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自己說出來的話是有效溝通的第一步│談如何與別人溝通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連著兩天晚上,我跑去報名課程,當資深學生。這門課叫「 思維策略--主題溝通」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堂課主要能學到什麼,最近一直在找深入思考的方法,我猜想如果溝通與思惟有關,上這堂課可能對我有幫助。

主講人褚士瑩老師,我曾聽過他的演講,覺得很不錯。可是上課跟演講不一樣,演講訴求的是個人魅力展現,上課如果沒有內容,學生們馬上毫不留情的拿起手機開始滑。一直到大約課程1/3的地方我就開始後悔,這麼燒腦的課程節奏,我應該要吃個澎湃的便當再來上課。

一開始老師請三位自願者提自己最想問的問題,讓三位自願者走到台前拿起一張紙再放下後回到位子,接著請同學們玩連連看:這個三個問題各是誰提出的?

raw-image
哲學諮商是一種覺知自己的方式

很快地我把自己的答案寫好,因為我認識其中一位自願者,依照我的了解:她本來住台北,現在住宜蘭,這堂課又開到晚上十點,所以「等等如何回家」這題一定是她問的!我掌握了這麼多訊息,推測正確機率很高,因為我認識她,接著用刪去法就可以選出剩下兩個人選。

同學們的意見各不相同,但各種推論也是很合理:比如說依照她的外型來看是個很幹練的人,這種人一定會提早準備回家問題,因為早知道會上到這麼晚的課。各類柯南紛紛出現,我有點開始自我懷疑:說得也是,她做事向來考慮仔細,這種如何回家的問題應該不存在。

老師在引導我們拆解問題的背後訊息時,我雖然開始覺得我的答案似乎跟邏輯有點脫軌,不過我還是認為我的答案應該是對的,因為她現在住宜蘭。所以一定會想這個問題。

結果,老師說如果你的選擇是用刪去法在選的話,那表示你找不到連結的證據。
就是沒有依客觀條件在做選擇。

到了課程結束,答案揭曉,她提的問題根本不是我想的那個,而我一直抱著錯誤的資訊在判斷客觀的事實,表示我是一個相當主觀的人。雖然掌握資訊,可是因為不懂深入思考,所以判斷的答案停留在表面,答案沒有揭曉,我還會一直認為就是這樣!
我實在太震驚這個結論,原來我對自己的認識是如此不足。

溝通最重要的不是聽別人說話而是傾聽自己說出來的話


課堂上老師談到溝通的重點,溝通的第一步是什麼?在溝通中要訓練的能力就是觀察能力與預設能力,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很困難。

哲學與心理學的不同就是:心理學需要很多很多的資訊才能告訴你現在的狀態,而哲學是用客觀的事實與少數的線索來對應,像鏡子一樣反射找出你的現況。

觀察一個人所做所說的,沒有表現的比表現出來的線索重要。在同學陳述論點的時候,老師有時候會問說:你想好了嗎?

我很驚訝的發現,很多人在發言時他們都沒有在想,或沒有在聽自己在說什麼。自己都沒在聽自己陳述的觀點,中間有邏輯不通的地方也不會發現。
這樣的對話品質都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自己還不知道在說什麼,當然溝通也沒有效果。

你的家人就等於你自己

老師說:如果你有事就會想參考父母手足的意見,問家人等於問你自己。因為家人跟你的環境,思考模式是一致。如果你的家人走過一段傷痛過程,雖然你沒有親身經歷,但是其實這個經驗會投射成自己的經驗。

所以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問手足父母是不準的,他們只會或只能說你好棒棒,如果真的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要問己經分手的前男(女)友、前妻(夫)。他們會很樂意把你的缺點告訴你。

【反思】

哲學這種思考是在台灣的我們比較缺乏的。
但是老師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有說到,哲學是一種鏡子,讓你能夠看到自己的想法。
至於要不要改變就是個人選擇。有的人只是表達他經歷不滿的情緒,比如會一直告訴你他為什麼不滿或他哪裡不開心的過程,他們需要緩慢聆聽,那他就適合用心理學的方式來諮商。方式可以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我們要說話前,可以問自己:我現在是要同意、反對或是提出意見?聽聽自己說出來的話有沒有前後矛盾或是觀點衝突,還是根本沒有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我覺得這堂課上完後,我體認到我常常抱著過於主觀的壞習慣,就像老師說:「被自己的期望制約。」但是老師的老師也說:「人是無法改變的,人只能做到覺知到自己是這樣的,然後接受它。」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然後常常提醒自己有這樣的不完美,並接受這件事。

很有意思的經驗,分享給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菁式記錄
9會員
73內容數
我是 Emily 吳黛菁,哲學諮商師與 AI 合作師,專注於提問力、閱讀教育與情緒修復。透過品味閱讀交流會與 AI 工具,帶領學員實踐哲學思維,建立理性對話力與自我成長力。
菁式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Thumbnail
2025/03/27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Thumbnail
2024/08/15
探索書寫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增強創造力,從自由書寫到哲學書寫,這篇文章分享多種書寫方法和技巧,讓思考變得更清晰明朗,進而提升心靈的對話。作者也提供有效的策略,幫助克服書寫中的困難,鼓勵讀者在書寫中尋找熱情,開啟新的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8/15
探索書寫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增強創造力,從自由書寫到哲學書寫,這篇文章分享多種書寫方法和技巧,讓思考變得更清晰明朗,進而提升心靈的對話。作者也提供有效的策略,幫助克服書寫中的困難,鼓勵讀者在書寫中尋找熱情,開啟新的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7/19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2024/07/19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心理與生活」課程作業之一,有關自我與他人、心理調適等主題的講座。
Thumbnail
「心理與生活」課程作業之一,有關自我與他人、心理調適等主題的講座。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老實人的溝通手冊。 作者是脫不花,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她最為傳奇的特色就是沒上過大學。 沒上過大學,還能成為中國最大知識平台的CEO,推廣著知識服務。 她是怎麼辦到的呢? 作者說,她能夠學習和發展到現在,一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而這些貴人都是透過溝通而連結,在書裡,她把自身用過的經
Thumbnail
這是一本老實人的溝通手冊。 作者是脫不花,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她最為傳奇的特色就是沒上過大學。 沒上過大學,還能成為中國最大知識平台的CEO,推廣著知識服務。 她是怎麼辦到的呢? 作者說,她能夠學習和發展到現在,一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而這些貴人都是透過溝通而連結,在書裡,她把自身用過的經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要分開看,語言的內容和講話的意圖是不一樣的。不要在內容上打轉,要溝通意圖,練習說真話。溝通最重要的是要調節身心狀態,不是要糾正改變語言內容。
Thumbnail
要分開看,語言的內容和講話的意圖是不一樣的。不要在內容上打轉,要溝通意圖,練習說真話。溝通最重要的是要調節身心狀態,不是要糾正改變語言內容。
Thumbnail
筆者長期在第一線職涯諮詢,依據職涯諮詢輔導架構『知己、知彼、抉擇、行動』的流程中,有時發覺需要更全面的系統觀才能賦權個案,讓他更有力量的往前走。 個案自己的價值系統放到整個社會主流系統之後的落差,其實同學是知道自己的方向,但需要更多的能力才能逐漸成長。我們把糾纏在一起的困擾切割變小,一步一步探索。
Thumbnail
筆者長期在第一線職涯諮詢,依據職涯諮詢輔導架構『知己、知彼、抉擇、行動』的流程中,有時發覺需要更全面的系統觀才能賦權個案,讓他更有力量的往前走。 個案自己的價值系統放到整個社會主流系統之後的落差,其實同學是知道自己的方向,但需要更多的能力才能逐漸成長。我們把糾纏在一起的困擾切割變小,一步一步探索。
Thumbnail
羅志仲老師很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對話的脈絡,透過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學員去覺察跟思考。藉由停頓的練習,可以感受到自身更安穩踏實。 溝通像一道門  不同的角度跟立場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課堂中,老師要我們跟夥伴說出溝通困難目標對象的三個優點。這真是太難了!通常只想到對方的上百種缺點,根本不記得對方的優點。這
Thumbnail
羅志仲老師很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對話的脈絡,透過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學員去覺察跟思考。藉由停頓的練習,可以感受到自身更安穩踏實。 溝通像一道門  不同的角度跟立場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課堂中,老師要我們跟夥伴說出溝通困難目標對象的三個優點。這真是太難了!通常只想到對方的上百種缺點,根本不記得對方的優點。這
Thumbnail
說話要從目的了解開始,每個人都會說話,對方聽到的話卻不是你說的話。這是因為說話目的的沒有明確的傳達給對方。 學習說話超能力來【自覺察三步驟】 訊息確認(確認自己與對方的訊息一致)、 聲音情緒(學習掌控自身七情聲音特徵)、 時機成熟(判斷收尾訊息達成目的溝通) 在4/25跨界讀書會一周
Thumbnail
說話要從目的了解開始,每個人都會說話,對方聽到的話卻不是你說的話。這是因為說話目的的沒有明確的傳達給對方。 學習說話超能力來【自覺察三步驟】 訊息確認(確認自己與對方的訊息一致)、 聲音情緒(學習掌控自身七情聲音特徵)、 時機成熟(判斷收尾訊息達成目的溝通) 在4/25跨界讀書會一周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堂課主要能學到什麼,最近一直在找深入思考的方法,我猜想如果溝通與思惟有關,上這堂課可能對我有幫助。 後來發現這真是一個有趣的主題,你知道衝突最容易發生在哪裡嗎?最容易發生在溝通不良的時候。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堂課主要能學到什麼,最近一直在找深入思考的方法,我猜想如果溝通與思惟有關,上這堂課可能對我有幫助。 後來發現這真是一個有趣的主題,你知道衝突最容易發生在哪裡嗎?最容易發生在溝通不良的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