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一位網友展開了一段近似爭辯的對話,起因是我在網路影片中看到某個觀點,分享後,對方詢問我的個人體驗,但我拒絕分享,於是展開了這段交流。
以下是對話的核心片段(部分修改):
對方:可以分享個人經驗嗎?
我:不方便分享個人經驗。
對方:是因為害羞嗎?
我:不是,是因為我不信任你。
這句「不信任」引發了對方的強烈反應,讓他質疑我的回應是否合適,甚至認為我是在對他進行PUA(我還特地查了這個詞的正確含義)。他的不舒服情緒明顯,但我們隨後的對話中,有幾句值得深思的片段:
對方:信任是當你說出你的感受時,也要顧及對方的感受。
我:那不是信任,而是你以為的尊重。
對方:信任是相互之間的包容、尊重與坦誠。
我:你只是因為不被信任而感到難堪,但你應該理解他人對你說的真話
,而非只想到自己是一個「不被信任的人」。
對方:如果別人這樣對你說,你會怎麼想?
我:我會知道很多問題不用再問,除非對方開始信任我。你只是執著於認
為自己被批評。
從「不信任」延伸的課題:
對方提到:「生活中若沒有信任,那豈不是勾心鬥角?」這句話引發了一連串爭論。對話中,我發現自己的表達方式過於直白,缺乏對他人情緒的顧及。如果當時我能以更溫和的方式拒絕,例如說:「不好意思,這涉及個人隱私,無關乎害羞與否,我不想談論這個話題」,也許就不會引發後續的不快。
反觀這次交流,對方的反應也反映出了一些普遍的情感模式:
1. 對關係中的信任和尊重有著高度的期待;
2. 容易因否定語言(如「不信任」)而感到被批評、不被接納。
這樣的情感模式在華人社會尤為常見。從小,許多人習慣聽到批評多於讚美,這種「批評=愛的表現」的集體意識,導致許多人對否定語言有強烈的情緒反應。而我的「不信任」則無意間觸發了對方對於被否定的慣性防衛模式。
對話的後續反思:
以下是我們稍後的一段對話:
我:對於這樣敏感的話題,女性和男性的角色存在著差異。
對方:難道你對朋友之間也沒有信任嗎?這樣怎麼能更好地了解一個人?
我:朋友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對方:區別在哪裡?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敞開心扉交流,如何真正了解彼
此?
我:區別在於你一直發問多、分享少。你執著於別人應該對你敞開心扉,
而不是隨緣隨喜。當別人表達對你的不信任時,你專注於「被批評」
的情緒,而不是理解他人敞開的為難。
最後,對方回應了一句:「這就是人性吧,每個人都在為自己考慮得更多一些。」
這段話讓我意識到:初期的對話中,我過於直率,缺乏對對方情緒的體諒。而後來的對話,雖然較為平和,但仍能感覺到彼此的情緒交鋒。
自我反省與成長:
將整段對話記錄下來後,我才真正看見自己慣性的溝通模式:
- 當對方進一步追問時,我傾向用更尖銳的言語劃清界線。
- 在不自覺中,我啟動了防衛機制,用直率來掩蓋內心的不耐煩。
這次對話讓我深刻明白,率直與真誠之間的界限在於是否帶有同理心與體諒。直率固然能表達真實感受,但若忽略他人的情緒,便容易引發衝突。
對方的不適反映了他的情緒課題,而我的覺察則讓我得以看見自己的慣性反應。很感激這次交流,因為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需要改進的地方。若沒有將對話付諸文字,我可能仍以為自己只是表達真實感受,而未察覺其中隱藏的模式。
接下來,我想在努力在表達真實的同時,學習用更多的耐心與慈悲,去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希望未來的交流能更加和諧,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真實」的層面。
備註:PUA 的定義已經從早期談論怎麼運用一些技巧,來讓別人對自己著迷,演變為一種有點病態,明明被欺凌,卻覺得對方是因為愛自己,所以才會有這些看起來像欺凌自己的舉動。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6039??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