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重的準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在我們店裡的茶文化體驗課程,進階的版本有調茶的教學,除了教學員如何摸索各類茶葉的特性,進一步調配出專屬於自己的茶葉。過程中會讓他們自己抓樣去沖泡樣品。之所以安排這樣的步驟,是希望他們更直觀地感受到茶葉在取樣過程中追求精準的困難度。

現在人習慣以數字化的方式管理生活;發酵要看度數,茶乾講究乾燥度,茶葉叢毛茶到經製成品的耗損率,都希望可以透過數字的方式呈現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然而,茶葉在製作的過程其實師傅是看當天的氣候、環境的濕度、茶菁的狀況來決定發酵的程度,既沒有一個明確的度量表可以測量,也沒有參考的準則,大多還是倚賴經驗和感覺去製作[1]

同樣的,在秤重的時候不論顆粒狀或是條索狀的茶葉,當你要求剛好落在精準刻度的重量時,有相當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做立體茶包的時候會有正負值的區間。電子秤量可以有精準的要求,被度量的茶葉卻是無法切割為細小單位的存在。

我們當然可以批判的思考,秤重不精準會影響每一杯茶在風味的表現上有所差異。從經營管理的面相來說,乾燥度、耗損率、茶水沖泡比例時間,都是要求品質的情況再自然不過的基本要求。

不過,當我們與茶對話的時候,或許可以將這些數字拋諸腦後,茶葉自古以來作為的生活飲品,不準確性恰恰呈現它自在不受框架侷限的特質。正因為不要求每一杯都要準確的茶水比例、浸泡時間,我們可以更自在地享用每一杯自然界給予我們的驚喜。


[1] 走訪茶山的時候,曾經遇過某些師傅在試茶時仍會抽菸,問他難道不影響判斷,他反倒覺得少了這一味會妨礙他的判斷。如果慣性在嗅覺或味覺被遮蔽的情況下開始學習事物,這樣的回答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不過以現今講究ISO品管或認證的情況,這種對工作環境衛生有害的狀況應該逐漸被排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39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2024/09/2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2024/09/2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2024/01/14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2024/01/14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2023/08/23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2023/08/23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不講複雜的原理與條件,來玩一下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長期經驗來看,確實可以做出好喝濃縮咖啡的參數。 參數如下: 溫度:90度C 萃取壓力9Bar 時間:25~35S 水粉比2
Thumbnail
今天不講複雜的原理與條件,來玩一下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長期經驗來看,確實可以做出好喝濃縮咖啡的參數。 參數如下: 溫度:90度C 萃取壓力9Bar 時間:25~35S 水粉比2
Thumbnail
托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與業界專家的長期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咖啡的沖煮並非是一種玄學,而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現象。讓我們來放下各種需要「苦練」的動作、手法與流派,使用基本的科學數據,來沖出一杯好咖啡吧。
Thumbnail
托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與業界專家的長期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咖啡的沖煮並非是一種玄學,而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現象。讓我們來放下各種需要「苦練」的動作、手法與流派,使用基本的科學數據,來沖出一杯好咖啡吧。
Thumbnail
茶葉水很深,這是每一個剛接觸茶葉一定會有的一個疑惑! 其實茶葉的水不深,而是騙人的茶商太多,讓大多數剛開始接觸茶葉的人都要繳學費, 在茶好玩不用繳學費!讓我們告訴你!評斷好茶的秘訣是什麼? 每一個茶商都有一本自己關於的武林秘笈! 茶葉要怎麼定義它的品質跟價格?茶商又要怎麼決定這支茶要不要販售呢?
Thumbnail
茶葉水很深,這是每一個剛接觸茶葉一定會有的一個疑惑! 其實茶葉的水不深,而是騙人的茶商太多,讓大多數剛開始接觸茶葉的人都要繳學費, 在茶好玩不用繳學費!讓我們告訴你!評斷好茶的秘訣是什麼? 每一個茶商都有一本自己關於的武林秘笈! 茶葉要怎麼定義它的品質跟價格?茶商又要怎麼決定這支茶要不要販售呢?
Thumbnail
喝一杯茶有什麼困難的? 當然不難,難在怎麼從好喝引申到好茶。 因為很多人自認不懂茶,所以想聽專家的意見。在某個年代,官方也希望透過比賽的形式提升茶葉的品質,於是有了比賽茶。 但隨著時間過去,慢慢會有一些疑問,怎麼都是某些人得獎?怎麼都是某些人說了算?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我認為,茶的特色便是除
Thumbnail
喝一杯茶有什麼困難的? 當然不難,難在怎麼從好喝引申到好茶。 因為很多人自認不懂茶,所以想聽專家的意見。在某個年代,官方也希望透過比賽的形式提升茶葉的品質,於是有了比賽茶。 但隨著時間過去,慢慢會有一些疑問,怎麼都是某些人得獎?怎麼都是某些人說了算?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我認為,茶的特色便是除
Thumbnail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Thumbnail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Thumbnail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Thumbnail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Thumbnail
茶葉沖泡無非是茶水比例、時間、水溫三者的變化。同樣一份茶葉,依據這三者的變化沖泡出的各種不同的口感。說來容易,實際操作的些微條件差異都可能影響成品的風味。有鑑於此,在某些場合,我們希望透過一套標準作業流程...
Thumbnail
茶葉沖泡無非是茶水比例、時間、水溫三者的變化。同樣一份茶葉,依據這三者的變化沖泡出的各種不同的口感。說來容易,實際操作的些微條件差異都可能影響成品的風味。有鑑於此,在某些場合,我們希望透過一套標準作業流程...
Thumbnail
茶具有各種類型,沖泡的滋味也各異,本章探討各種沖泡方式的技巧與觀念,並介紹品飲的相關知識
Thumbnail
茶具有各種類型,沖泡的滋味也各異,本章探討各種沖泡方式的技巧與觀念,並介紹品飲的相關知識
Thumbnail
我們在量測 Espresso 咖啡萃取總量時,基本上是含 Crema 的總容積量(ml),但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流量被引導成使用重量(g)來量測,而原本大家慣用的目測容積(ml)的方式變得好像是“不科學”了,就像碰到假新聞一樣,怎麼原本沒有的事也因此需要出來解釋一番。 認為應該使用重量(g)
Thumbnail
我們在量測 Espresso 咖啡萃取總量時,基本上是含 Crema 的總容積量(ml),但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流量被引導成使用重量(g)來量測,而原本大家慣用的目測容積(ml)的方式變得好像是“不科學”了,就像碰到假新聞一樣,怎麼原本沒有的事也因此需要出來解釋一番。 認為應該使用重量(g)
Thumbnail
磨豆機之於Barista咖啡師,就如同主廚刀之於廚師。 磨豆機刀盤是消耗品,要隨時調整,才能讓咖啡粉粗細度始終如一。
Thumbnail
磨豆機之於Barista咖啡師,就如同主廚刀之於廚師。 磨豆機刀盤是消耗品,要隨時調整,才能讓咖啡粉粗細度始終如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