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重的準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在我們店裡的茶文化體驗課程,進階的版本有調茶的教學,除了教學員如何摸索各類茶葉的特性,進一步調配出專屬於自己的茶葉。過程中會讓他們自己抓樣去沖泡樣品。之所以安排這樣的步驟,是希望他們更直觀地感受到茶葉在取樣過程中追求精準的困難度。
現在人習慣以數字化的方式管理生活;發酵要看度數,茶乾講究乾燥度,茶葉叢毛茶到經製成品的耗損率,都希望可以透過數字的方式呈現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然而,茶葉在製作的過程其實師傅是看當天的氣候、環境的濕度、茶菁的狀況來決定發酵的程度,既沒有一個明確的度量表可以測量,也沒有參考的準則,大多還是倚賴經驗和感覺去製作[1]
同樣的,在秤重的時候不論顆粒狀或是條索狀的茶葉,當你要求剛好落在精準刻度的重量時,有相當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做立體茶包的時候會有正負值的區間。電子秤量可以有精準的要求,被度量的茶葉卻是無法切割為細小單位的存在。
我們當然可以批判的思考,秤重不精準會影響每一杯茶在風味的表現上有所差異。從經營管理的面相來說,乾燥度、耗損率、茶水沖泡比例時間,都是要求品質的情況再自然不過的基本要求。
不過,當我們與茶對話的時候,或許可以將這些數字拋諸腦後,茶葉自古以來作為的生活飲品,不準確性恰恰呈現它自在不受框架侷限的特質。正因為不要求每一杯都要準確的茶水比例、浸泡時間,我們可以更自在地享用每一杯自然界給予我們的驚喜。


[1] 走訪茶山的時候,曾經遇過某些師傅在試茶時仍會抽菸,問他難道不影響判斷,他反倒覺得少了這一味會妨礙他的判斷。如果慣性在嗅覺或味覺被遮蔽的情況下開始學習事物,這樣的回答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不過以現今講究ISO品管或認證的情況,這種對工作環境衛生有害的狀況應該逐漸被排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茶葉的病蟲害很多,目前台灣烏龍茶最常見被保留的蟲害為小綠葉蟬叮咬的痕跡。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葉片會呈現蜷曲,即便熱泡五分鐘也很難舒展。重焙火的茶葉也可能出現同樣難以舒展的狀況,但是葉片則會呈現暗黑色澤。 茶作為嗜好性的飲料,人類覺得好喝,蟲類也會受到吸引,所以要無農藥的栽培管理有相當的難度。蟲害有諸多
左為手採茶,中間兩片為機採茶,葉片呈現不規則狀且破碎。右邊也是手採茶,但因為揉捻過程溫度過高以至於葉片無法完整舒張,且葉片中心處呈現硬、黑色澤。
海拔造就環境,環境影響植物,從葉底便可看出關於海拔的端倪。
茶葉有趣與深奧的地方,在於每片葉子都是天、地、人的結合。氣候與環境的影響會反應在葉片上,製茶師傅的巧手將其中蘊藏的美味引出來。自然界對於植物的影響會在葉片上形成各種徵兆,沖泡之後的葉片舒展開來,更有利於我們觀察到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痕跡,接下來便對其中常見的諸多跡象略加說明。至於品種葉片特徵的部分,坊
烘焙對於茶葉有多重影響,本圖是將毛茶以100度烘焙12小時,110度烘焙8小時,120度烘焙8小時。在不同階段採樣檢驗所描繪的數值。資料來源為茶業改良場。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茶葉的病蟲害很多,目前台灣烏龍茶最常見被保留的蟲害為小綠葉蟬叮咬的痕跡。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葉片會呈現蜷曲,即便熱泡五分鐘也很難舒展。重焙火的茶葉也可能出現同樣難以舒展的狀況,但是葉片則會呈現暗黑色澤。 茶作為嗜好性的飲料,人類覺得好喝,蟲類也會受到吸引,所以要無農藥的栽培管理有相當的難度。蟲害有諸多
左為手採茶,中間兩片為機採茶,葉片呈現不規則狀且破碎。右邊也是手採茶,但因為揉捻過程溫度過高以至於葉片無法完整舒張,且葉片中心處呈現硬、黑色澤。
海拔造就環境,環境影響植物,從葉底便可看出關於海拔的端倪。
茶葉有趣與深奧的地方,在於每片葉子都是天、地、人的結合。氣候與環境的影響會反應在葉片上,製茶師傅的巧手將其中蘊藏的美味引出來。自然界對於植物的影響會在葉片上形成各種徵兆,沖泡之後的葉片舒展開來,更有利於我們觀察到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痕跡,接下來便對其中常見的諸多跡象略加說明。至於品種葉片特徵的部分,坊
烘焙對於茶葉有多重影響,本圖是將毛茶以100度烘焙12小時,110度烘焙8小時,120度烘焙8小時。在不同階段採樣檢驗所描繪的數值。資料來源為茶業改良場。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茶葉的購買與計量經常使用傳統的重量單位「斤」和「兩」。這些單位不僅是古老的度量衡體系的一部分,仍在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尤其在傳統行業如茶葉交易中更是如此。本文將針對台灣地區,探討「1斤茶葉等於幾兩」的問題,並介紹相關的度量單位和換算方式。 台灣的重量單位 在台灣的傳統度量衡系統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還取決於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研磨方式以及保存方法。本文章將從最適宜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開始,討論到電動/手動磨豆機優缺點、以及研磨相關的知識,最後也會詳細說明咖啡粉的存放方式和最佳賞味期限,透過閱讀本文您將迅速了解跟研磨咖啡有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製藥過程中使用天平時的注意事項,包括在秤量原料藥或賦形劑的重量時如何做允差的設定以及天平的放置位置以及需避免的情況。同時也提到量測不確定度的重要性,以及評估符合需求的天平時需注意的條件。最後還討論了一般情況下的允差設定。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茶葉的購買與計量經常使用傳統的重量單位「斤」和「兩」。這些單位不僅是古老的度量衡體系的一部分,仍在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尤其在傳統行業如茶葉交易中更是如此。本文將針對台灣地區,探討「1斤茶葉等於幾兩」的問題,並介紹相關的度量單位和換算方式。 台灣的重量單位 在台灣的傳統度量衡系統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還取決於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研磨方式以及保存方法。本文章將從最適宜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開始,討論到電動/手動磨豆機優缺點、以及研磨相關的知識,最後也會詳細說明咖啡粉的存放方式和最佳賞味期限,透過閱讀本文您將迅速了解跟研磨咖啡有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製藥過程中使用天平時的注意事項,包括在秤量原料藥或賦形劑的重量時如何做允差的設定以及天平的放置位置以及需避免的情況。同時也提到量測不確定度的重要性,以及評估符合需求的天平時需注意的條件。最後還討論了一般情況下的允差設定。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