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part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良因法師主講淨律佛學院

raw-image

經題介紹完了,人題也介紹完了,整個前言就結束。
我們接著可以來介紹講義的正文了,《小止觀》的正文了。

各位請翻到講義正文的第一面。我們先來看科判好了,先看科判第一面。

整個《小止觀》的大結構可以分為三大段:
第一大段,總論。總論就像序分一樣,它這個玄說,先講講我們學習的宗旨等等的;第二段,分論,等於正宗分一樣;
第三段,結論,等於流通分。

總論就是在總說整個學習《小止觀》的宗旨所在。我們看到總論。我們看到講義的正文的第一面:
甲一、總論
分為三段:
乙一、總標佛法大綱

為什麼要標佛法大綱呢?因為就是說我們要學《小止觀》的目的是為什麼——也就是要成就佛法的功德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這個是古佛所傳下來的略教誡。

什麼是佛法?就這句話。佛法大意是什麼呢?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也是我們學習整個《小止觀》的一個宗旨所在。後面會學很多很多的十篇的內容,它宗旨就是為了要:第一個(諸惡莫作);第二個(眾善奉行);第三個(自淨其意),為了這樣的目標而來學習《小止觀》。

我們先解釋什麼叫(諸惡莫作)。(惡)的標準就是說,能夠引發今生或者來世苦惱的業,就是惡業。或者今生苦惱,或者來世苦惱。比如破戒,破戒是惡,比如殺生,這個是惡;殺生的苦惱——今生的苦惱就是他可能短命多病,而來世就是三惡道,感召今生或者來世苦惱的稱為(惡)。相對的,(善)就是你能夠感召今生或者來世安樂的。譬如說慈悲是一個善業,我們常常修慈悲的話,今生身心柔軟,少病少惱,一個慈悲心強的人,他不太會生病,當然除了宿世的業障病不說了,就是說四大不調的病比較不會有;來世的話,因為慈悲還是生天,所以可以得到今生的安樂和來世的安樂,這個就是(善)。

最後(自淨其意)是什麼呢?這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一個會歸處。就是要使我們的清淨心能夠顯現出來,就稱為(自淨其意)。但是清淨心顯現出來,他有事有理。事相上來說——你不要造殺生的業,不要造十惡業;那麼善,你多修慈悲,多修十善業,這個是事相上的斷惡修善。那這個時候你身心能夠清淨,這是由事相上來說,淺的是這樣子的。

但是這樣還不夠,就理上來說,如果只是修十善業,斷十惡業,這還不能夠真正地脫離輪回。真正脫離輪回的話,必須要把內心的我法二執去掉。甚至,如果你不只脫離輪回,你還要成佛的話,還要去掉塵沙惑,還有無明惑。所以(自淨其意)的層次就不只是說修人天的十善業而已,還包括修空觀——破見思;假觀——破塵沙;中觀——破無明;能夠真正地跟清淨心,沒有見思惑的執著,乃至沒有塵沙、無明惑的執著,這樣徹底的清淨,這個才是可以稱之為佛法的宗旨。不然你說如果只是事相上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麼天主教、基督教也是這麼做,回教也都這麼做。但不共的地方就在於哪裡呢?在於說我們(淨)的標準不只是下輩子能夠生人天,而是要徹底超出輪回,乃至要徹底成佛,這樣子的目標,而且有這樣子相應的(淨),那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教——完整的、五乘的佛法。所以五乘佛法的(淨),人天乘乃至菩薩乘的清淨,定義是不一樣的。

raw-image

乙二、略述止觀功德

就是說我們在修一個法之前,我們要先修意樂。就是說想想我修這個法,我學習這個法,花了那麼多時間精力來學習,甚至我去修,我可以得到什麼好處?或者我可以得到什麼利益?對我今生、對來世有什麼幫助?所以我們要先看看止觀的功德。

丙一、正明止觀功德

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泥洹真法),(泥洹)就是涅槃,古代翻譯成(泥洹),後來翻譯成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十方諸佛所證的不生不滅的境界,它才可以稱之為(真法),有真實功德之法。為什麼呢?像我們凡夫眾生的境界都是遠離涅槃,我們認為有個真實的(我),然後我所喜歡的人、我所喜歡的飲食、我所喜歡的事情,或者我所喜歡的花草樹木、什麼境界、什麼事情,我們認為一切一切的人、事、物都是真實的,這當中有我執、有法執。那有這個執著、有執取相的時候,它帶給你的是什麼呢?就是苦,苦惱!因為你有這個執取,執取就是煩惱,有煩惱這個因,未來果報一定是苦。執著(我),比如我們講個最簡單的道理,你執著有個(我),別人做的事情,隨順於(我),我們就快樂;別人做的事情使我身心不痛快,我就痛苦,所以一切苦來自於(我)的執著,所以這個都是假法。就是你所執著的境界、你所愛著的境界,你認為他是常樂我淨的、是常住的、是可以給你帶來快樂的,比如說聲名、地位、財富,甚至色身,或者一切一切的感覺……你認為可以給你帶來快樂的這種樂的境界,認為(我)、自在的(我)的境界、清淨的境界,事實上都是假的,因為它的本質是不淨、苦、無常、無我。所以我們在這個境界當中執著它是常樂我淨的時候,那它帶給你的就是苦惱,就是不淨、苦、無常、無我,所以這個是假法。我們認為好的、可愛的,事實上它是虛幻不實的,是虛偽之相。

而涅槃是(真法)。

當我們的心隨順於涅槃,或者證入涅槃,對我們來說才有真實的常樂我淨的功德,不要說開悟證果,我們單講個前面講的奢摩他。比如說你在拜佛、念佛、持咒,心很寂靜的時候,雖然你沒有真正證得奢摩他,但是你的心很寂靜,讓身體感覺到相似的輕安樂,身體很放鬆很愉悅,心也是很放鬆很愉悅,這樣子的法是跟涅槃相應的。那這樣的法帶給你的,是使你的心漸漸地趨向涅槃,它沒有任何的過患。

不像你說世間,比如說財、色、名、食、睡,你認為它很可愛,那是清淨的,常樂我淨的,你貪著它的結果,它只會給你帶來苦惱,所以它不是真法,它不是真正的好。

而你說你在修行的路上不斷不斷地修,然後感覺到身心的輕安樂、智慧的開啟,他這種越來越趨向於涅槃。這種身心的法樂它帶給你的不僅是沒有後遺症——不像五欲有嚴重的後遺症,這種修行的法樂不僅沒有後遺症,而且它是讓你的身心越來越趨向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我剛剛講的這個只是隨順涅槃,那更不用說涅槃了。隨順涅槃他都是隨順於(真法)了,何況是涅槃,不生不滅。不生就不滅,那不生不滅就不會有苦惱,因為苦都來自於執著嘛:你要不執著就沒有生滅相;沒有生滅相,當然就沒有苦惱,所以是(真法)。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的最極致處就是涅槃真法,這個是我們要契入的終極目標。契入方法很多種,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的三昧、無量的陀羅尼法門。但是(論其急要),無量法門當中最重要的,(不出止觀二法)。也可以說,無量無邊的法門、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這種修道的這種善法,總攝來說,不外乎止跟觀這兩個法。比如說我們現在所修的拜佛、念佛、持咒,它就跟修止相應;你誦經或者思惟觀修,這個是修觀——行門當中了,也不會離開止跟觀這兩個法的內涵。所以我們修行不外乎止跟觀,因為為什麼?因為止跟觀它可以說總攝一切八萬四千法門,而這個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契入涅槃的要道,也就是說止跟觀是契入涅槃的要道。那你今天要契入涅槃,唯一的途徑就是要修止觀,這個是絕對不二的。

raw-image

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

為什麼說趨入涅槃必須要透過止觀的道理?我剛才念的這個當中可以分為三種,從三個角度不同來說:

第一個,(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這個是就破惡來說;

第二個,(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這個是就生善來說;

第三個,(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這個是就果上來說。因地裡面的破惡生善,果上定慧。

等於就是說,止觀的功德通因通果。像前面講的功德叢林了:因上有功德,果上有功德,而果上功德相對因上的功德來說是樹林、是廣大的,因地的功德相對是小的,是草叢。所以這個地方也是一樣,從因上的斷惡修善來說,從果上的定慧來說,所以趨向涅槃的要道一定要透過止跟觀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3新世紀元年!妙行止觀! 《恭賀新喜》。 善根、福德、因緣俱足。善哉!善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 釋提桓因。天龍護法。 授記、護念、加持、護法!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行止觀””]。元
Thumbnail
2023新世紀元年!妙行止觀! 《恭賀新喜》。 善根、福德、因緣俱足。善哉!善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 釋提桓因。天龍護法。 授記、護念、加持、護法!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行止觀””]。元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為什麼稱清淨?這個清淨並不只是不為名、不為利的清淨,那個是很粗的,只要斷了見思惑,或者伏了見思惑,這些粗的煩惱就沒有了。此處清淨指的是不著空、不著有,是真正的清淨,其心安住在滅盡定境界當中,只有不著空有二邊,才算是真正的清淨。 寅二、「雙同二聖」。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為什麼稱清淨?這個清淨並不只是不為名、不為利的清淨,那個是很粗的,只要斷了見思惑,或者伏了見思惑,這些粗的煩惱就沒有了。此處清淨指的是不著空、不著有,是真正的清淨,其心安住在滅盡定境界當中,只有不著空有二邊,才算是真正的清淨。 寅二、「雙同二聖」。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三篇文章,都是淨土宗的核心教理,原本各自成篇,於不同時間發表;但其中的宗義脈絡與教理結構,彼此關聯、前後融通。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三篇文章,都是淨土宗的核心教理,原本各自成篇,於不同時間發表;但其中的宗義脈絡與教理結構,彼此關聯、前後融通。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Thumbnail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Thumbnail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Thumbnail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的最極致處就是涅槃真法,這個是我們要契入的終極目標。契入方法很多種,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的三昧、無量的陀羅尼法門。但是(論其急要),無量法門當中最重要的,(不出止觀二法)。
Thumbnail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的最極致處就是涅槃真法,這個是我們要契入的終極目標。契入方法很多種,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的三昧、無量的陀羅尼法門。但是(論其急要),無量法門當中最重要的,(不出止觀二法)。
Thumbnail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Thumbnail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Thumbnail
修止觀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修觀,我們前面修止的目的也是為了要修觀。因為我們剛才講,你修止了之後,你心中有堪能性,你心能夠很寂靜,而在這種寂靜心當中,你能夠攝持修觀的文字跟義理——文跟義能夠攝持於心。這個時候你再去思惟,才有辦法產生一種很好的效果,甚至產生覺受。
Thumbnail
修止觀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修觀,我們前面修止的目的也是為了要修觀。因為我們剛才講,你修止了之後,你心中有堪能性,你心能夠很寂靜,而在這種寂靜心當中,你能夠攝持修觀的文字跟義理——文跟義能夠攝持於心。這個時候你再去思惟,才有辦法產生一種很好的效果,甚至產生覺受。
Thumbnail
各位有沒有聽說誰打麻將打到入定的?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有的人他說(我看電視、看電影,可以看一天、一看一個晚上),這個叫做定嗎?這個不是。因為這樣子的所緣境它是渙散的,第一個;第二個,這樣子的所緣境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不管打麻將也好、看電影看電視也好,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那這個都會影響內心的寂靜。
Thumbnail
各位有沒有聽說誰打麻將打到入定的?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有的人他說(我看電視、看電影,可以看一天、一看一個晚上),這個叫做定嗎?這個不是。因為這樣子的所緣境它是渙散的,第一個;第二個,這樣子的所緣境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不管打麻將也好、看電影看電視也好,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那這個都會影響內心的寂靜。
Thumbnail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Thumbnail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