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的自學課」:帶課好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的自學課」來到最後一堂。這篇記錄,我想把重點擺在我與帶領人的互動,以及互動時我的思考。這學期我與學生嘗試了新的上課方法,在之前我上課時是把重心擺在自己設計的教案,但這學期反而是讓他們每個人都從自己身上生出些什麼。然後,因著不同的學生帶領人,我跟他們互動的方式也不太一樣。

這篇文章我所要記錄的,就是一個剛開始我不太知道該怎麼跟他互動,到後來我可以理解他說「喔」代表什麼意思,說「喔喔」又代表什麼意思。

最後一堂課的帶領人是胡士(化名)(13歲)。

記得一年前第一次上課,回家時我與胡士同路,我們都要搭捷運往回家。胡士沒有什麼話,而我想著我要不要跟他說話。其實我平常是個沒話不會特別找話說的人,但可能因為我是他的「老師」?可能因為我跟他「同路」?可能因為我們站得很近卻什麼話都不說好像有點奇怪?一路上我們都沒有說話,我們在捷運車廂內晃著,晃到大概距離我下車的前三站時,我找了話題來聊:

「你覺得今天的課如何?」

我說話的時候,捷運剛好到了某站,車廂門打開,有些人走了出去。胡士對我的話沒有反應。我又說:「你看你覺得怎麼樣,都可以跟我說喔!」我說完後,胡士突然轉身看了剛剛空出來的位子,然後直直走過去,坐下。他的眼神完全沒有與我交會。我不清楚他是沒有聽到我說話?還是……我說了什麼不對的話?還是……我的問題很爛?我有種被當作空氣的感覺,不太知道該怎麼反應。我站在原地,偷偷的觀察坐到遠遠的那邊的胡士,他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胡士的身邊還有空位,但我不敢坐過去,要下車前我也沒有跟他打招呼。我想起我熟識的朋友D,D是個不需要你跟他打招呼的人,人與人之間的應對進退在他眼裡完全是不必要的客套。我在想胡士會不會也是這樣的人?但我其實才剛認識他,我不敢這樣斷定。

後來第二堂課、第三堂課,我發現他其實會說話(廢話不然咧);他很會跟同學說幹話,對我說的話也有回應(還好不是討厭我)。我發現他「有需要」才會講話(又一個不然咧),如果他沒反應那並不是因為我,而是那個問題他覺得不需要回答。

與胡士相處的前半年,剛開始我不太知道他究竟對什麼有興趣,我有時會想,他上這個課對他來說有用嗎?一直到下半年,這個由學生自己提案的討論課開始後,我發現他與同學,還有跟我擦出的火花變多了(我是指課堂上的討論,課堂下的幹話他們一直都沒停過)。雖然那火花並沒有燎起一片原,但至少我終於發現──在他沒有什麼表情沒什麼反應的樣子下,他的耳朵是打開的(雖然說耳朵本來就無法關起來),他的腦袋是在轉的。

不過,這樣一個話很少,對別人講話不一定會有回應的人,到底會怎麼進行帶領?還沒輪到他之前,我實在也有點難想像。因為我們在課前討論時,每個同學都至少提出三到四本書或電影作為提案,但胡士只提了《你好,我是接體員》這本書。問他為什麼選接體員,他說很好笑。就我對接體員的粗淺了解與刻板印象,我在想這個題材是有什麼好笑?會不會是哪裡誤會了?

《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大師兄,現任殯儀館接體人員,書寫關於接體的大小事。寶瓶出版。

《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大師兄,現任殯儀館接體人員,書寫關於接體的大小事。寶瓶出版。

《接體員》不是我守備範圍內的書,所以剛開始我並不清楚這本書的類型與性質。但當我拿到書開始讀之後,啊!這就是胡士會選的書啊!幽默好笑但又有點黑,卻又充滿人生意義(而且不是說教的那種)。我記得在與家長的課前討論會中,我們談到是要讓學生自己選書和電影?或是由我來選書和電影呢?當然如果我來選書和電影也會有我這邊的視野,但是由學生自己來選,說真的,我不僅從他們的選材中看出他們的個別差異,我發現他們也會因此投入(比如胡士就是)。

胡士後來有多投入,在他剛開始選書時,我是完全無法預料的。我還記得當時我也是有點懷疑,他該不會是因為不知道要選什麼所以隨便選一本吧;當然在我自己讀了《接體員》後,我就非常肯定他的選書,但選書是選書,帶領又是另一回事。儘管胡士是最後一堂的帶領人,在他之前已經有四位同學帶過,我想他應該或多或少有些概念,「可是這傢伙這麼我行我素......」「他到底會不會想帶啊?」「他真的會準備嗎?」我忍不住這麼想著。

上課前一周,我在群組提醒學生上課時要做的準備,特別是帶領人該做的準備。上課前三天,我又丟了訊息到學生群組,問胡士準備得如何了?

raw-image

胡士說還沒。其實我沒有很驚嚇,倒是同學小逸丟了個驚嚇的表情貼圖。接著胡士說「不然我告訴你題目廖瞇幫我寫」,小逸說「應該不可以請廖瞇幫忙寫吧」。胡士說可以吧,我回不可以吧,你又不是不會寫字的小孩。最後胡士說:「我不想寫,懶得寫」。

收到胡士這個回應後,我在想,胡士應該很喜歡這本書,但現在他說「我不想寫,懶得寫」的意思是什麼呢?他不想準備討論嗎?後來我想,胡士會不會只是不想寫字?於是我丟了訊息給他:

「你不想寫可以啊,如果你問題都記得住。像我是沒辦法記住所有想討論的問題啦,所以我會把問題記下來……」

「或是你可以像上次小旻那樣,先把問題打在筆電上啊!」我說,「你不想寫字,那打字ok嗎?」


raw-image

這次我得到了一個「喔」,意思是「沒差」(感謝他願意翻譯)。我在想,既然沒差那代表請他把問題打下來是有空間的囉。於是我又丟了一個訊息給他:「如果你想用打字的話,可以傳給我,我是可以幫你印出來啦!」這次胡士傳了兩個「喔」給我。


raw-image

就這樣,在一來一往的訊息中,胡士的反應從一開始的「不想寫,懶得寫」,到「喔」,到「喔喔」,到「那就密你問題了」,這看起來沒有幾個字的回應,我卻在當中看到了極大的進展。

到了晚上,胡士傳訊息來了。

raw-image

胡士先丟了兩個問題,我發現這兩個問題剛好也是我的口袋問題。口袋問題的意思是,雖然這個課主要是由學生來帶領,但其實我也都事先做好「萬一他們沒有準備,或是現場出什麼突發狀況,我可以馬上接手」的準備。而且因為預先準備了口袋問題,所以我剛好可以檢視學生帶領人所準備的面向──

胡士的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從書上來的。作者大師兄是殯儀館的接體員,但他也曾做過長照的工作,更親身照顧過久病的父親。這一個顧生一個接死的人生體驗,讓大師兄去思考生命的尊嚴究竟是什麼?在生命品質很差的時候,該依賴人工的方式維持生命系統嗎?這樣活著的人快樂嗎?大師兄也經常接到許多自殺的屍體,聽了許多自殺的故事,有時他想,會不會對某些人來說,自殺比賴活輕鬆呢?大師兄並沒有說出明確的答案,但在這本書裡多次提出這樣的問題:「生命的尊嚴是什麼?」

唉呀被我寫得好嚴肅喔,可是大師兄明明就寫得很好笑,大師兄厲害在他總是好笑卻又令人噴淚。我在想要是由我來書寫這個題材,或是直接請胡士讀關於安樂死的文章,搞不好他就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XD

胡士提的第二個問題:「你相信神嗎?你相信鬼嗎?」嗯,大師兄是從PTT媽佛板(Marvel)出來的,所以自然寫了不少靈異事件。靈異事件這種事很有意思,你可以把它當茶餘飯後的閒聊,也可以很認真的討論它,甚至提升到哲學問題的層次。

我覺得胡士一開始丟的這兩個問題,已經抓住了本書最重要的兩個主題──「生命的尊嚴」與「鬼神的世界」。但只有兩個問題的話,可能一下子就討論完了,所以我請胡士再想想有沒有其他問題。

raw-image

胡士的第三個問題「自殺沒有好處嗎?」可以跟第一題生命的尊嚴擺在一起看。第四個問題「你相信報應嗎?」可以跟第二題鬼神的問題擺在一起看。我說,這兩個問題都可以作為前兩個問題的擴充與延伸討論。嗯,已經四個問題了,還不錯啊。我對胡士說:「如果你還有想到其他的,還可以密給我喔!」

到了晚上,胡士又丟了訊息來──「為什麼會有長老屍體?」我說長老屍體?長老屍體是什麼?在哪一章有提到?胡士說:「在〈長老的畢業典禮〉那章,長老屍體意指沒有人認領的屍體。」

我翻到胡士說的那一章。對,我想起來了,我覺得這也是個好問題。「為什麼會有長老屍體」這個問題,似乎只要回答「因為那些屍體沒有人認領」就回答完了;可是,為什麼沒有人認領那些屍體呢?這些屍體「生前」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為什麼死後沒有人去處理遺體呢?與其說這是一個「問題」,不如說胡士透過這個提問,點出了這個現象。

胡士提了五個問題後,他說沒梗了。「幫我想一下。」他說。嗯,他不是沒梗了就沒有下文了,而是說幫我想一下,所以我從我的口袋題庫中找了相關的問題給他。

raw-image

在我丟了關於安樂死的問題後,過了一會,胡士接著又丟了以下幾個問題:

「死去的人快樂嗎?」「靈魂是什麼?」「死亡是什麼?活著是什麼?」「上吊不能解決問題,但你可以擺脫煩惱。你會想上吊嗎?」

這幾個問題有些與前面相關,可以作為延伸討論。其中我非常喜歡「死亡是什麼?活著是什麼?」這個問題,這根本就是高層次的哲學討論。

問題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問胡士:「你想要自己整理問題嗎?整理完丟給我。還是你希望我來整理,我整理完丟給你?」坦白說我希望他能自己整理,因為在整理的過程還可以一邊整理一邊思考,有沒要修改或補充問題。但胡士很率性的回說:

raw-image

在跟胡士一來一回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感覺我什麼時候該推,該推多少?比如我發現胡士其實只是不想寫字,但並不排斥透過打字的方式來準備問題,我就想,我是不是再幫忙推一下,讓他可能更有動力把問題打字出來?於是我說「如果你打字打好傳給我,我是可以幫你印出來啦!」我在想如果能先知道他問題準備的方向,或許就能有多一些討論?多一些互動?而看起來後來的發展似乎如此。

我經常說上這個課,我不確定學生的收穫到底有多少,但我的收穫很多。這樣講有點不好意思,但我真的是一邊上課一邊觀察學生的反應,然後一邊學習「收放」。

比如上學期我一直擔心自己做得太多,這學期我學到的反而是去觀察不同學生的反應,然後在某些時機多做一點,多邀請一點;雖然某些時候我仍然猶豫不決,等到下課後才在那邊覺得「我應該怎樣怎樣可能更好」。上他們的課,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我想我學到最多的是──我不再那麼擔心做太多會影響他們的自主,因為我知道他們不想做的時候,他們有坦然的說不的能力。

最後,我將胡士的問題整理好後,丟給胡士,並說明了我整理的方法。

raw-image

怎麼死比較有尊嚴?

由於這篇文章主要擺在我與胡士互動的過程,所以我就不像之前那樣把上課時的問題討論都貼出來了(因為氣氛其實差不多,然後篇幅又有限),我想就挑一個與本書主題最相關的問題討論來呈現:

Q:人究竟是要戴著耳機打電動,然後燒炭自殺比較有尊嚴?或是包著尿布,插著胃管,天天有人餵牛奶,直到你被一口痰卡死比較有尊嚴?

逸:我不會選戴耳機自殺,因為我不戴耳機打電動。

胡:不要講幹話。

哲:你會想要光光榮榮的死亡?或是苟延殘喘?

草:我會選光光榮榮的死亡。我相信我的意念會繼續存在。

胡:你的意念真的會繼續存在嗎?你有考慮過接下來的事嗎?

瞇:接下來的事指的是什麼?

胡:就是你的家人可能會傷心。

草:我覺得人本來就會死啊!光光榮榮的死,不要插管。

胡:你的選擇呢?(對著小哲說)

哲:光光榮榮的死亡。

胡:活著沒有好處嗎?

逸:這又要回到活跟死的定義。在醫院裡插管算是活著嗎?我會在生前先簽放棄急救,還有簽署器官捐贈,如果我發生意外,我就不急救然後器官捐贈。

胡:現在不是在說器官捐贈,是在說你會不會自殺?

逸:那要看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要自殺?

胡:如果你活著會為家人帶來負擔?自己也覺得很痛苦?比如有重大疾病拖很久。

逸:這種情況很難決定。

瞇:胡士那你呢?

胡:可能會想要自殺。可是在自殺的中途可能會考慮到一些事情,想到之後又不自殺了。

帶課好累?

其實當天其他問題的討論也很精采,但剛剛那個問題的呈現,最能看出胡士跟同學們的一來一往。這次上課時我做了一點調整,我說,雖然每次問題都是你們準備,但最後經常變成是我在問問題。我說:「我的話太多了,今天我要少說一點話,我要儘量努力不說話,由帶領人來問問題。」

可能是因為這樣,討論大概進行到第五題的時候,胡士突然說:「帶課好累。」

很愛看書,但帶課會喊累的胡士先生。(照片提供:小樹的家)

很愛看書,但帶課會喊累的胡士先生。(照片提供:小樹的家)

聽到胡士說「帶課好累」時,我有兩種感覺:第一個感覺是:嘿……現在你知道帶課很累了吧!第二個感覺是:這代表你很認真在聽別人說話啊!因為你要認真聽才有辦法回應,所以會很累啊!

胡士說:「帶課好累,廖瞇你帶好不好?」

我說我才不要,而且你帶得不錯啊。胡士說帶課好累不想帶了,我說那怎麼辦?我對其他同學說怎麼辦胡士說他好累不想帶了!草皮說那我來帶我來帶!小逸說,支持胡士繼續帶!小哲說:支持胡士繼續帶!小瀚說:支持胡士繼續帶!

我對胡士說,大家都支持你繼續帶耶!你再加油一下囉!剩下兩題了!

最後,胡士還是把它帶完了。坦白說,雖然我不清楚胡士說帶課好累時的心情究竟是什麼,但我還蠻開心聽到這句話的(咦?)。

雞腿在哪裡?

最後再提一個我在最後一堂課發現的胡士特質──

為了讓同學比較一下大師兄在PTT上的文章,跟後來出書的文章有何不同,我找了一段來對照。其實最大的不同就是章節的安排,畢竟大師兄在PTT上的文章是沒有計畫性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但這些文章要出書就必須編輯整理一翻。總之我找了某一篇PO文,然後對照著把它在書裡的章節找出來,但有一段講到雞腿的我怎麼樣都翻不到,「嗯明明有印象讀過啊,怎麼找不到在哪裡?」

raw-image

那時還沒開始上課,我正在做課前準備,胡士也提早到了。我問胡士:「欸,我找到大師兄在PTT上的文章,可是裡面有一段家屬說夢到爸爸回來吃雞腿我一直找不到……」我一邊說一邊翻書,這時胡士正玩著他的手機,頭也不抬的說:「在〈人生百態〉那一章啊!」

我翻到〈人生百態〉那章,雞腿真的在這裡!天啊這小子是把整本書都背起來了嗎?後來我跟胡士他爸聊到這件事,他爸說對呀胡士那本書不曉得看了幾遍,「而且後來他把書借給同學,所以他在準備討論問題的時候,手邊是沒有書的……」

嗯,這小子到底是因為喜歡所以超投入?還是他有照相記憶功能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17
有時候厲害的點子,不一定馬上就會跑出來……有時候是想了十幾個普通的點子,或是根本用不上的點子,它才突然出現。有用的點子不是一下子就出現,它多半藏在沒用的點子裡面......
Thumbnail
2020/05/17
有時候厲害的點子,不一定馬上就會跑出來……有時候是想了十幾個普通的點子,或是根本用不上的點子,它才突然出現。有用的點子不是一下子就出現,它多半藏在沒用的點子裡面......
Thumbnail
2020/02/24
這次男孩們真的寫出訪談記錄來了。但請不要期待太高,請不要將它視為你印象中的訪談。本篇文章的重點是,除了將他們各自的記錄呈現出來外,我會補充說明記錄「產生」的過程;而這個產生的過程,可以看出他們各自的特質,我覺得很有意思。
Thumbnail
2020/02/24
這次男孩們真的寫出訪談記錄來了。但請不要期待太高,請不要將它視為你印象中的訪談。本篇文章的重點是,除了將他們各自的記錄呈現出來外,我會補充說明記錄「產生」的過程;而這個產生的過程,可以看出他們各自的特質,我覺得很有意思。
Thumbnail
2020/02/14
在採寫的第0回合中,旻跟草皮提議想要採訪小草大人。我問:「為什麼會想要採訪小草大人呢?」旻說:「他們如果只是因為『有興趣』所以做這件事,那實在太困難了!我覺得應該有除了興趣以外的東西在支撐。我很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2020/02/14
在採寫的第0回合中,旻跟草皮提議想要採訪小草大人。我問:「為什麼會想要採訪小草大人呢?」旻說:「他們如果只是因為『有興趣』所以做這件事,那實在太困難了!我覺得應該有除了興趣以外的東西在支撐。我很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
Thumbnail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
Thumbnail
  近來,Y重拾了孩提時代曾放棄的才藝,一週不免要花上許多時間在練習。這個星期三,H坐在小茶几前吃著第三餐,Y若有所思地拿著水杯坐在一旁,看H吃飯。 H:你還餓? Y:(搖頭。)我最近從老師說的話感受到一件事。 H:是什麼? Y:老師雖然曾很可惜地說作為職業,她太早退役了。但她也不只一次,看著我和另
Thumbnail
  近來,Y重拾了孩提時代曾放棄的才藝,一週不免要花上許多時間在練習。這個星期三,H坐在小茶几前吃著第三餐,Y若有所思地拿著水杯坐在一旁,看H吃飯。 H:你還餓? Y:(搖頭。)我最近從老師說的話感受到一件事。 H:是什麼? Y:老師雖然曾很可惜地說作為職業,她太早退役了。但她也不只一次,看著我和另
Thumbnail
由於之前修過教育學程,對於觀議課並不陌生,但是人生第一次從被觀課轉換成觀別人課的身分還是覺得有點神奇。 因為要觀課的學校有點遠,同事人超好願意載我一起過去ヽ(✿゚▽゚)ノ,不過早上八點半就要報到,所以我六點就要起床了(眼神死。 要是以後真的開始動起來、又被分配到這區的話,我就要自己騎著我的小噗噗機車
Thumbnail
由於之前修過教育學程,對於觀議課並不陌生,但是人生第一次從被觀課轉換成觀別人課的身分還是覺得有點神奇。 因為要觀課的學校有點遠,同事人超好願意載我一起過去ヽ(✿゚▽゚)ノ,不過早上八點半就要報到,所以我六點就要起床了(眼神死。 要是以後真的開始動起來、又被分配到這區的話,我就要自己騎著我的小噗噗機車
Thumbnail
今天是開學的日子,由於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放了三個多月的暑假,導致開學的第一天學生們不太適應上學生活,所以都顯得無精打采的樣子,除了賀祺默... (10/15 7:00a.m 學生會辦公室) 賀祺默:「早安啊大家!!!妳們假期過得怎麼樣啊!我跟妳們講我七月的時候去@#$^&%!$#....」
Thumbnail
今天是開學的日子,由於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放了三個多月的暑假,導致開學的第一天學生們不太適應上學生活,所以都顯得無精打采的樣子,除了賀祺默... (10/15 7:00a.m 學生會辦公室) 賀祺默:「早安啊大家!!!妳們假期過得怎麼樣啊!我跟妳們講我七月的時候去@#$^&%!$#....」
Thumbnail
好久沒寫新文章了,自從原本的寫作平台結束營運之後,頓時失去寫文的動力,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入學考試,想起當時的徬徨,就覺得應該要把現在的一切紀錄下來,為這學期收個尾,也和想進翻譯所的考生們分享碩一的課表。
Thumbnail
好久沒寫新文章了,自從原本的寫作平台結束營運之後,頓時失去寫文的動力,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入學考試,想起當時的徬徨,就覺得應該要把現在的一切紀錄下來,為這學期收個尾,也和想進翻譯所的考生們分享碩一的課表。
Thumbnail
當初只是為了尋求些許的喘息,離開職場,因緣際會地卻在陌生的遠方,一步步地完成學位。當帶著學位的光環,順利地獲得教職,卻在講桌前踢到鐵板。
Thumbnail
當初只是為了尋求些許的喘息,離開職場,因緣際會地卻在陌生的遠方,一步步地完成學位。當帶著學位的光環,順利地獲得教職,卻在講桌前踢到鐵板。
Thumbnail
*以下故事,真假參半,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算你活該*  關於大學課堂點名這件事,你我應該都不陌生。大學時候的我,還算聽話(或是蠢?),幾乎都會乖乖去上課。畢竟,當時沒打工、沒男朋友、也沒社團,不去上課還能幹嘛?畢業出社會後,轉了一圈,又回到大學。這回我是老師,是要給學生點名、有權利標註誰曠課、誰遲
Thumbnail
*以下故事,真假參半,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算你活該*  關於大學課堂點名這件事,你我應該都不陌生。大學時候的我,還算聽話(或是蠢?),幾乎都會乖乖去上課。畢竟,當時沒打工、沒男朋友、也沒社團,不去上課還能幹嘛?畢業出社會後,轉了一圈,又回到大學。這回我是老師,是要給學生點名、有權利標註誰曠課、誰遲
Thumbnail
 「今天上課嗎?」  「對呀!1:20開始」  「Have fun! 」同居人D帥說到  「Right….」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我卻心想「如果有學生理我的話…」  1:19分,心不甘情不願地打開電腦,登入線上會議室,準備今天的兩節課。課程是給大學一年級的外國留學生。天哪!好想睡覺~下午1點多正是午睡
Thumbnail
 「今天上課嗎?」  「對呀!1:20開始」  「Have fun! 」同居人D帥說到  「Right….」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我卻心想「如果有學生理我的話…」  1:19分,心不甘情不願地打開電腦,登入線上會議室,準備今天的兩節課。課程是給大學一年級的外國留學生。天哪!好想睡覺~下午1點多正是午睡
Thumbnail
羅志仲老師很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對話的脈絡,透過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學員去覺察跟思考。藉由停頓的練習,可以感受到自身更安穩踏實。 溝通像一道門  不同的角度跟立場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課堂中,老師要我們跟夥伴說出溝通困難目標對象的三個優點。這真是太難了!通常只想到對方的上百種缺點,根本不記得對方的優點。這
Thumbnail
羅志仲老師很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對話的脈絡,透過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學員去覺察跟思考。藉由停頓的練習,可以感受到自身更安穩踏實。 溝通像一道門  不同的角度跟立場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課堂中,老師要我們跟夥伴說出溝通困難目標對象的三個優點。這真是太難了!通常只想到對方的上百種缺點,根本不記得對方的優點。這
Thumbnail
聽到胡士說「帶課好累」時,我有兩種感覺:第一個感覺是:嘿……現在你知道帶課很累了吧!第二個感覺是:這代表你很認真在聽別人說話啊!因為你要認真聽才有辦法回應,所以會很累啊!胡士說:「帶課好累,廖瞇你帶好不好?」
Thumbnail
聽到胡士說「帶課好累」時,我有兩種感覺:第一個感覺是:嘿……現在你知道帶課很累了吧!第二個感覺是:這代表你很認真在聽別人說話啊!因為你要認真聽才有辦法回應,所以會很累啊!胡士說:「帶課好累,廖瞇你帶好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