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原生家庭的影響力(上)

2020/12/3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位母親和我談到她在教養上的困擾,她說自己每次看自己的女兒(老二、國中生)很容易會有情緒,忍不住就會責備女兒,但兒子(老大、高中生)就比較乖、比較貼心,她列舉了許多女兒的問題,尤其很會頂嘴、對抗,讓她情緒管控更困難。
在初步了解這位母親的情況以後......,進入另一階段的提問:
「妳中學時代的成長經驗是怎麼樣的?」我問這位母親。
「我過得很不好,讓父母很擔心...,很後悔!」母親流下了眼淚。
原來,她青少年的時候覺得父母不了解她、不愛她,所以,常常用對抗的方式去應對父母的管教,讓他們很頭痛,自己也在外面和一些朋友做了一些讓父母傷心的事情,現在想來很愧咎、很難面對。
「這樣的成長經驗,怎麼樣影響了妳面對女兒的方式?」我進一步的邀請她連結過去和現在的經驗。
她沈默了一陣子之後,找到這樣的聯繫:「......我不想要她像我當年一樣,跑到外面去、交了不好的朋友,所以嚴格限制她出去的時間,盡量待在家裡。」
「這是很好的連結,還有其他的部份嗎?...」我鼓勵她更多的找出不同層面的連結。
這次她沈默得更久,更加的若有所思:「......她和我當年的脾氣一樣很差,很容易生氣。」
「可不可以這樣說?你看到女兒生氣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想到當時的自己?」
「...好像是耶!從來沒有這樣想過,你這樣一說,我覺得好像真的是這樣,看到她發脾氣,我很難接受就更生氣了!」
......接下來,慢慢進入到協助她轉化的過程,在此暫時略過。
從上面這段對話,可以看到母親的情緒管控和教養女兒的方式,都和她的成長經驗有關。
首先,她青少年的成長經驗就是使用對抗、指責的方式表達憤怒,所以,現在面對母女衝突時,也會習慣性的使用相同的應對方式。
其次,她對當年的行為感到愧咎、懊悔,期待自己當年可以更加的循規蹈矩,得到父母的認可,不會傷了父母的心。但是,這樣的期待已經無法達成,現在希望自己的女兒不要走上同樣的路。這在薩提爾模式中,將當年這樣的期待,稱為「未滿足期待」,長大之後就下意識的在自己所建立的家庭或生活中,尋找實現的可能,只是實現這樣的期待的人,不只是是本人,還擴大包含了伴侶或是子女,甚至是其他人。
第三,這位母親對於當年自己的行為不能接納,也會讓她在想到這段時期的自己時,感覺到自己很糟糕,自我價值感也容易跟著變得低落。當看到女兒很像當年的自己時,就更容易產生憤怒的情緒,也許女兒的行為本身有讓她生氣的部份,但其實更氣的是對於當年自己的表現,只是沒有意識到,而以為都是對於女兒的生氣,也就因此不明白為何自己這麼容易動不動就對女兒生氣了!
有朋友看了這段對話,可能會問我,為何會開始詢問這位母親的成長經驗呢?除了當場這位母親描述對女兒的生氣時,在強度(很小的事情會生很大的氣)、頻率(經常性的)、對象(只針對女兒)上,都感覺到不太尋常。其實更重要的是,在我教學及會談的經驗裡,幾乎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困擾上,幾乎都可以連結到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除了帶著來自父母的生物基因以外,也都帶著來自家族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

從冰山看「文化基因」的傳承

在薩提爾模式的信念中認為,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在我們18歲之前,已經形塑了我們內在運作的主要模式了。18歲指的是我們成年的分界點,不過,這只是一個概略的、象徵性的說法,有些人可能更早或是更晚幾年。請看下圖:
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1
首先,在這個圖中區分了「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指的是在成年之前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在圖的左方可以看見大圈圈代表著原生家庭,小圈圈代表著作為小孩的你。所有箭頭指向「小孩」,代表著原生家庭(大圈圈)的種種影響力在形塑這個孩子,至少包括四個方面的影響,這四個層面就是我稱為「文化基因」的重要成分:
溝通姿態—父母之間以及面對孩子的溝通姿態,經過互動、學習,逐漸的演化出孩子原始的「求生存」姿態。比如,上個例子中的母親,當她幼年被父母指責,她也學會或選擇了如何對抗和指責,成年後成為母親,也用在她和女兒的衝突之中。
感受—成年後常常經驗到的情緒、可以如何體驗感受,以及是否可以顯露與表達感受,都和當年與父母、家人的互動中學習而來。對於這位母親,小時候經驗到大人的憤怒情緒的表達,他也學會同樣的方式表達,同時,掩藏了其他脆弱的情緒,如:悲傷、無力、失落...,這些都是不被允許發生的,更不能表現出來。
觀點—父母的反應、默契、規條,以及小時候的事件,形成我們的標準、價值觀、信念、對世界的看法。這位母親雖然在當年用對抗的方式面對父母的管教,但仍然在內心深處認同父母的大部分標準(如:守規矩、不在外面惹是生非),並用這樣的標準來管教自己的女兒。
期待—父母對我們的期待也形成我們對自己的期待,我們希望父母為我們做的卻沒有得到,形成我們對父母的「未滿足期待」。如上述這位母親的未滿足期待:「自己能步上正軌、得到父母的認可」,成為她管教女兒的潛藏力量,並且容易對女兒的言行產生過度的反應,無法控制,也不能理解。
以上這四個層面的經驗,最後都會匯聚成這個成年人的自我價值感,如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兩個方向!一文所言,形成「我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同時,也形成了他內在的運作過程-「冰山」,如圖中間部分所示,四個向右指出的虛線箭頭,是將原生家庭的影響力,內化成為成年人內在運作的四個層面的核心部分。
等到這個成年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之後,作為父母,就會像上圖的右方區域,四個向右指出的虛線箭頭,成為這個建立新家庭的父母的內在運作標準,而父母作為家庭的建築師,他們的影響力如同從中央散發出去的箭頭,代表著將自己內化的影響力無意識的展現出來,形塑這個新家庭的互動方式(溝通姿態)、情緒的對待和表達、價值觀與家庭規條的形成,以及對於自己、這個家庭、伴侶和子女的期待。
或許有的朋友會問,為何冰山中「渴望」和「生命力」不在這樣的傳承之內呢?主要的想法是,「渴望」、「生命力」是人類共有的部分,不管你在什麼樣的家庭中成長,這兩個部分和其他人是相同的,同樣的珍貴、同樣的質地,本質是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因此,當我們可以接觸到、體驗到這兩個部分時,我們就會提昇和改變。這是我對於薩提爾模式的理解,也是我看一個人的信念。
另外,冰山中的「行為」部分,也深受原生家庭或成長經驗的影響,但由於這太過於明顯而普遍,再加上刻意要凸顯上述的四個層面,就不將它放進來增加複雜度,而模糊了薩提爾模式的焦點。

知道這些有什麼用?

了解這樣的框架,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外在情境上的變動和挑戰(孩子、伴侶、朋友...等的行為,或是環境的變化),而引發內在的困擾(強烈或揮之不去的情緒起伏、僵固或不合理的觀點、對某些想望的執念...)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明白自己是如何被形塑、如何受影響的,更好的一種探究和思索是自問:「我是從哪裡學來的?」,當我們多了這樣的領悟時,將會因而感覺到放鬆、柔軟,內在也會感覺到完整、有力量,將會更容易做出適當的回應或是改變。
本文的下篇將要用另一個角度談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也就是從關係看文化基因的傳承。
張天安
張天安
心理教育的獨立工作者 薩提爾模式工作坊講師 諮商心理師認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