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如何提升自己的產品設計溝通能力

2019/08/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新創軟體公司擔任設計快四年,一直有個問題困擾我,就是在產品開發和設計時的溝通過程,每次結束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方式讓整個溝通流程順利,不僅可以達到溝通目的,還能節省時間成本。
雖然現在也還在努力的調整、提升自己,也還在找尋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和一個流程讓整體更好,但還是希望透過寫文章記錄,並整理歸納自己從網路上眾多溝通參考文章和自己在溝通過程中反思的一些想法心得。

我們都是為了讓產品更好

我在某一期的 UX Coffee設計咖(Podcast) 聽到來自Google的設計師說到他是如何的去克服關於提出設計成果後的溝通和別人的評價這件事,他講了一個心態我覺得很有趣也特別受用:
設計成果就像第三方的一塊石頭,拿到一個房間裡,大家一起來琢磨這塊石頭哪裡好,哪裡不好,還有哪裡可以更好,最後一起完成這件雕塑作品。
剛開始,對於設計師來說,拿出來的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未來還需要靠這個孩子幫助自己有更好的發展和展示,所以在碰到討論時,對方的問句都會變成是質疑設計師,或是我們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但實際上想證明對方錯了並不是討論的目標,真正要做的,是產出更好的方案。我也還在練習避免讓自己掉進這個溝通的死胡同裡。

減少個人觀感開頭的字眼

盡量讓自己在提出設計後的討論中,避免使用 “我覺得” 開頭,容易讓討論變成自我的喜惡表述,這邊借鏡 Lean UX裡面所提到,可以使用 “ 我們想透過這個功能來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 來讓整個溝通過程順利。
提供反饋,減少意見
回饋一般來說,最好是提問而不要分享個人意見。意見會停止對話、抑制協作,以及造成團隊成員維護自己的想法。例如『這項功能是如何解決人物形象的具體問題?』而不是『我不喜歡這個概念』 (from Lean UX)。

理解並妥協

每一次的設計都不一定能夠完美落地,甚至沒有所謂完美這件事,每一次的決策都是經過商業考量、資源考量、時間成本來決定是不是該這樣設計,在公司或是產品的每個階段都有運用資源最少,相對價值比較好,也就是CP值高的作法。
讓自己理解每一次不管是新功能還是優化的落地方案是什麼原因成形,有助於自己對於設計之外的事情,且不會產生內心的不服。

思考不同職位的立場

後期我慢慢的會讓自己在溝通時緩和下來,先聽對方講什麼,並且去理解和詢問這些原因,不管是在商業考量、實作考量,不同職位的人能夠想到不同面向的問題,如果能夠透過每次的溝通更理解其他職位所考量的重點,那在未來設計時也能夠多方的去思考到其他職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前就能準備好在溝通時給出想法並一起解決。
自己的小步妥協,讓團隊往前跨更大步

建立關係與個人形象

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了關係,在相處共事上面都容易有互相禮讓或是更願意理解的心態,所以在平常多和同事有多一點的接觸,像是午餐或是平時垃圾話的交流其實都有助於關係的成長。
這部分我自己也是弱項,因為我對於要社交這件事一直都很冷處理,但不可否認和避免的就是,身在江湖,有了關係和情份,多產生連結,有助於自己各方面的發展。

確定溝通目的

每一次的溝通都需要在開始前確定這次的溝通需要達到的目的,通常會遇到是設計的決策,或是提出設計後的討論,因為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容易變成個人喜好的意見,所以需要在這之中時常的回顧這個溝通的目的避免失焦。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找尋設計溝通資料和這幾年每次溝通完後的省思經驗分享,我也還在摸索和持續地問自己各種為什麼,讓內部在做設計的溝通時有更順暢的流程。希望自己未來有更顯著的成果可以記錄和分享。
先前也有寫過一篇:如何提升內部溝通效率:分歧認知轉換為共同目標
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那是某一次很冗長的溝通過程,在結束後的反省和如何在下一次更好的紀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4會員
34內容數
以分享自己的設計經驗為主。經歷創意行銷公司、外商到新創軟體公司。同時分享正職以外的時間如何接案增加收入並管理自己的時間精進專業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