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場成果發表會,怎麼教「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新年快樂。從12月中開始,講堂的孩子們已經進入到這學期學習的最後階段-「期末發表的練習」與「正式登台分享」的臨場經驗累積。
在講堂,口語表達的教學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考試、為了比賽。因為在講堂,有好多好多的家長期盼孩子們能透過這樣的表達練習,積累孩子們的自信,進而使他們在成長的各方面,都因為這樣的能力、養分而有所助益。
沒錯,我們感謝遇到像您們這樣的知音,畢竟教學的路上,除了團隊的老師們理念一致,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家這樣的想法認同,支持我們正在做的事。如果說一個孩子,能透過一個口語表達的學習,將知識、學習力、思考、溝通、表達、自我展現的能力一併成長,可能嗎?嗯,這的確是一份理想,但這真的是講堂教學團隊一直在努力的事。
大家知道嗎?如果你問我,在十幾年的表達教學中,最難的教學為何?我會說:「開門。」其實口語表達教學最困難的一件事,真的不是說話的內容與說話的優美性之類的技巧教學,而是老師能不能進入每一個孩子的內在與他互動、帶他感受表達的美好。所以,我說「開門」最難。一個孩子願不願意敞開心門表達,願不願意勇敢說出想法,願不願意嘗試每次的分享挑戰,諸如此類的「願不願意」都是心理,都與心中的那扇門有關。或許你會說,「誰管孩子願不願意,站上台試試看就知道了!」沒錯,但這也奠基在老師知道孩子具足所有準備,就差那跨出去的一步勇氣,這時扮演那個把遊客狠心推下懸崖嘗試高空彈跳的角色,就是我們了!但,大家千萬要記得,「自信」永遠得靠自己長出來,永遠是「自己感受到」這個挑戰經驗所帶來的美好,永遠是自己給自己的肯定。
曾經有家長問我,「老師,你能不能教他怎麼有自信?」我笑了,反問家長:「媽媽,那妳的自信是誰教的?」是吧,「教自信」這件事,在我看來,就是很玄。它沒辦法教,更沒辦法模仿,更不是聽了你的鼓勵與讚美,就能夠「黃袍加身」自信滿點,但有可能就在某個天雷勾動地火的當下,孩子對某件事或對自己「有了自信」。
你或許會問,所以「我們只能等嗎?」是,也不是。老師、爸媽在孩子「能有自信」的道路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們不是教,而是「引導與支持」。
在講堂,除了我們透過不同的表達練習,打開孩子們對於說話的大門;每個學期末的「成果發表會」更是為孩子們種下「說話自信」種子的機會。有「發表會」就夠了嗎?可是,一顆種子要發芽,需要的養份呢?沒有其他的養分支持,老師感同身受的就是孩子們面臨發表會的壓力與可能的挫折,很有可能適得其反、懼怕上台。所以,
一場口語表達發表會,需要的自信養分有哪些?
首先,表演內容的熟練。上台的心理壓力、緊張,人人都會。我相信一個身經百戰的演說家,每次的上台仍會緊張,但他處理這樣緊張的方式就是萬全準備自己的演說內容,讓自己有足夠的穩定,應對現場觀眾的突發,對於一個大人已是如此,孩子呢?所以,課堂的練習重要,發表會前,在家裡更是要付出時間與心力,這就是家長在家必須給予的引導與支持了熟悉表演內容,才能讓孩子更游刃有餘的感受自己在發表所具足的勇敢,甚至享受發表。
其次,讓孩子意識到發表會的真正目的-不是比較。在講堂,我會告訴孩子,「『發表會』是這一學期在講堂學習的最終挑戰。挑戰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口語表達最終是要面對人甚至是你不熟的人說話、互動、溝通的。所以在故事講堂,每一個小朋友都必須體驗這個挑戰,讓自己能夠勇敢面對別人分享你知道的事。而老師,這學期幫大家練習的說話能力,足以讓你們站在台上說得完整、好聽,剩下的就得靠你們自己啦!」這段話就是讓孩子知道,發表不是與同場表演者競爭、更沒有評比,而是一種自我挑戰的機會與嘗試,更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完成一件有挑戰的事。但老師說還不夠,家長也要當神隊友才行!
再來,爸媽的支持與同理。參加過哞老師班發表的家長就知道,我最愛在發表會後,點幾個家長上台「同樂」。老實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是要逼著家長也能感受那種站在鎂光燈與觀眾前的緊張與不安,更讓孩子們親眼目睹,原來爸媽站上台也是會不自在的。只有我們真的能感受到上台要把話說好、說完整的不安與難度,你才真的能夠理解,這對一個小學生來說,上台表情少了、肢體僵硬了、語速變快了、說話語無倫次了......,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即便老師我第一次登台教學,也是如此的「正常」。當孩子們知道爸媽理解這份不安,能同理他們在台上遇到的挑戰,你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貼心擁抱,足以成為那最重要的「自信養分」,因為在這裡挫折與表現不佳都被接納與認同,這將成為一個美好的「成長經驗」
然後,給予美好、成功上台說話經驗的「累積」。自然萬物皆是透過不斷的循環與經驗積累長出萬物生命最美麗、獨特的姿態。如果孩子們真的能夠在這些「美好的循環」中學習,一定都是一個個最獨一無二的美麗
最後,用愛等待。種子終究會發芽,然後自信茁壯的!老師我深信不疑。
那每個深愛孩子們的你們呢?讓我們一起用愛等待吧!
哞老師
avatar-img
48會員
55內容數
我們是一, 我們都是獨特且美麗的一, 我們也集合成為一。 分享我的教育想法,一起感受世界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elali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中市的語文競賽終於告一段落。 一如往年,講堂一直在各項口語表達競賽中,帶著許多孩子感受說話的魅力、經驗上台的臨場感。而每年講堂教師團隊,也都會親臨戰場,除了再次感受,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臨場的體驗,給予孩子們更正確的比賽觀念。 朗讀,是今年講堂孩子與老師最主要的參賽項目(當然還有即席演說)。我遇過許
一年一度的萬和宮「字姓戲」開演! 這禮拜,一個心血來潮,撥了個空跑了一趟住家附近的媽祖廟-「萬和宮」走走。說到自己與這座台中歷史最悠久的廟宇-萬和宮,對我來說,有個特別的連結。從大學時期,每回系上舉辦大型活動,我們就會到萬和宮向媽祖娘娘祈求平安。一直到畢業、出了社會,開始教學,自己的生活範圍也就在台
關閉我視窗的貓... 「這禮拜有什麼有趣的事要聊呢?」在兩小時的課堂的開始,我會花十分鐘,和孩子們聊天。也可以這麼說,我喜愛和孩子們聊天,每週我對他們的生活與狀態,更是感到好奇。你可想而知,一群高年級的孩子在意的不外乎是「考試」、「學校」、「同學」、「家人」、「朋友」,再厲害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小
從事口語表達教學這麼多年以來,常常成為身邊朋友、家長們對於「說話」大小事的諮詢對象。我不敢說我專精於表達,但這十幾年來從教學體會、人生體悟、生命淬煉中,對於「說話、表達」這件事,我點點滴滴領悟、學習著某些道理,以至於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分享。    你們知道嗎?我遇過當媽媽的
台中市的語文競賽終於告一段落。 一如往年,講堂一直在各項口語表達競賽中,帶著許多孩子感受說話的魅力、經驗上台的臨場感。而每年講堂教師團隊,也都會親臨戰場,除了再次感受,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臨場的體驗,給予孩子們更正確的比賽觀念。 朗讀,是今年講堂孩子與老師最主要的參賽項目(當然還有即席演說)。我遇過許
一年一度的萬和宮「字姓戲」開演! 這禮拜,一個心血來潮,撥了個空跑了一趟住家附近的媽祖廟-「萬和宮」走走。說到自己與這座台中歷史最悠久的廟宇-萬和宮,對我來說,有個特別的連結。從大學時期,每回系上舉辦大型活動,我們就會到萬和宮向媽祖娘娘祈求平安。一直到畢業、出了社會,開始教學,自己的生活範圍也就在台
關閉我視窗的貓... 「這禮拜有什麼有趣的事要聊呢?」在兩小時的課堂的開始,我會花十分鐘,和孩子們聊天。也可以這麼說,我喜愛和孩子們聊天,每週我對他們的生活與狀態,更是感到好奇。你可想而知,一群高年級的孩子在意的不外乎是「考試」、「學校」、「同學」、「家人」、「朋友」,再厲害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小
從事口語表達教學這麼多年以來,常常成為身邊朋友、家長們對於「說話」大小事的諮詢對象。我不敢說我專精於表達,但這十幾年來從教學體會、人生體悟、生命淬煉中,對於「說話、表達」這件事,我點點滴滴領悟、學習著某些道理,以至於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分享。    你們知道嗎?我遇過當媽媽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曾經,有個人說:「除非他死了,否則你是不會好過的。」 當一個族群出現異類,多數的「正常」便會開始有種排除異類的想法。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畢竟誰叫在「正常」的族群中出現異類呢? 異類出現在大多數都「正常」的族群當中,顯得格格不入。於是有人想殺了他。 既然有人想殺了他,那麼自然也有人想保護他,但多數
Thumbnail
一次簡單的網路對話,卻因不信任三個字掀起了情緒風暴。當我拒絕分享個人體驗,對方認為這是批評甚至PUA,讓我們展開了一場關於信任與尊重的激烈討論。直率的我以為只是表達真實感受,但對方的不滿讓我反思:為何簡單的拒絕會帶來如此大的情緒起伏?這場交鋒,如同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內心深處對關係的期待與課題。
★自由業者必須主動捍衛自己的權利!!★ 前年七月,我騎機車時被後方的汽車撞倒⋯對方當下馬上主動報警,非常有誠意的”堅持”送我就醫,警察都知道先讓我做完筆錄好讓我先去就醫,他居然要我等他做完筆錄,等到我的傷口血都幹掉了! 前方就有一間有急診室的大醫院,她居然了選了一間沒有急診室的小醫院,結果才
仔細盤點我學開車這件事幾乎是超過10幾年的學習歷程。 我是個懶惰的人,為了可以開車去一個地方,首先需要有一台車,還要會路邊停車、倒車入庫停車、找停車位、保養車子,然要去一個地方的方法那麼多,我總認為其他方法更輕鬆更方便,也因此即使拿到駕照後我也從未想過要真的練好車開上路。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常常
Thumbnail
台中市似乎經常有車禍,常會聽到救護車聲音,或是看到警察在路邊處理車禍。不知道別的縣市,是否也是常有車禍。 電視新聞,幾乎每天都會報導車禍,報紙也會報導車禍,台灣車禍還真不少。衛福部表示:“2023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7063人,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比43.4%。跌倒次之,共1665人。……“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嗨,在準備客戶簡報或會議活動時,是不是有一些困惑或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個常見的簡報迷思,幫助你提升簡報效果,讓你的表達更有力!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所有認識我的大部人都知道, 從小到大我真的最怕的就是在他人面前講話,更別提站在台前說話。 我的擅長及最佳的舒適圈可能就是一對一,頂多一對二 但隨著各種學習及自我進程,默默好像被推動要去做這件事,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一些恐懼不安抗拒,更多了篤定及必然的感受。 工作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群
Thumbnail
一整天實習下來,我遇到了這些值得思考或改變的事:我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們,讓台上和台下的我一起進步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我能不能做到將預評變得無聲無形?我要試著轉換視角寫出更有溫度的文字。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有意識的做選擇?這些問題我將它們放在腦中,成為隨時能督促自己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曾經,有個人說:「除非他死了,否則你是不會好過的。」 當一個族群出現異類,多數的「正常」便會開始有種排除異類的想法。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畢竟誰叫在「正常」的族群中出現異類呢? 異類出現在大多數都「正常」的族群當中,顯得格格不入。於是有人想殺了他。 既然有人想殺了他,那麼自然也有人想保護他,但多數
Thumbnail
一次簡單的網路對話,卻因不信任三個字掀起了情緒風暴。當我拒絕分享個人體驗,對方認為這是批評甚至PUA,讓我們展開了一場關於信任與尊重的激烈討論。直率的我以為只是表達真實感受,但對方的不滿讓我反思:為何簡單的拒絕會帶來如此大的情緒起伏?這場交鋒,如同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內心深處對關係的期待與課題。
★自由業者必須主動捍衛自己的權利!!★ 前年七月,我騎機車時被後方的汽車撞倒⋯對方當下馬上主動報警,非常有誠意的”堅持”送我就醫,警察都知道先讓我做完筆錄好讓我先去就醫,他居然要我等他做完筆錄,等到我的傷口血都幹掉了! 前方就有一間有急診室的大醫院,她居然了選了一間沒有急診室的小醫院,結果才
仔細盤點我學開車這件事幾乎是超過10幾年的學習歷程。 我是個懶惰的人,為了可以開車去一個地方,首先需要有一台車,還要會路邊停車、倒車入庫停車、找停車位、保養車子,然要去一個地方的方法那麼多,我總認為其他方法更輕鬆更方便,也因此即使拿到駕照後我也從未想過要真的練好車開上路。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常常
Thumbnail
台中市似乎經常有車禍,常會聽到救護車聲音,或是看到警察在路邊處理車禍。不知道別的縣市,是否也是常有車禍。 電視新聞,幾乎每天都會報導車禍,報紙也會報導車禍,台灣車禍還真不少。衛福部表示:“2023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7063人,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比43.4%。跌倒次之,共1665人。……“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嗨,在準備客戶簡報或會議活動時,是不是有一些困惑或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個常見的簡報迷思,幫助你提升簡報效果,讓你的表達更有力!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所有認識我的大部人都知道, 從小到大我真的最怕的就是在他人面前講話,更別提站在台前說話。 我的擅長及最佳的舒適圈可能就是一對一,頂多一對二 但隨著各種學習及自我進程,默默好像被推動要去做這件事,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一些恐懼不安抗拒,更多了篤定及必然的感受。 工作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群
Thumbnail
一整天實習下來,我遇到了這些值得思考或改變的事:我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們,讓台上和台下的我一起進步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我能不能做到將預評變得無聲無形?我要試著轉換視角寫出更有溫度的文字。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有意識的做選擇?這些問題我將它們放在腦中,成為隨時能督促自己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