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者的被勒索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
在英文解釋比較像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意思,但在中文的翻譯卻常常跟「能者多勞」畫上了等號,在華人社會中變為不知是褒還是貶了。

「能者多勞」這四個字在華人社會不斷的剝削那些做好自己做好自己份內之事的人,讓無法完成自己任務的人常到甜頭,以我從小到大的經驗而言,這是似乎是一句非常無敵的成語,從小時候在家裡說起,因為自己的事情忙完了,就要多分擔一點家事,反觀那連自己份內之事都無法顧全的手足,卻從來不會被要求;求學階段在分組報告時,能力較好的同學們就成了整組的男神女神,受過眾生膜拜後一間扛起所有任務拯救蒼生。

這樣的分類在社會間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在不同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對立面完完全全的嶄露無遺,好似能力好的人就應該要做更多,而那些不足者就只能坐等別人救贖,但我想問:這一切真的是這麼單純嗎?語言是一個文化的累積,這樣的成語從國小就聽過,但通常沒有人去探究,只是在這樣現象中載浮載沉,然後被怨或是怨人,因此我想從兩方的觀點來探討為何會有這些現象的出現。

相對無能的既得利益者

想先論述這項關係中的「既得利益者」,如果今天我是一個「相對無能者」,我很常仰仗地別人的幫助,以自於我能輕鬆地度過我必須面臨的各種關卡,當然這個根深柢固的觀念並非你今天睡著明天清醒就能習得的技能,必然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會養成這樣依賴他人的「習慣」始終是這個社會風氣所慣出來的,在這樣家庭與學校生活的薰陶下,這些「相對無能者」習得了一個技能: 「會唉的人有人幫」。今天我努力了,然後發現我做不到,首先能感受到的是無助,然後會根據不同的教養方式出現不一樣的局面,如若家長此時以放任小孩去作為,並告訴她方式,讓他相信如果持續的嘗試一定能成功時,孩子有較大的可能性會相信自己能做到,並持續想以自己的力量去達成。
但這邊我想分享的,當然不是我心中這些美好的樣子,以我所在華人社會家庭為例,此時父母會趕緊跳出來幫你安排好一切,又或者父母會命令你更有能力的手足,以各種威脅利誘來逼「相對有能者」伸出援手;除了原生家庭,學校堆於一個人的性格塑型也有著不小於家庭的力量,特別是學校的團體生活,活生生是現實社會的伴家家版,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象徵著不同家庭的精簡版樣貌,彼此碰撞後再從新迸出火花,原本習慣仰賴別人的幫助才得以完成任務的人,發現到在學校也能使用同樣招數,然後有練習的舞台使這項技能越來越爐火純青。

相對有能的被剝削者

從表面上看似被剝削的受害者出發,這些人有著相對高的責任感,覺得自己如果還做得到的,那就可以繼續幫忙,如果自己無法幫(無論是沒能力或沒餘力),都會使自己心理壓力極大,然後陷在要為了自我好或是幫他人的兩難境地。
這樣的樣貌在華人社會下也十分常見,上文提到的被父母壓榨的手足就是血淋淋的實際案例,要滿足父母的期待又要對自己有交代,常常在重要他人的眼光與自己真正想要之間拉扯,這樣的惡性循環就算到了學校社會也是一樣,為了要滿足老師、同儕的期望,不斷的將自己的本分無限擴張,偶爾拒絕了一次,就好像對不起全世界一樣,大家一起覺得你怎麼變了。

想探討的是,這樣結果是否是由於自己與他人界線不明確導致,沒人想當壞人,個人都期望自己能夠讓全世界喜歡,但事情真是如此嗎?在你自認為掏心掏肺做到你的極限時,被你幫助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本是你應該的,只因「能者多勞」,要有多委屈就有多委屈的啊!我比較有能力並不代表我必須去承擔所有他人應該負的責任啊!但並非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打破惡性迴圈的選擇

這是我小小的、但卻深刻的近日反思,在家長面臨家庭的壓力,雖沒有明確命令表示,認為其中一個成年孩子是有能力的人,並在各種暗示與隱喻下,讓孩子理解自己此次也要解決家中的難題,但孩子同時也有自己的事再煩惱,然而她反觀家中其他成員,因為在家中被認定是相對無能者,而被自動在參與家中解決難題的行列除名,甚至家庭中所有問題以大家一同討論的名義但卻全部都丟給你,只留下「你學歷比較高,比較聰明,所以才問你」做為理由,短短的一句,讓孩子陷入了華人的孝順囹圄中,彷彿家長栽培與生養之恩,瞬間有千萬斤重的壓在身上無法喘息,連抬頭拒絕得權利都沒有。
在親職化家庭長大,使孩子被訓練成為了解決家庭中大小問題的不二人選,長此以往,面對個人壓裡與家人利益間已無法再取得平衡,孩子試圖嘗試說出認為家人其實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出了難得的拒絕之時,卻感受到了更深刻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這些壓力是源於強烈的內疚感,但隨著這些不舒服感受,理智做出的決定是讓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機會,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唯有徹底剷除依賴我的習慣,才能使愛的人更好,儘管現在痛,也好過之後的苟延殘喘。

在我們做為兩方的其中一邊時,應該要去思考的是,是怎麼樣的方式將我們變成現在這樣的模樣,那些我們覺得習以為常、十分自然的不合宜想法,是否真的該存在呢?
作為「相對無能者」儘管這樣生存是輕鬆的,但想必也不想一職看著別人的臉色過日子,或者是間接地承認自己不夠好,還是會有想追求自我實現的一面吧!
而作為「相對有能者」,真的想這樣無止盡的被各種親朋好友情緒勒索嗎?今天你願意幫的重要他人,難道不希望他是個有能力,能獨當一面不是在脫你後腿的人嗎?
這兩者是一個循環,在這樣的惡性迴圈裡,只有其中一方先跳出,才能測底改變這樣的不良現象。
在這樣關係中被蠶食的「相對有能者」是我認為相較下有主控權的一方,但這些有能者常常做無謂的思想掙扎,想著如果我今天不幫他,那他是不是就真的會完蛋之類的,但相信我,他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你能教她,但不能全然幫他做,當他失敗了幾次後,身而為人,一定會依照他的人生經驗而教導他要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的,當跳脫「只有我的幫忙,你才能更好」的想法後,才能真正地變成了一個自由的人,而非被親情、有情、愛情等等枷鎖囚禁於名為自主的情緒勒索下。

講到這裡,我相信我這樣的價值觀,一定會被有些人貼上「自私」、「冷漠」或是一切你們能想的到的標籤,這世間的價值觀林林種種,我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個人認為在兩者間以我個人之力所能明白、對我而言的「最適解」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Y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經歷了一段很挫敗的感情,才真正發現一段好的關係是什麼?就是”不委屈”!你以為委屈可以求全,到頭來你才發現原來委屈只是讓自己喪失了價值,不但維持不了關係,反而是加速關係的敗壞。 也才發現為什麼有人常說他經常被人利用,因為在生活當中,他就是給人一付「好人」的形象,每個人有事都會找他,經常都是疲於奔命,
Thumbnail
經歷了一段很挫敗的感情,才真正發現一段好的關係是什麼?就是”不委屈”!你以為委屈可以求全,到頭來你才發現原來委屈只是讓自己喪失了價值,不但維持不了關係,反而是加速關係的敗壞。 也才發現為什麼有人常說他經常被人利用,因為在生活當中,他就是給人一付「好人」的形象,每個人有事都會找他,經常都是疲於奔命,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還沿襲以前的習慣:成績決定我學生身分的優劣,所以薪水就是一個人所有價值的反饋。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還沿襲以前的習慣:成績決定我學生身分的優劣,所以薪水就是一個人所有價值的反饋。
Thumbnail
自幼時就不斷的被教導著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總是害怕對別人造成困擾,我不太能確定是否是大多數人共同成長的經驗,亦或只是少部分人的經驗,至少我是這樣長過來的, 學會「遷就」他人的需求,即使明明自己希望能怎麼樣,卻因為為了要遷就他人,因此順應去做,因為我們都害怕給別人貼麻煩,常常開啟方便之門讓他人通行,若不
Thumbnail
自幼時就不斷的被教導著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總是害怕對別人造成困擾,我不太能確定是否是大多數人共同成長的經驗,亦或只是少部分人的經驗,至少我是這樣長過來的, 學會「遷就」他人的需求,即使明明自己希望能怎麼樣,卻因為為了要遷就他人,因此順應去做,因為我們都害怕給別人貼麻煩,常常開啟方便之門讓他人通行,若不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在職場上老被說是「能者多勞」的你,要注意了: 究竟自己真的是被負重任的「能者」,還是僅僅為接收別人不要任務的「忍者」呢?
Thumbnail
在職場上老被說是「能者多勞」的你,要注意了: 究竟自己真的是被負重任的「能者」,還是僅僅為接收別人不要任務的「忍者」呢?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裡面,尤其是我們的社會,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又或者是父母與生俱來的「天性」,常常給出的建議或是幫你做好的某件事情後面都會加上『我都是為了你好』。好像冠上了為你好的名義,什麼事情都可以變成合理化。反抗的孩子變成忤逆、順從的孩子就是孝順的乖小孩。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裡面,尤其是我們的社會,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又或者是父母與生俱來的「天性」,常常給出的建議或是幫你做好的某件事情後面都會加上『我都是為了你好』。好像冠上了為你好的名義,什麼事情都可以變成合理化。反抗的孩子變成忤逆、順從的孩子就是孝順的乖小孩。
Thumbnail
你需要幫忙嗎?你認為自己有需要幫忙嗎?其實飛飛認為,承認自己需要幫忙,不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事情,因為這需要勇氣,需要有「承認自己做不到」的勇氣。
Thumbnail
你需要幫忙嗎?你認為自己有需要幫忙嗎?其實飛飛認為,承認自己需要幫忙,不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事情,因為這需要勇氣,需要有「承認自己做不到」的勇氣。
Thumbnail
別讓你的才能成為你天生的原罪 而以「能者多勞」為理由 把工作強壓在你身上的那些人 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付出需要心甘情願 而不是因為你厲害就被壓榨的理所當然 #歡迎分享 #由奈嘲諷體
Thumbnail
別讓你的才能成為你天生的原罪 而以「能者多勞」為理由 把工作強壓在你身上的那些人 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付出需要心甘情願 而不是因為你厲害就被壓榨的理所當然 #歡迎分享 #由奈嘲諷體
Thumbnail
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 在英文解釋比較像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意思,但在中文的翻譯卻常常跟「能者多勞」畫上了等號,在華人社會中變為不知是褒還是貶了。
Thumbnail
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 在英文解釋比較像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意思,但在中文的翻譯卻常常跟「能者多勞」畫上了等號,在華人社會中變為不知是褒還是貶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