族企業接班的方法。  他們有一雙兒女,目前都在企業中服務。夫妻都希望未來由兒子接下家業的重擔,這是一間有穩定營業額與固定市場、通路的貿易公司,就算在COVID-19期間也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創辦人希望將股權轉移到兒子身
Thumbnail
在財富管理部服務的Z君面臨一個困擾的問題。  一對夫妻希望透過他的諮詢能夠找到解決家族企業接班的方法。  他們有一雙兒女,目前都在企業中服務。夫妻都希望未來由兒子接下家業的重擔,這是一間有穩定營業額與固定市場、通路的貿易公司,就算在COVID-19期間也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創辦人希望將股權轉移到兒子身
Thumbnail
承接上一篇加入新創前的觀察三線索所提到的,新創面試你的人通常是執行長或創辦人,最好先徹底了解公司的結構、JD內容,例如創辦人背景、是否有融資、未來的同事是否契合,內部團隊合作方式與決策流程等等,這關鍵點都將反映你日後就職時的助力或阻力。
Thumbnail
承接上一篇加入新創前的觀察三線索所提到的,新創面試你的人通常是執行長或創辦人,最好先徹底了解公司的結構、JD內容,例如創辦人背景、是否有融資、未來的同事是否契合,內部團隊合作方式與決策流程等等,這關鍵點都將反映你日後就職時的助力或阻力。
Thumbnail
對於新創公司來說,選對合夥人絕對非常重要。若合夥人之間經常意見分歧,甚至產生衝突,對於公司的營運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以下就我過去的創業經驗,跟大家分享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是我認為「適合」的合夥人。
Thumbnail
對於新創公司來說,選對合夥人絕對非常重要。若合夥人之間經常意見分歧,甚至產生衝突,對於公司的營運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以下就我過去的創業經驗,跟大家分享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是我認為「適合」的合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