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內在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因工作壓力大,焦慮到身體大病小病不斷的朋友來找我協助處理,也因為這位朋友,讓我見證到「擁抱內在小孩」對身心健康有如此重大意義。

如果可以,一般我都引導來找我的個案專注在當下去接納自己就可以了,然而這個案比較特殊,他的焦慮症狀,讓他無法單純的覺察與接納以獲得平靜,因此我必須運用探索過去的方式來協助他。

果然,他很快地來到了一個童年時期的痛苦事件,他被老師與父母誤解而強迫他跟一個其實長期用言語暴力欺負他的同學,因為他無法再忍耐了,在一次的反擊中,出手打了這位同學,這位同學回家哭訴,對方家長給予老師壓力,老師給予家長壓力,於是只好登門拜訪去道歉,因為:打人就是錯的。

家長帶著他道歉完了以後,他的這位同學還很挑倖跑來跟他說:你再打我試試看啊,再打我你就再來我家跟我道歉,我就有免費好吃的東西可以吃。

這是個教育上的難題,然而卻也是個常見考古題,類似的事件至今都還在教育現場演出著。

個案在擁抱這個當初不被理解的小小孩之後,整個人終於平靜了下來,一開始幾乎坐不住,一下外面街上太吵,一下身體僵硬這裡那裏不舒服得一直換姿勢,我連要他安靜個幾分鐘都無法,然而當他與那個不被理解的小小孩的自己融合在一起之後,情緒上釋放很多之外,整個人放鬆了,他說:我終於可以安靜下來了。

人人都是好孩子,不論是那個對他言語暴力看來很機車的同學,或者是無法忍耐也不知如何制止這位同學而出手打人的他,關於這類的事情,磊川實驗學校的開媽媽跟我分享很多,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被重視,孩子需要被引導去學習處理人際衝突上的問題,老師跟家長,都要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不要落入對立的兩邊,要能夠站在中間去看見兩邊,再一次,我體會到教育即療癒,如果能教育現場就處理好的,就不必累積到成為心靈上的創傷而成為需要被療癒的事件。

然而,療癒了也就學到了,教育即療癒,反之亦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麒麟鹿
1.6K會員
289內容數
當婚姻中出現外遇的問題,身為被背叛的妻子或丈夫,其心痛是痛到足以致命的程度,有人因此大打出手滿身傷,有人因此得癌症瀕臨死亡,而孩子們就是最無辜的受害者,我希望藉由這一系列的書寫,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們可以把危機變轉機,把家從分崩離析的地獄,轉化成為愛的天堂,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從了解外遇機制開始吧
麒麟鹿的其他內容
2021/10/27
個性難改,因為它是眾多成功獲取注意力手段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特質。 人的世界裡,注意力是最重要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有商機,注意力在誰身上,誰就感覺很重要很被愛...各種為錢為情的競爭,背後都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 從小一鬧就有糖吃,養成火爆沒耐心的個性;大人脾氣暴躁,小孩乖乖閉嘴就不
Thumbnail
2021/10/27
個性難改,因為它是眾多成功獲取注意力手段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特質。 人的世界裡,注意力是最重要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有商機,注意力在誰身上,誰就感覺很重要很被愛...各種為錢為情的競爭,背後都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 從小一鬧就有糖吃,養成火爆沒耐心的個性;大人脾氣暴躁,小孩乖乖閉嘴就不
Thumbnail
2021/09/01
人心的矛盾 我在開始帶學生做很多操練與體驗內在轉化之後,很多朋友經歷了很大的蛻變,下面這位朋友有個坎坷的童年經驗,長大後很容易傾向讓身邊的朋友們予取予求,他操練轉化的效益非常好,但也來到了一個瓶頸,於是他找我做憤怒療法,第一次大量的清理了他父親帶給他的痛苦,他父親其實已經過世,但影響仍然非常深遠,他
Thumbnail
2021/09/01
人心的矛盾 我在開始帶學生做很多操練與體驗內在轉化之後,很多朋友經歷了很大的蛻變,下面這位朋友有個坎坷的童年經驗,長大後很容易傾向讓身邊的朋友們予取予求,他操練轉化的效益非常好,但也來到了一個瓶頸,於是他找我做憤怒療法,第一次大量的清理了他父親帶給他的痛苦,他父親其實已經過世,但影響仍然非常深遠,他
Thumbnail
2021/02/27
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2021/02/27
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我療癒的學員中,發現有不少成年人的童年創傷,是來自於當時的大人們,在事件發生時,只忙著處理問題,而忘記了也要處理孩子們的心情,導致當年的孩子,把沒有被好好對待的心情帶到成年,成了童年創傷或陰影 舉例來說,當孩子在學校打架或遭到霸凌…等,老師及家長們,往往都急著將將注意力放在解決行為問題,或規矩建
Thumbnail
在我療癒的學員中,發現有不少成年人的童年創傷,是來自於當時的大人們,在事件發生時,只忙著處理問題,而忘記了也要處理孩子們的心情,導致當年的孩子,把沒有被好好對待的心情帶到成年,成了童年創傷或陰影 舉例來說,當孩子在學校打架或遭到霸凌…等,老師及家長們,往往都急著將將注意力放在解決行為問題,或規矩建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