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二十七則大哉問 批判思考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書報討論老師激動地說什麼樣的論文沒水準,還有鸚鵡學舌對於學習毫無意義等,對年輕時的他來說,書報討論課讓他知道什麼叫「讀書」,不是書上講什麼、老師講什麼就都是對的,反而很多是錯的。我們的教育讓我們失去批判思考的能力,很多沒邏輯的事情正在每日上演,但卻沒人發現,甚至跟著拍手叫好,很多新聞會找某專家背書,有時不知道是哪來的專家,講的東西錯得離譜也有人信,我們勢必要找回批判思考,勇於發問的能力。

批判思考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要問這個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大哉問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8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1
薪盡火傳,語出自《莊子.養生主》,在雲門之後,「薪傳」這兩個字才逐漸成為臺灣社會的生活語言。很幸運趕上《薪傳》最後一輪的演出,加上古碧玲撰寫的《薪傳 ‧ 薪傳》與《雲門舞集五十週年薪傳紀念專刊》,讓雲門在我心中印象,變得更加生動,也更加深刻。
Thumbnail
2023/05/11
薪盡火傳,語出自《莊子.養生主》,在雲門之後,「薪傳」這兩個字才逐漸成為臺灣社會的生活語言。很幸運趕上《薪傳》最後一輪的演出,加上古碧玲撰寫的《薪傳 ‧ 薪傳》與《雲門舞集五十週年薪傳紀念專刊》,讓雲門在我心中印象,變得更加生動,也更加深刻。
Thumbnail
2021/10/03
看一部劇,切入的角度不同獲得的感受也會不同。老實說,若從世上無所謂絕對是非切入,這部劇比不上《我們與惡的距離》,而若從刻劃人性的善良與醜陋來看,《Law School》更勝一疇,這齣血腥程度較低,但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一樣,以大逃殺為主軸的劇集,讓故事脫穎而出的重中之重,我認為是滿滿的矛盾與諷刺。
Thumbnail
2021/10/03
看一部劇,切入的角度不同獲得的感受也會不同。老實說,若從世上無所謂絕對是非切入,這部劇比不上《我們與惡的距離》,而若從刻劃人性的善良與醜陋來看,《Law School》更勝一疇,這齣血腥程度較低,但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一樣,以大逃殺為主軸的劇集,讓故事脫穎而出的重中之重,我認為是滿滿的矛盾與諷刺。
Thumbnail
2021/09/04
最近在Netflix上看了兩季的《一拳超人》,超熱血好看,其中有一處設定很有趣,主角琦玉,不管遇到多強的對手總是一拳解決,無疑是此世界觀下最強的人,但他卻只是個因興趣使然的英雄,拯救他人的動機既不是期冀喝采,也不是天生的使命感跟正義感,只是因為他有興趣。
Thumbnail
2021/09/04
最近在Netflix上看了兩季的《一拳超人》,超熱血好看,其中有一處設定很有趣,主角琦玉,不管遇到多強的對手總是一拳解決,無疑是此世界觀下最強的人,但他卻只是個因興趣使然的英雄,拯救他人的動機既不是期冀喝采,也不是天生的使命感跟正義感,只是因為他有興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越想要精確回應的結果,就越會被問題的根本給困住。
Thumbnail
越想要精確回應的結果,就越會被問題的根本給困住。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你最近一次接收新資訊而改變看法是什麼時候呢?如果有人提出證據,反駁你的論點,你願意接受自己可能犯錯而考慮新想法嗎?還是往往很難接受自己過去竟然一直抱著錯誤觀點呢?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真確》,當時那本書就讓我很震驚的發現,我腦中竟然抱持著20年前教科書所教的東西沒有更新,即便現在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Thumbnail
你最近一次接收新資訊而改變看法是什麼時候呢?如果有人提出證據,反駁你的論點,你願意接受自己可能犯錯而考慮新想法嗎?還是往往很難接受自己過去竟然一直抱著錯誤觀點呢?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真確》,當時那本書就讓我很震驚的發現,我腦中竟然抱持著20年前教科書所教的東西沒有更新,即便現在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談論岳飛的話題,說實話我不覺得很驚訝,身在補習班,每天都能聽到學生問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時候心中難免會有些訝異。不過,通常在那之後,我會反思這樣的情緒是否正常,還是我心裡也不知不覺生出了一種「我們那個年代的」優越感。 不認識歷史人物真的很「扯」嗎? 翻過最新的108課綱修改
Thumbnail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談論岳飛的話題,說實話我不覺得很驚訝,身在補習班,每天都能聽到學生問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時候心中難免會有些訝異。不過,通常在那之後,我會反思這樣的情緒是否正常,還是我心裡也不知不覺生出了一種「我們那個年代的」優越感。 不認識歷史人物真的很「扯」嗎? 翻過最新的108課綱修改
Thumbnail
科學精神,很重要的一個認知就是去破除二元論,什麼是二元論呢?像是大是大非、對與錯、善與惡、及格與不及格等等的兩個對立的概念在科學研究是個非常危險的東西,就像上述提到的例子,如果我們深信不疑,這些所謂的學者給我們的知識,不去深思而輕信他人的轉述,對我們做研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Thumbnail
科學精神,很重要的一個認知就是去破除二元論,什麼是二元論呢?像是大是大非、對與錯、善與惡、及格與不及格等等的兩個對立的概念在科學研究是個非常危險的東西,就像上述提到的例子,如果我們深信不疑,這些所謂的學者給我們的知識,不去深思而輕信他人的轉述,對我們做研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已經紅很久了,不過,似乎還是不少人對這個名詞的內涵不是很清楚,加上許多讀者希望看到普及版,那筆者就獻醜了。真的想深入學習的,坊間賣的書很多,挑一本好好讀完,收穫會比看筆者的簡易版多很多。
Thumbnail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已經紅很久了,不過,似乎還是不少人對這個名詞的內涵不是很清楚,加上許多讀者希望看到普及版,那筆者就獻醜了。真的想深入學習的,坊間賣的書很多,挑一本好好讀完,收穫會比看筆者的簡易版多很多。
Thumbnail
昨天書報討論老師激動地說什麼樣的論文沒水準,還有鸚鵡學舌對於學習毫無意義等,對年輕時的他來說,書報討論課讓他知道什麼叫「讀書」,不是書上講什麼、老師講什麼就都是對的,反而很多是錯的。
Thumbnail
昨天書報討論老師激動地說什麼樣的論文沒水準,還有鸚鵡學舌對於學習毫無意義等,對年輕時的他來說,書報討論課讓他知道什麼叫「讀書」,不是書上講什麼、老師講什麼就都是對的,反而很多是錯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