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_提前預言台積電不會拿英特爾大單,楊應超:高階製程外包是條不歸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提前預言台積電不會拿英特爾大單,楊應超:高階製程外包是條不歸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關於台積電會不會拿到英特爾的單,在一月時吵得沸沸揚揚,許多人當時都在看熱鬧
  • 大局觀、關鍵的思考點值得學習

作者想表達甚麼?

  • 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分析英特爾不會將製程外包給台積電的理由

重點內容

外包:低價值工作委外

為什麼要外包?
  • 低價值工作交給別人處理
  • 假設一個人一小時工時價值500元,但若除草或清潔工作可以用300元請到人幫忙做,那麼外包給人就很合理
美國居住,院子除草會外包;
在台灣買便當就是煮飯外包;
家裡清掃交給清潔公司,都是外包常見的生活例子。
  • 低價值製造外包,把自己時間專注高價值業務
  • IBM大型電腦
  1. 早期一條龍什麼都自己做
  2. 後來個人電腦晶片外包英特爾
  3. OS軟體外包微軟
  4. 硬體代工交給台灣供應鏈
  5. 自己轉專注高價值服務
  • 英特爾外包的可能性
  1. 假設產能不夠,會先考慮把低階外包,高階高利潤留下來自己做
  2. 外包半導體跟外包硬體組裝業務有所差異
  3. 晶圓廠合作很複雜,光良率管理跟設計的溝通就要花至少一年時間,沒有這麼容易

開晶圓廠難,開IC設計公司相對簡單

  • AMD
過去本來是自己設計+生產(生產晶片是核心技術之一)
後來AMD當時是快破產,才被迫把晶圓廠賣給格芯
  • 晶圓廠跟PC等硬體業務賣出去,通常晶圓廠不會賣掉,如果經營的好就是金雞母
  1. IBM轉型到軟體及服務
  2. AMD分割製造,外包後就回不來了
  • 開一間IC設計公司,如聯發科或高通,比較容易,工程師聚集就開始了
開晶圓廠很難,因為投資設備資本太大
  • 英特爾外包7奈米的一天,也就是公司競爭優勢結束的一天
  1. 英特爾不做製造,那跟AMD跟NVIDIA有何不同?
  2. AMD再厲害現在全部CPU市佔還是比不上英特爾

商業背景CEO愛分拆,技術背景重科技力

  • 前執行長史旺(Bob Swan)是商業背景出身
學MBA的會搞分拆、外包,財務運作,股市偏好這類消息往往立即上漲
  • 現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是技術背景
  1. 當初領導做出486 CPU也當過英特爾的CTO(技術長)
  2. 明白科技的重要性,理解非把7奈米做出來不可
  • 英特爾的7奈米製程近似於台積電的5奈米
英特爾若拼7奈米拚個兩三年後仍做不出來,只好投降外包
  • 在此之前,由於現在中美政府都體認到半導體之於國安重要性,美國政府一定會支持英特爾技術發展,英特爾更不可能外包高端技術。

科技業分久必合,堅持自製比委外決策更難

  • 產業發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 蘋果把晶片設計拿回家做,讓軟硬體都自己一條龍完成
  2. 微軟也做到Surface硬體
  3. Google併購宏達電手機部門
  4. Amazon也發展Kindle硬體
  5. 英特爾GPU非強項主流產品,且利潤比CPU低,在產能不夠時,把這類產品趕到外面生產
  • 委外的決策很容易,但要外包高階還是低階產品,對英特爾來說兩者都不對
  1. 把產能良率拉上來難,但至少設計製造都自己做最順暢
  2. 交給台積電,光事前溝通設計就會比內部不順暢得多
  3. 英特爾即便要外包,台積電也沒產能
  4. 英特爾即使釋單也對台積電這兩年沒有一點影響,要反應(業績)也要第三第四年以後。

外包緩不濟急,自救得拚這兩年

  • 若英特爾外包代工
  1. 就跟AMD跟NVIDIA一樣都是IC Design公司
  2. AMD市占率也有機會超過英特爾
  • 不外包
  1. 英特爾還是要面臨AMD靠台積電製程帶來的競爭壓力
  2. 外包產能台積電最快要2023年後才出來
  3. 調整自己7奈米製程,如果順利,很可能2021-2022年就調整好了
  4. 對AMD及NVIDIA來說,英特爾自製產能完全非好消息

個人心得

  • 產業知識很重要,跟看熱鬧的人比起來,更能說出說服人的核心觀點
  1. 產業背景、知識、趨勢
  2. 內作與外包各自理由
  3. 知識背景的不同,帶來決策方向的不同
  4. 上述才是企管人該有的境界
  • 半導體產業逐漸朝傳產趨勢走
  1. 專業分工→留下核心業務、分拆其他業務
  2. 低價值工作外包→降低成本
  3. 派遣工
  4. 往成本低的海外擴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9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非技術核心類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進口。這是供需平衡,技術差的競爭者西進,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
Thumbnail
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非技術核心類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進口。這是供需平衡,技術差的競爭者西進,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
Thumbnail
台灣半導體除了製造世界第一、封測第一,另外今年又多了ic設計4個第一,是哪四個呢?
Thumbnail
台灣半導體除了製造世界第一、封測第一,另外今年又多了ic設計4個第一,是哪四個呢?
Thumbnail
企業的營業秘密不僅與產品、技術、核心競爭力息息相關,在某些關鍵層面甚至是國家安全問題。近年來,有許多工程師或高階主管在商業和薪資競爭之下「帶槍投靠」對岸企業;雖然或許得到了一時的高薪,但也可能在新的法律之下為自己帶來無窮後患,不可不慎。
Thumbnail
企業的營業秘密不僅與產品、技術、核心競爭力息息相關,在某些關鍵層面甚至是國家安全問題。近年來,有許多工程師或高階主管在商業和薪資競爭之下「帶槍投靠」對岸企業;雖然或許得到了一時的高薪,但也可能在新的法律之下為自己帶來無窮後患,不可不慎。
Thumbnail
跨域轉型已成必然趨勢,人人都在談論創新與轉型,但不可或缺的關鍵思維有哪些?如何在佈局的過程中,取得有效的策略,幫助自己在決策中運籌帷幄? 企業領導者的求勝秘笈是成功關鍵!
Thumbnail
跨域轉型已成必然趨勢,人人都在談論創新與轉型,但不可或缺的關鍵思維有哪些?如何在佈局的過程中,取得有效的策略,幫助自己在決策中運籌帷幄? 企業領導者的求勝秘笈是成功關鍵!
Thumbnail
WFH改變了很多公司的工作模式,也讓台灣人才到外商公司任職門檻更低,不需要出國、免考慮簽證問題、工時相對彈性、甚至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地,各國人才靠著通訊軟體合作無間,創造公司新紀元。也因為這樣的轉變,讓台灣各大科技公司近半
Thumbnail
WFH改變了很多公司的工作模式,也讓台灣人才到外商公司任職門檻更低,不需要出國、免考慮簽證問題、工時相對彈性、甚至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地,各國人才靠著通訊軟體合作無間,創造公司新紀元。也因為這樣的轉變,讓台灣各大科技公司近半
Thumbnail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Thumbnail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提前預言台積電不會拿英特爾大單,楊應超:高階製程外包是條不歸路。 1.外包:低價值工作委外 2.開晶圓廠難,開IC設計公司相對簡單 3.商業背景CEO愛分拆,技術背景重科技力 4.科技業分久必合,堅持自製比委外決策更難 5.外包緩不濟急,自救得拚這兩年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提前預言台積電不會拿英特爾大單,楊應超:高階製程外包是條不歸路。 1.外包:低價值工作委外 2.開晶圓廠難,開IC設計公司相對簡單 3.商業背景CEO愛分拆,技術背景重科技力 4.科技業分久必合,堅持自製比委外決策更難 5.外包緩不濟急,自救得拚這兩年
Thumbnail
各位以為,少掉幾家髒兮兮工廠沒差嗎?這些中小代工廠養活的人口數以百萬計,今天命脈被中國掌握,哪天波動一下就是數十萬人失業,或是無薪假影響百萬家庭。
Thumbnail
各位以為,少掉幾家髒兮兮工廠沒差嗎?這些中小代工廠養活的人口數以百萬計,今天命脈被中國掌握,哪天波動一下就是數十萬人失業,或是無薪假影響百萬家庭。
Thumbnail
所謂「赤字接單,黑字出貨」,就是以不賺錢的價格去接訂單,但最後在出貨的時候卻是賺錢的。其實這並不是魔術,只要徹底把損益、成本、費用、利潤等等都徹底搞清楚,就會發現關鍵就在報價上。
Thumbnail
所謂「赤字接單,黑字出貨」,就是以不賺錢的價格去接訂單,但最後在出貨的時候卻是賺錢的。其實這並不是魔術,只要徹底把損益、成本、費用、利潤等等都徹底搞清楚,就會發現關鍵就在報價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