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身而為人,我們為什麼應該要抵制「歧視與偏見」的言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幾天,本土知名藝人吳宗憲對於憂鬱症的發言再度引起台灣各界撻伐,而當事人的態度,也理所當然毫不意外的「不認為自己有半點問題」。
也許過去在綜藝節目得到的掌聲與歡笑,讓吳宗憲的觀念始終沒有隨著環境與時代的演進而有所改變。他依然習慣去脈絡、將特定族群標籤化,作為其上節目時用作引發娛樂效果的訕笑話題。也許就是過去的風采,讓他擺脫不掉這種表達方式。他習慣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社會並沒有像吳宗憲一樣活在過去。在這兩天的討論聲音中,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人明白,缺乏理解的言論是對「活在陰影之下的人們」最直接的傷害。越來越多人,願意用行動發聲,去試圖理解、保護這些曾被忽視的群體,讓他們不再是孤單一人。
台灣社會能走到這一步其實很不容易。畢竟在過去,我們都曾在充滿歧視與偏見的環境下成長。

資訊媒介,決定了我們的樣貌


今年過年的時候回老家一趟。如果你曾打開電視就會知道,通常這種年節時刻,各大電視台都會重播以前的綜藝節目,來當作過年的餘興。
初二閒閒沒事打開電視來看,當時電視正在播放十幾年前十分熱門的深夜綜藝節目,螢幕上的主持人正在模仿原住民的某些特徵(但實際上原住民根本沒有這些特徵,都是他人賦予的)。配上罐頭音效,誘導台下的觀眾、參與來賓,以及螢幕前的觀眾發笑。
很好笑嗎?
如果是當年還沒碰社會運動的我,還沒了解弱勢困境與原住民在台灣處境的我,搞不好真的會笑出來。畢竟當年就是這些綜藝節目把我們塑造成「會笑」的模樣。
可是,它該是能被拿來取笑的事情嗎?絕對不是。
你必須理解的是,原住民在台灣的聲量一向鮮少被重視,這即便是放到現在都還顯而易見的現象;更別提在過去,整個社會都企圖用歧視與偏見去形塑他們的樣子、貼上不對等的標籤。這也導致人們習慣於拿原住民來取笑、娛樂,卻又忽視他們的聲音、甚至說得出「懂得笑就不會恨了」這種話。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同性戀、新住民,甚至是這次事件的憂鬱症朋友們:因為偏見,所以他們被去脈絡的話語貼標籤。因為聲音不被重視,所以很自然的被拿來取笑。
過去社會的新聞媒體、這些綜藝節目,都是用這種方式在對待少數、娛樂大眾。連帶也製造出我們這些被偏見養大、曾經愚蠢噁心的人。

當少去歧視、減少偏見之後


前陣子,我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討論串中得知,現在的國中生、國小生,只要提到同性戀、性別認同的話題,他們基本上都覺得「那有什麼嗎?」反而是作為導師的這些工作者覺得自己擔心太多了。
這是很令我震驚也很驚喜的事情。因為這群年紀比我們還小的學生們,已經擁有我們花了好幾年才能打破的認知。他們早就具備人權的基本常識,早已實現了我們國小老師父母最愛提到、但連他們自己都做不好的「尊重與包容」。
為什麼同樣是走在求學成長的階段,我們與他們的認知與素養有如此差距?
也許,原因就出在那些老舊的綜藝節目逐漸式微了。老式的訕笑型笑話、拿他人鮮血溫暖大眾笑容的話語沒有地方得以發展。相對的,網路社群如InstagramYoutube等新興媒介逐漸進入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圈。他們能更不受框架約束、不受資訊媒介的侷限,去接觸更廣泛、更多元的聲音。
這都是隨著世代推進、環境改變所造就出來的結果。儘管這還得歸功於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努力爭取言論自由、努力消弭歧視的少數人所爭取得來的友善環境。要不是有他們在,也許那些老舊的歧視與偏見還會被延續下來,影響我們的新世代。但至少就現階段而言,台灣社會至少是往好的方向走。

表達意見不是霸凌,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友善


儘管我們都知道,這個社會的歧視依然存在、偏見從未消失。就像吳宗憲這樣。
這也證明了我們絕對不能停留在現階段就此滿足。我們勢必得為了延續友善,花費更多心力去向還未能脫離過去思維的人說服、解釋,試圖讓台灣更美好、讓更多人不會因為某些人的「一時之言」承受無可挽回的傷害。
面對自己引起的爭議,吳宗憲認為這是「網路霸凌」,似乎對自己現在的處境感到非常委屈;然而,我們也未見他對自己的言論做出徹底、果斷的道歉。他不明白,他的一句道歉或許無法消除「已經受傷的人」被加深的傷口,也不見得能對社會帶來多大的改變。但至少他的道歉能帶來一點微小的彌補。我們去指責、去議論吳宗憲,甚至指出他的不是,只要不涉及謾罵與人身危害,我都不覺得這些言論有半點霸凌的成分在。
吳宗憲是公眾人物,即便隨著世代改變以及過去的所作所為累積的惡業,讓他的公眾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但他依然具有高度的媒體聲量,去影響他所能影響的群眾對特定族群的觀點,影響那些聲音尚未被重視、卻無辜受傷的人的身心狀態。
身而為人,我們是有人性的。我們都有資格去質疑、指責製造傷害的源頭。我們不是在期望要改變特定人物的思想,也不是想要將誰逼至死境。
我們想做也該做的事情一直都很簡單明瞭:
不要讓他人受到傷害、我們要保護他們。不要讓他們獨自承擔,讓他們知道這個社會一直有我們在。不要讓他們承受痛苦,卻無人能夠出手伸援。不要讓歧視與偏見四處瀰漫,我們要試圖讓這個社會更加友善。

想看我更多創作,別忘記按右上角追蹤我的Vocus,以及追蹤我的粉專:
我的臉書Moonrogu的奇幻村莊
我的VocusMoonrogu
我的PodcastR.o讀
我的噗浪Mokayish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avatar-img
12.0K會員
1.8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返校》不僅直白的述說了人們在白色恐怖的威權下,希冀自由到來的願望,也直白地向觀眾傳遞「遊戲裡未能明白傳達」的話語。這些話,他不僅是在對方芮欣、魏仲廷講,也是在對「生活在自由時代」的我們說。 「致自由」的意義,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要珍惜自由、守護自由。
《王者天下》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漫畫、背景以戰國時代為主的歷史熱血少年作品,主要講述總是喊著「要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軍」的熱血笨蛋李信、少年漫畫濾鏡美化過的秦王赢政、還有「賣萌可恥但是很可愛所以沒問題」的河了貂,三人為了在這充滿動亂的歷史舞台上追求夢想的故事......
但就在上個禮拜五,Valve突然宣布了《Dota Underlords》、中譯名為《Dota霸業》的自家研發自走棋遊戲,並且於當天展開了壓力測試。 要取得壓力測試的資格非常簡單,就是擁有今年國際邀請賽TI9 Battle Pass戰鬥通行證,就能夠在遊戲主頁面直接取得遊戲程式,可於Steam下載遊玩
相信許多人已經在今天下午接獲了一項重大消息: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也就是同婚專法,在今天三讀通過了! 專法的通過,不僅讓持續了幾十年的同性婚姻運動終於有了大進展外,除了第二十七條(不是實施時間那個)由時代力量提出有關跨國同性婚姻的修正案沒有獲得支持外,其它包括第四條與第二十條,攸關同性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而這股旋風也很快席捲了沒有接觸Dota2的玩家們。以台灣來說,僅僅三天內,已經可以在Dota2的台灣區頻道上、看到將近2000左右的玩家同時上線。在Twitch實況上,也可以看見各大實況主開始玩起了刀塔自走棋,而且有如病毒傳播般,幾乎每過一天就可以看見一位實況主淪陷。
《返校》不僅直白的述說了人們在白色恐怖的威權下,希冀自由到來的願望,也直白地向觀眾傳遞「遊戲裡未能明白傳達」的話語。這些話,他不僅是在對方芮欣、魏仲廷講,也是在對「生活在自由時代」的我們說。 「致自由」的意義,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要珍惜自由、守護自由。
《王者天下》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漫畫、背景以戰國時代為主的歷史熱血少年作品,主要講述總是喊著「要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軍」的熱血笨蛋李信、少年漫畫濾鏡美化過的秦王赢政、還有「賣萌可恥但是很可愛所以沒問題」的河了貂,三人為了在這充滿動亂的歷史舞台上追求夢想的故事......
但就在上個禮拜五,Valve突然宣布了《Dota Underlords》、中譯名為《Dota霸業》的自家研發自走棋遊戲,並且於當天展開了壓力測試。 要取得壓力測試的資格非常簡單,就是擁有今年國際邀請賽TI9 Battle Pass戰鬥通行證,就能夠在遊戲主頁面直接取得遊戲程式,可於Steam下載遊玩
相信許多人已經在今天下午接獲了一項重大消息: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也就是同婚專法,在今天三讀通過了! 專法的通過,不僅讓持續了幾十年的同性婚姻運動終於有了大進展外,除了第二十七條(不是實施時間那個)由時代力量提出有關跨國同性婚姻的修正案沒有獲得支持外,其它包括第四條與第二十條,攸關同性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而這股旋風也很快席捲了沒有接觸Dota2的玩家們。以台灣來說,僅僅三天內,已經可以在Dota2的台灣區頻道上、看到將近2000左右的玩家同時上線。在Twitch實況上,也可以看見各大實況主開始玩起了刀塔自走棋,而且有如病毒傳播般,幾乎每過一天就可以看見一位實況主淪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近日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成為眾矢之的,遭到不小的炎上。起因於,在脫口秀節目中公然歧視身心障礙者。
Thumbnail
這部影集於2007年在公視播出,內容是關於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劇中的新住民都是由台灣真實的新住民所飾演,主要拍攝場景在三重空軍一村眷村保留區,以及胡志明市的古芝少數民族文化村。故事從社工君君遇到一名求助的新住民開始,帶出了四段跨國婚姻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各自反映了不同面向的新住民處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近日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成為眾矢之的,遭到不小的炎上。起因於,在脫口秀節目中公然歧視身心障礙者。
Thumbnail
這部影集於2007年在公視播出,內容是關於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劇中的新住民都是由台灣真實的新住民所飾演,主要拍攝場景在三重空軍一村眷村保留區,以及胡志明市的古芝少數民族文化村。故事從社工君君遇到一名求助的新住民開始,帶出了四段跨國婚姻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各自反映了不同面向的新住民處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