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幫助辨識你是「能者多勞」還是「忍者過勞」?|轉載1111|104職場力

更新於 2021/10/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聽到有人跟你說「能者多勞」這四個字時,不曉得你是什麼反應?
能者過勞死?
在涉世未深,不懂江湖套路深的年紀時,我聽了心裡很高興,以為上司、同事終於看到我的能力與付出,於是,在明明工作已經很多的情況下,也表現出一副「我可以,請放心交給我」,差點沒向對方鞠躬九十度那種姿態,像老派的日劇演的那樣。
我們常被某些奇妙的舊觀念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吃虧就是占便宜」、「多做事少說話惹人疼」、「老闆要你做不屬於你分內工作是栽培你」,當這些毒雞湯式話語在耳邊響起,上進的青年為了想要學到更多、或者爭取表現,總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有嗎?有年代感的青年心態…)。
而在歷經江湖險惡,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之後,才深深明白,那只是老闆得到更多免費人力的招數、油條同事推卸責任爽過日子的護身符。
仔細想想,當你聽到「能者多勞」這幾個字時,其實代表你身上已經背負了額外的工作,處於一種「過勞」狀態,或者有些人並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想法,老是想辦法說服自己:是自己有能力、或者自己勇於負責之類,來熄滅心中隱隱冒出的不平之鳴。
殊不知,這種老是把責任擔到自己身上的性子,就是別人眼中一顆最好用的棋子。
別人手中的棋子
或者有些人不服氣,因為不可否認,如果處在一個有合理組織文化、升遷制度透明,更重要者,頂頭上司是明君的環境中,的確有人因著肯做事、懂分配,從中學習到不少而步步高升的。
所以說,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因為「能者」多勞導致過勞,還是默默忍受的「忍者」,可以從以下三個指標,對自己把脈一番:
1. 報酬或獎賞是否因著你的多勞成正比?
當老闆說交付給你任務,是為了栽培你或覺得你做得到,如果你真的努力去執行完成,且有著不錯的成果時,結果得到什麼,就代表老闆對你真正的心意
當然,最有誠意的就是給錢或升遷,但有時報酬不見得一定是實質的,也可能是一種心理滿足感。聰明的老闆,會依照你想要的,掏出糖果來。
2. 當工作任務結束時,自己是否有所成長或得到成就感?
可別天真的以為,別人給你任務,都是依著你的情況量身打造的(自己是欠栽培的明星乎?),更多時候,是工作太難、太雜、太燙手,太沒人想做才到你這邊的。正因如此,且工作本身又不見得是自己本來就駕輕就熟,執行起來,光搞清楚狀況、和人溝通協調就要花不少時間。
且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有限,在多種工作任務、職務同時進行的情況下,可能因為工作量過大,分散了寶貴的心力,不但沒有學到更多的技術、能力,反而因為力不從心,影響原來的工作表現,豈非得不償失?
3. 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你是體力比較累,還是心比較累?
我曾經待過一天工作十幾小時,假日也不太能休息的工作環境,也待過準時上下班、正常放假的公司,兩家公司工作量都很大,也不好做,很多人都會認為前一份工作累到賊死壓力山大,理應比較折損人。
但事實上是:前者工時長,身體的確很累,但因為工作環境適合自己,總能學到很多東西,加上有成就感、公司錢又很捨得給的緣故,明明睡得少卻還是精神抖擻的上班;而後者,一人身兼多職,既燒體力又燒腦,但做再多薪水還是一樣少,而一旦其中一項任務結果不好,自己永遠是需要負責的那個。做愈久,心愈累,毫無成就感可言。於是我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事,一旦領悟就不幹…(幹嘛亂改歌詞)
結論就是:生理的累,睡一覺就能恢復,而心理的累,只是在不停損耗自己的內在能量,一旦老是有後者那種感受,很容易產生工作倦怠。
如果你的答案2/3 以上都是Yes,而比較沒有老是心累的狀態產生,那恭喜你,自己的確是、或者正在往「能者」的道路前進,萬一以上皆非,那麼很抱歉,你終究是一個「忍者」,尸位素餐者眼中最佳棋子一枚,請自己趕緊斟酌眼前情勢,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想就這樣過了一生,除了爆肝,什麼都沒有。
你是能者?還是忍者? 請 選 擇
常說在愛情當中,不要當個被使喚的工具人;而在職場上,也請你打開自己的心眼,不要老是當個做到流汗卻被人嫌到流口水的工具人。
共勉之。
你好,我是艾莎解結。每一次的按讚或拍手,都是給艾莎最大的鼓勵。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拍手5下👏+愛心❤️,或留言你的感想及建議,期待和你在文字的世界有更多交流喔。
👪延伸閱讀:艾莎解結的人生研究室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職場上,不要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力做事。 厲害的人,無論在什麼位置,都應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大家有沒有遇過,只會喊口號,設計一堆高大上制度,卻無法落實執行的主管?
做人真難,討厭老闆不行,太喜歡老闆也有問題。 只能說,在選擇公司、或每一次決定怎麼工作的時候,能夠早就設想過自己選擇的理由。 如果你想要的是樂活、下班有自己時間,那麼太過勤奮的老闆會是你的砒霜;如果你追求的是變強,那麼,找個苟且偷安的老闆會要你的命。 你會發現,愈了解自己,你找的工作愈錯不到哪裡。
生命中每段認真的過去,都會成為現在與未來的資本
真正的超級業務,總是懂得行銷自己、經營自己,也了解客戶、關心客戶。知己、知彼,你才能攻無不克,百戰百勝。雖然是老梗,但真是有道理的老梗。我們所需要的,只是確實的、具體的實踐它。
在職場上,不要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力做事。 厲害的人,無論在什麼位置,都應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大家有沒有遇過,只會喊口號,設計一堆高大上制度,卻無法落實執行的主管?
做人真難,討厭老闆不行,太喜歡老闆也有問題。 只能說,在選擇公司、或每一次決定怎麼工作的時候,能夠早就設想過自己選擇的理由。 如果你想要的是樂活、下班有自己時間,那麼太過勤奮的老闆會是你的砒霜;如果你追求的是變強,那麼,找個苟且偷安的老闆會要你的命。 你會發現,愈了解自己,你找的工作愈錯不到哪裡。
生命中每段認真的過去,都會成為現在與未來的資本
真正的超級業務,總是懂得行銷自己、經營自己,也了解客戶、關心客戶。知己、知彼,你才能攻無不克,百戰百勝。雖然是老梗,但真是有道理的老梗。我們所需要的,只是確實的、具體的實踐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即便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相信還是有許多朋友從未聽過「元辰宮」,或者可能依稀有印象,但誤以為是民間宮廟祭祀那類的民俗甚或迷信,就讓我們先從最基本的名詞解釋開始─什麼是元辰宮。
Thumbnail
什麼是顧客體驗路徑? 我相信螢幕前的你一定有消費過的經驗,當你下次要結帳前,你可以試著問自己看看,為什麼你會願意花錢買下這件商品? 
Thumbnail
什麼是教練? 你有聽過教練嗎? 不是健身運動教練的那種教練。三十年前,從沒有人聽說過生命教練、商務教練或企業教練,到今天《紐約時報》,《財富》雜誌,Oprah與CNN經常會提及這個。但是,對世界上大多數人而言,這還是一個新興字眼。 根據國際教練聯盟(ICF)的研究,近5年,各大企業對教練的需求大幅增
Thumbnail
有沒有一些時候,某些行動的動機,從本來的單純想幫助人的心, 變成渴望被感謝、或是渴望自己被他人需要的心理? 但是其實兩者之間,沒有對也沒有錯。 幫助人可以是一種自發的責任感,而在一段關係裡互相付出也是應該的。 我們無法去斷定,誰對誰錯。
Thumbnail
在烈火裡踩踏荊棘,保持眼神堅定,勇敢走過每個曾經,過往會成為未來最好的祝福,戴上高貴,願成為溫柔。 新的一年就要開始,很多人應該也早已開始制定新目標。回顧自己今年的目標,發現許多目前仍持續進行的目標開始的有點晚,其中大多是我在年中才設定的目標。我也做了不少去年訂的想做事項清單,雖然完成時當下情緒很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苦過,但苦不到心坎裡,就不會想要好好修行;若有苦到心坎裡,苦過、痛過、磨過、哭過,才能痛下決心。」
Thumbnail
透過理性決策,透過宗教賦予你的理性更強的執行力,這才是理性的信仰。如果你的理性不知道哪個是對的,那你應該去讀書、充實自己或是請教專家,而不是把決策丟給神明,可是在台灣,某些人詮釋宗教的方式,完全就是智障。生病該不該看醫生,問媽祖;疫情要不要辦活動,問媽祖;有些人連要不要選總統,都要問媽祖。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即便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相信還是有許多朋友從未聽過「元辰宮」,或者可能依稀有印象,但誤以為是民間宮廟祭祀那類的民俗甚或迷信,就讓我們先從最基本的名詞解釋開始─什麼是元辰宮。
Thumbnail
什麼是顧客體驗路徑? 我相信螢幕前的你一定有消費過的經驗,當你下次要結帳前,你可以試著問自己看看,為什麼你會願意花錢買下這件商品? 
Thumbnail
什麼是教練? 你有聽過教練嗎? 不是健身運動教練的那種教練。三十年前,從沒有人聽說過生命教練、商務教練或企業教練,到今天《紐約時報》,《財富》雜誌,Oprah與CNN經常會提及這個。但是,對世界上大多數人而言,這還是一個新興字眼。 根據國際教練聯盟(ICF)的研究,近5年,各大企業對教練的需求大幅增
Thumbnail
有沒有一些時候,某些行動的動機,從本來的單純想幫助人的心, 變成渴望被感謝、或是渴望自己被他人需要的心理? 但是其實兩者之間,沒有對也沒有錯。 幫助人可以是一種自發的責任感,而在一段關係裡互相付出也是應該的。 我們無法去斷定,誰對誰錯。
Thumbnail
在烈火裡踩踏荊棘,保持眼神堅定,勇敢走過每個曾經,過往會成為未來最好的祝福,戴上高貴,願成為溫柔。 新的一年就要開始,很多人應該也早已開始制定新目標。回顧自己今年的目標,發現許多目前仍持續進行的目標開始的有點晚,其中大多是我在年中才設定的目標。我也做了不少去年訂的想做事項清單,雖然完成時當下情緒很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苦過,但苦不到心坎裡,就不會想要好好修行;若有苦到心坎裡,苦過、痛過、磨過、哭過,才能痛下決心。」
Thumbnail
透過理性決策,透過宗教賦予你的理性更強的執行力,這才是理性的信仰。如果你的理性不知道哪個是對的,那你應該去讀書、充實自己或是請教專家,而不是把決策丟給神明,可是在台灣,某些人詮釋宗教的方式,完全就是智障。生病該不該看醫生,問媽祖;疫情要不要辦活動,問媽祖;有些人連要不要選總統,都要問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