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去學校嗎?拒學、輟學和不登校不一樣!
A 常常不想去學校、遇到段考開始頭痛胃痛肚子痛,爸媽甚至要把他拖去學校上課。帶他去看醫生都檢查不出原因,老師、爸媽開始覺得他在裝病、但又會有點懷疑。有些人說 A 得了拒學症,爸媽越來越焦急,A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出門,什麼也不嘗試,爸媽怎麼也拉不出門。
你的孩子是這樣嗎?或者你就是這樣的學生嗎?
我曾是這樣的學生,我爸媽就是上述焦慮的家長。
中間發生的故事很多,我暫時沒有太多時間仔細闡述(最近太忙了… 以後有時間慢慢寫)。但因為有過這段經歷,身邊的人只要聽過我的故事,就會來找我爸媽、來找我聊聊,希望找到一點解決辦法。最近,這樣的數量越來越多,我開始意識到這恐怕不再是少數個案,而是普遍現象。
實驗教育生的人數成長或許也反應了這件事。但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人不在這個數據裡頭,在一般學校內掙扎,可能是不知道實驗教育、可能是無法支應相應學費、可能沒有找到適合的環境…… Anyway,我暫時無法為所有人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和狀況都十分不一樣。
但我想先做一件事,為這群孩子正名:「我們不是拒學/ 輟學,我們只是不登校(不去學校),不是拒絕學習。」
日本不登校的歷史與人數成長,資料來源:Tokyo Shure
延伸閱讀:
不上學也可以,跟隨你自己的節奏也可以
拒學、輟學和不登校的差別是什麼?
(這些不是嚴謹的定義,因為不同學者/ 國家的釋義其實都不一樣。我認為定義不是重點,主要是讓大家有個基礎分類上的理解和概念。)
- 拒學(School Refusal):缺乏上學意願,不願意去學校。
- 懼學症(School phobia):害怕學校。
- 輟學(Drop out):輟學生通常跟朋友群聚,上卡拉OK、飆車等等。他們不太會頭痛、肚子痛。輟學生可能會自認「壞學生」,但是「沒差了」、「唉呀…今天沒啥精神,算了。反正我爽去就去。」
- 不登校(School non-attendance):有上學/學習意願,但因為各種原因去不了。不登校生會心想:「大家都去學校,我卻去不了,不是好學生。」,可是去了學校可能會產生身心反應,於是卡在中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登校只是「人不在學校」,不是「拒絕上學」。日本二三十年前便不再稱之「拒學」,不再認定是疾病。
延伸閱讀
(日文)不登校・登校拒否の定義,可以用Google翻譯
(日文)不登校的七種類型,可以用Google翻譯
日本社會學家 朝倉景樹:
疾病不能亂判。若孩子進入開放空間、接觸學校相關元素就感到恐懼,或許要評估生病的可能。但多數不登校不會這樣。他們不怕學校或人本身,只是往往自我否定感較強。一旦被接納,通常就變得與其他孩子無異。此外,有些不登校覺得不上學沒關係,「不受教育」才是問題。但不上學,如何受教育?是許多不登校的焦慮。
日本政府多年以「回學校為前提」矯正孩子,卻使症狀惡化、甚至自殺,讓社會意識到:病的恐怕是教育。於是,1980年以降,改革崛起。有人推動修法,使教育逐漸「寬鬆」,許多人也紛紛重建「自由學校(Free School)」。
事實上,不登校往往是找不到「居場所(いばしょ)」。所謂居場所,即是身心得以安心、安定,充分感受自我存在與歸屬感的地方。因此,多數自由學校除了以「学園」「塾」等名稱避免帶有強制意味或陰影的「学校」一詞,並揭明教育方針、原理將不同於「学校」,讓孩子在「居場所」自由成長。
延伸閱讀:跨海專訪社會學家、日本Shure民主大學創辦人 朝倉景樹
Photo credit: @shotbycerqueira
根據字義,「不登校」本指「不到校的狀態」。日本文部科學省定義進而定義不登校是「排除疾病與經濟因素,每年超過三十天因任何心理、情緒、身體,或社會因素、社會背景不到校或無法到校的學生」。
自1997年起,文部科學省認為不登校至少有六大因素與種類:
一、受學校生活影響,師生、同儕關係不佳或受挫(如霸凌、排擠等) 二、玩樂或參與不良行為(雖與一般不登校的形象不同,但統計而言逃學仍歸屬不登校範疇) 三、做什麼都沒有動力 四、不安等情緒混亂使身心狀況不佳 五、看不到上學的意義,有意識地不上學,從事其他活動 六、綜合
對此歸類法,許多教育人士與學者並不滿意。日本Tokyo Shure 創辦人奧地圭子曾說「每一百位不登校,就有一百種不同的原因」。futoko-support.com 亦指出,這樣的分類過於表淺,呼籲政府與學校,若不更切身了解不登校的真實狀態,無法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關於日本 Tokyo Shure:
支持不登校(
school non-attendance)孩童的成長,創建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培養兒童的獨立性、提供廣泛的活動,並為父母、公民提供學習機會及諮詢。目標是創造一個讓孩子和父母都能夠安心生活的社會,讓這個社會系統下每個人都被允許選擇不同的方式,享有獨特的個性和學習的權利。
Tokyo Shure的前身,是1984年開始的「考慮不登校」家長會。在普遍覺得拒絕上學是不好的、應該讓孩子回到學校的社會風氣中,他們認為能讓孩子成長的地方不僅限於學校,於是以尊重孩子的感受、支持多樣化的發展等理念,擴大以孩子作為中心的學習活動與圈子。
小結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於明確區分誰是拒學、輟學、不去學校,這些狀態可能混合,我只是想正名「不去學校不是病」這件事,不要用拒學/懼學標籤化或是疾病化不願意去學校的學生。有問題的不一定是學生,有問題的可能是教育環境/ 教育制度/ 一些我們沒看見的東西。
最簡單的比喻就是「如果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物種,我們卻強迫他們全部都要學會爬樹,然後說不會爬樹的魚有病?」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靠爬樹的本領評斷一隻魚,那隻魚會一輩子相信自己是笨蛋。」
過去每次我爸媽跟別人介紹我曾經拒學(有時甚至說輟學),我真的覺得很不舒服,「我不是不願意去學校,雖然我也確實不想去,我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當我第一次聽到不登校的概念時,我真的覺得釋然許多、甚至哭了,它讓我知道我不是有病。如果我們可以用更中性的描述性詞彙去理解這些孩子,我覺得我們才有機會去更理解孩子的需求、進一步去探索、找到適合他的生活/學習方式。
最後推薦一本書給大家,由日本不登校經歷者撰寫,是我目前找到唯一的中文書籍。不過這本書於2009出版,目前應該只買得到二手書~
不登校-無校可歸的孩子- TAAZE 讀冊生活未來,我會試著寫不登校的經歷和相關資訊的文章,希望能讓更多人理解不去學校的現象以及可能的做法。
一位國中生希望學校的風景/ 願景,其實只是如此罷了。
如果看完這篇有感,有想分享的故事或想討論的事情,歡迎
- 進入魚水教育催化劑的臉書社團「我們只是不去學校」
- 聯繫 魚水教育催化劑的粉絲專頁
- 想看更多教育的文章,請看 魚水教育催化劑的Medium
關於栗子南瓜
自詡為一名教育創新研究暨實踐者,終生學習者。輾轉於體制內外,曾經不登校,後走入實驗教育。在國內外不同的教育創新團隊工作過,喜歡觀察、研究國際教育與另類教育趨勢,有些體悟和省思。
目前在高教實驗裡頭被實驗也實驗著高教,有興趣可以看
請幫我拍拍手讓我有一點點稿費繼續分享好文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