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強森:無意識的覺醒——《與內在對話》第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天早上,有個女人一如往常地上車,開了好幾哩路前往辦公室。一路上,她的想像力開展精彩的冒險之旅:她看見自己身處遠古時代,是個生活在戰亂及征戰年代的單純女子。後來她成為女英雄,憑藉力量及犧牲拯救了她的子民,遇見一位愛她的堅強、高貴的王子。

想像全盤佔據了她的心思,她就這樣開過數條街道,在每個紅燈前停車,在每個轉彎處打了方向燈,安全地抵達辦公室的停車場。當她回過神後,發現自己竟然記不得是怎麼來到辦公室的,她完全想不起來自己過了哪個街口或是在哪裡轉了彎。她飽受驚嚇,問自己:「我是如何在完全不自覺的情況下開了這麼長的一段路?我的心飛到哪兒去了?當我在做夢神遊時,到底是誰在開車?」不過因為過去曾經發生過相同的情況,她把這個問題暫時擱下,朝辦公室走去。

她坐在辦公桌前開始計畫今天的工作行程,但是被一個同事給打斷了。這位同事就像是一陣颶風般瘋狂掃過她的辦公室,把她先前傳閱的備忘錄重重丟下,因為某些他不贊同的小事而大發雷霆。她被這一幕給嚇壞了,他的憤怒和事件的嚴重程度完全不成比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他,聽見自己的咆哮後,反過來覺察到自己小題大作。出於羞愧感,他低聲道歉之後就離開了。回到辦公室時,他問自己:「我是被什麼上身了?發生了什麼事?我通常不會因為小事而發火。這完全不像我!」他只感覺內在湧起一股怒意,跟朋友所傳閱的備忘錄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卻因為這件小事而浮出檯面。這份怒意從何而來,他自己也不清楚。

如果這兩個人有時間想想這整件事,他們或許會發現自己在當天早上就已經感受到無意識的存在,透過每天起起落落的日常生活事件,我們得以經驗到無意識在各自身上引發的行為反應。

有時候無意識會與意識心智一起作用,當意識心智專注在其他事物時,無意識會接手駕駛,就如同前文中女子的經驗,「自動駕駛」開過幾個街口。某個片刻,意識心智在他處忙著,而無意識心智就會接手我們手邊正在進行的事:讓我們在紅燈前停下,在綠燈時發動車子,遵守各項規則,直到意識心智回到此時此刻。這雖然不是最安全的開車方式,但是無意識的確提供一個優良且重要的內建備用系統,而且常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

有時候,無意識會產生充滿象徵意象的鮮明幻想,全面占領意識心智,長時間盤據我們的注意力。冒險、危險、英勇犧牲,以及愛戀等幻想內容,讓女子在上班路途中為之著迷,這就是無意識入侵意識心智,試圖表現的主要例子:透過想像的方式,運用情感充沛的意象的象徵語言。

我們經驗無意識的另一個方式就是透過突然興起的情緒反應,那些令人費解的歡愉或是非理性的氣憤,突然間侵入了意識心智,接手掌控。從意識心智的角度而言,這如洪水般的感受可說是毫無道理可言,因為並不是意識心智製造出來的。前文描述的男子無法解釋自己表現出來的反應強度,他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他覺得心中的憤怒是來自自身之外的。有那麼一刻,他覺得這一切「不像自己」。事實上,如此失控的情緒表現,真真切切是從某部分的他而來的,來自於他的意識心智所無法看見的內在深處。正因為這般隱晦未見,這個內在之地才被稱為「無意識」。

無意識的概念來自於人類對於日常生活的單純觀察:多數時候,我們並沒有覺察到內心的某些事物。有時候我們發現了某個記憶、愉悅的念頭、完美的點子及一種信念等,在非預期的狀況下從未知之處慢慢浮現。我們覺得內心某處其實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帶著這些念頭,但是到底是在內心的哪個地方?它是我們整體心靈內未知的部分,同時也在意識心智範疇之外。

無意識是個奇妙的宇宙,包含著我們內在不可見的能量、力量、智能表現,甚至是各式人格,比我們大多數人所能了解的來得更大更廣,對照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日常,它有著自有的完整生命我們多數的想法、感受及行為,私底下都是源於無意識,它對我們的影響往往出乎意料之外,也因此更顯重要。

當我們聽見無意識這個詞時,多數人都會有直覺感受,知道它意味著什麼。我們會將心中的想法連結上日常形形色色的經驗,無論是大事或是小事都交織在一起。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我們的心思飛到「別處」時,下意識做出某事,之後又對自己所做的事驚訝不已。我們也能記起自己在某次談話中激動說出強烈的意見,那些我們內在所有但沒有意識到的想法。

有時候,我們會訝異:「發生了什麼事?我並不清楚自己對於那件事有如此強烈的感受。」當我們能夠更敏銳覺知無意識所浮現的能量時,就能學會問自己:「是哪部分的我相信那一點?為什麼這個議題會引發那部分未被看見的我如此強烈的反應?」

我們能夠學習更近一點看看這個議題,那個「席捲我的」是一股突然侵入的無意識能量。如果我認為這不像「自己」,那是因為我沒有理解到「自己」也包括我的無意識。我們身上隱藏的這些部分,有著強烈的感受,同時想要有所表現。然而,除非我們學習做內在工作,否則這些部分就是隱藏在我們的意識底下。

有時候,這些掩藏起來的人格令人難堪或是帶著暴力,一旦表現出來時,我們會覺得好丟臉。在其他時候,我們對於這些未知的內在力量及良好特質是有所覺察的,我們利用這些潛藏的資源做出平常做不到的事,說出一些遠比過往所能給出的更清晰又聰慧的觀點,表現出從未洞悉的內在智慧,展現我們不清楚自己擁有的慷慨及體悟。這些林林總總的例子都會讓人驚訝:「我不是我原先所以為的我,我有著未知但又屬於我的正面及負面特質。」這些特質就在無意識裡頭,那兒是「眼不見的,心不念」。

我們都更比自身所覺察到的「我」來得浩瀚。在任何時刻,我們的意識心智只能專注在整體存有中有限的部分。儘管我們試圖有自知之明,在無意識的巨大能量系統中,仍然只有小部分被併入意識心智或是在意識層面運作。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如何進入無意識,同時樂於接受無意識的訊息,這是發掘自身未知部分的唯一可行方式。

文: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



raw-image

《與內在對話:夢境‧積極想像‧自我轉化》羅伯特‧強森 著

四步驟探索無意識,發現你的力量及智慧!

★ 夢境工作與積極想像步驟具體、容易理解,並附有詳細的例子解說。
★ 認識自我深層的無意識,邁向內外意識整合之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3會員
201內容數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最近幾周最大的領悟,以下所分享的也是我的真實體驗。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注意力都被分散在了各個不同的地方,你是不是都在不知不覺中,用著僅有的潛意識在生活?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最近幾周最大的領悟,以下所分享的也是我的真實體驗。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注意力都被分散在了各個不同的地方,你是不是都在不知不覺中,用著僅有的潛意識在生活?
Thumbnail
意識的休息與放松:超越自我,尋找內在寧靜 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追求了解事物和行動,試圖掌握一切,卻忽視了意識的休息和放鬆的重要性。無論是冥想、靈性探索還是其他形式的精神實踐,只有當它們能夠引領我們回歸意識的源頭、存在的根本時,才能揭示出有益、解放和自由的真理。而真正阻礙我們的,是那些使我們分
Thumbnail
意識的休息與放松:超越自我,尋找內在寧靜 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追求了解事物和行動,試圖掌握一切,卻忽視了意識的休息和放鬆的重要性。無論是冥想、靈性探索還是其他形式的精神實踐,只有當它們能夠引領我們回歸意識的源頭、存在的根本時,才能揭示出有益、解放和自由的真理。而真正阻礙我們的,是那些使我們分
Thumbnail
妳首先要知道這一層關繫。就是說妳的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麽樣形成的。它其實就是來反應給妳看妳自己的一個狀態。外在什麽都不會有錯,它只是去直接的反應了妳當前的一個狀態而已。為什麽妳們很多人都很難從物質世界脫離出來? 就是不被這個幻像影響? 是因為妳們總覺得物質世界才是真實的,它是堅硬的,它是不可破的,它本身
Thumbnail
妳首先要知道這一層關繫。就是說妳的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麽樣形成的。它其實就是來反應給妳看妳自己的一個狀態。外在什麽都不會有錯,它只是去直接的反應了妳當前的一個狀態而已。為什麽妳們很多人都很難從物質世界脫離出來? 就是不被這個幻像影響? 是因為妳們總覺得物質世界才是真實的,它是堅硬的,它是不可破的,它本身
Thumbnail
寫給正在路上的人,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先後、沒有對錯,甚至沒有這條路。 寫給佈施過去的自己,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過去現在跟未來,甚至沒有自己。 那為何而寫?而這個答案其實也沒有意義。
Thumbnail
寫給正在路上的人,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先後、沒有對錯,甚至沒有這條路。 寫給佈施過去的自己,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過去現在跟未來,甚至沒有自己。 那為何而寫?而這個答案其實也沒有意義。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這個所謂「社會」,首先是由頭腦投射出的二元對立、因果業力的產物,由眾人的集體潛意識而生,所有負累的傷痕或束縛,因為要「做」所以要「動」,因為要看到結「果」,所以不能不行動。最後,「果」變成你我追求的人生目的,而不是這裡,現在,活在這個瞬間。
Thumbnail
這個所謂「社會」,首先是由頭腦投射出的二元對立、因果業力的產物,由眾人的集體潛意識而生,所有負累的傷痕或束縛,因為要「做」所以要「動」,因為要看到結「果」,所以不能不行動。最後,「果」變成你我追求的人生目的,而不是這裡,現在,活在這個瞬間。
Thumbnail
當我好幾次察覺到不舒服感時,才會發覺自己的生活模式似乎產生問題
Thumbnail
當我好幾次察覺到不舒服感時,才會發覺自己的生活模式似乎產生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