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心理與生活」課程-業師演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心理與生活」課程的作業之一,以下為作業原稿。
這是講師在講座中放的其中一張投影片,當時聽到這裡突然覺得很有感觸,就順手拍下了。

這是講師在講座中放的其中一張投影片,當時聽到這裡突然覺得很有感觸,就順手拍下了。

  我小時候很喜歡有關自我與他人、心理調適等主題的講座,但是參加過兩三場以後便覺得,花三個小時去聽一個我早已知道結論的講座,好像太浪費時間了。那時候自以為聰明,總覺得時間要省下來用,卻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掉了而已。最近我才體會到,就算結論一樣,但在過程當中能夠獲得的東西、能吸取的經驗往往是大相逕庭的。當然,不排除某些這種類型的演講事實上只是進行空泛的演說,因為這種講座我也的確參加過,也真的沒有感覺到能學習到什麼。

  這場演講當中的一個主題是同理心。之前上課時比較同理與同情的影片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講師在提到這個主題時也讓我不自覺地認真聽接下來的內容。同理其實就是理解,不需要去做額外的表示,只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這樣就夠了。雖然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平常在與人相處時,難免會有想要給建議、指導甚至是叫對方忍住情緒的情況發生,這時候也只能盡力忍住,然後讓自己身處對方的情境去思考。雖然很難,但這是應該要努力去做到的事情。

  講師提及的第二個主題是關於別人的眼光及父母的期望這部分。人畢竟是群居動物,華人又特別重視家庭與名譽這類的關係,所以我們注定是繞不掉這塊的。我這部份也看得很重,努力讀書、去做某些事情,真的就是因為我知道,雖然爸媽為了不要給我們壓力所以嘴巴上沒說出口,但內心是希望我成材、發光的;雖然沒講,但其實我都感覺得到。還有就是別人的眼光,有時候我也會因為思考旁人怎麼看,而做出非我本意的決定,也會因為想要獲得旁人的欣羨眼光而努力求取一些我其實沒有那麼想要的事物。最讓我擔憂的就是一舉一動都覺得旁人在一旁窺視的感覺,雖然上大學之後這樣的擔憂已經少了很多,但畢竟還是存在。雖然談到了這個話題,但是我也知道,這部分是要靠自己去解決的,自己沒有下決定,別人也無法幫忙選擇或左右結果。

  我覺得這次的演講很有趣的一點就是加入了很多思考與回饋的元素,講師在過程中設計了很多題目讓我們思考、回答,並藉由即時反映所有人答案的分布讓我們知道其實我們都不是孤單一人、大家都有相同的煩惱,也有人的煩惱與我們正好相反。這個過程我很喜歡也覺得很有趣,每當看到分布的答案後都有一種釋然的感覺,會覺得:「也不過就是這些煩惱嘛」或是「大家都差不多嘛」這樣的感覺。其實這樣也沒有真正解決問題,但是產生一種不孤單的感覺我覺得滿重要的,這能夠讓人在面對問題時變得更勇敢,也更不會讓人在面臨困難時歸因於自己。

  而在講師讓大家隨意提出困擾自己的問題時,也是我很喜歡的環節。因為我們這學期選這門課的學生好像大部分都是大一生,所以有很多人都提到關於方向的茫然和困惑,不管是課業上的方向,還是職業、情感甚至是人生。講師其中一個活動有提到這方面,而我的解讀是:多去思考「為什麼」,就能更加釐清自己的想法,也能發現更多可能性,例如我們所認為的因果關係,也許並不是那麼絕對的因與果,反之也許中間漏了某些步驟,也或許還有其他可能。

  最後,我很喜歡姿葶老師在講座即將結束時說的這句話:「心理這門課程不是為了要讓人生變簡單,相反地,人生非常艱難。雖然世界很困難,但我們還有彼此,還有自己。」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這就是老師這學期以來一直強調的,也是我一直以來在努力學習的。

有些如浮光掠影般稍縱即逝、有些則如吉光片羽般令人愛不釋手。彙集各類影視相關心得,含括電影、影集、綜藝、舞台劇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