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穩》正視自己的情緒|未滿足的撒嬌欲會阻礙人的成熟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進入文章前,我想跟大家聊聊,我找到這本書的起源,說來奇妙,我總是在每個人生階段時,都會遇到一些情緒課題(很常是愛情),這時刻人生總會遇到一些書本的作者以及朋友來告訴我一些道理,狠狠的打我臉也好,很溫柔地告訴我事實也好,儘管當下都有些不舒服,但我也明白有這樣的反思都是好的。
這些陰影也帶給我很多感觸,我每一篇文章都是發自內心想要告訴所有讀者我的經歷,或許我的感觸可以幫助一些路過的人們。
我明白我不是靈性大師及心理諮商師,我就是一個跟你一樣的路人,一樣仰望天空,走自己路的平凡人—昆陽。

前言、情緒健康比你想的還重要

情緒是人類生存的原動力,不論你理解情緒與否,情緒都以無法忽視能量影響著你的身體健康、生活品質和工作穩定等。 (聊聊情緒機制)
在現今網路時代的快速節奏的潮流下,各種焦慮其實都多多少少伴隨著每個人,無論是人際關係、工作壓力、人生目標等,任何小事情都可以讓人們焦慮,甚至是自律神經失調已成為文明病。
印度哲學的「人生輪」提到三個因素影響人生走向,認知影響情緒、情緒影響行動。期許本書及我的故事可以帶給你新的反思,建構新的認知,讓事件有了不同詮釋,情緒有不同的厚度,而人生可以因此有了新的路線。

一、作者介紹及心得

《穩》一書正好帶給不安的人們一計強心針,作者是日本國民心理學家—加藤諦三,他的文筆讓我感覺到一個嚴肅但溫柔的老爺爺在跟我說話,他沒有太多拐彎抹角的心靈雞湯,句句都是正拳地不斷地打在你不願意面對的內心真相,直到你說:「好啦,我面對就是了,不要再打了」,老爺爺就是這麼的「派」,但同時又可以感受到他每一句肯定的語句,像是種咒語可以安定你的靈魂。
非常很適合,在你焦慮的時候,翻起他的書,好好地唸出他的章節抬頭:
  1. 正視自己的感受,焦躁就能化為穩
  2. 了解弱小的自己,焦躁就能化為穩
  3. 了解內心的真相,焦躁就能化為穩
  4. 不勉強與人交際,焦躁就能化為穩
就可以讓自己穩定情緒好好思考人生。

二、你有沒有勇氣好好地承認,你想好好撒嬌

(1)我的故事

對一個男子漢來說,要承認自己想撒嬌,真的是好彆扭(笑),但回顧自己生命歷程,我是個在家庭找不到接納的孩子,一直對自己的父母有種矛盾感,期待他們能夠接受我現在的樣子,儘管我不是他們期待的樣子。
我想很多人都跟一樣,是個精神獨立的人,喜歡自由、討厭被阻擾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內心有個聲音就是:「我好希望你們能夠看到我的成長」、「能夠好好愛我、好好稱讚我」。
正如加藤諦三所言:「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夠接受他不夠好的那一面—弱點也好,自私也好,懶惰也好,能否用『真拿你沒辦法』的溫柔心情去包容,將對孩子往後的養成有重大的影響」
活到25歲的我,在一次與心儀對象的聊天下,我回顧自己不斷投射自己理想伴侶在對方身上,我才意識到自己暈船症多次的問題所在。
總是在對方給我不如我預期的回應時感到憤怒,看到Messenge的簡短的訊息,那煩躁的心情讓我瞬間爆氣,不過擁有暈船多年的經驗,明白情緒化的行動往往造就關係的破壞(千萬不要自爆),我沒有誠實地把心中的想法如實的告訴對方,而是把手機丟到一旁,把頭悶在枕頭下大喊”Fuck off”(滾開啦)。
看到這段文字,回顧當時自暴自棄的情緒化的心情,我承認自己就是一個想要「被關注到需求」且能夠好好回應的「母親」,我就是個在愛情中找「母親」的孩子,那個強烈欲求就是加藤諦三說的撒嬌欲

(2)童年的撒嬌欲是否滿足,影響人的成熟

嬰幼兒童年最大的需求就是歸屬感安全感,照顧者能否好好的給予關注及生理需求解決是很重要的。
「想撒嬌時就可以放心撒嬌,能讓幼兒建立歸屬感、獲得心理上的安定。」p.16
如果沒有呢?
《同理心的力量》喬瑟醫生提到:「同理心是需要學習的,如果童年時期,曾經被父母忽視情緒時,被冷漠、我們笑沒有人跟我們笑,我們因為痛苦或恐懼而哭泣,大人卻告訴我們眼淚是不適當的,是軟弱的象徵,上述種種的情境都會促使我們開始避免表達這些情緒。」(同理心的的力量,p58。)
撒嬌欲沒有被滿足、情感需求沒有被正視,他仍舊會存在於你的潛意識裡頭,影響著你的行為,這樣亟欲被看到、被認同的欲求會不斷的變形成不同的樣貌,變成你人生不同的課題,或是成為你的情緒陰影,不斷的在你的人生中反覆出現。
有些人會為了得到歸屬感,而犧牲自己的理念、感受、想法,甚至自己的天賦,而歸順於某個團體。
有些人會為了得到認同感,而不斷努力追求名利,想要以成績、工作表現、得獎來獲得父母或其他人的關注及稱讚。
有父母不斷控制自己孩子,只望孩子能夠成就他童年的遺憾。
正都是撒嬌欲沒有被滿足的表現,追求外在的認同,且缺乏內在認同。

(3)明明30歲,卻像3歲小孩—巨嬰現象?

撒嬌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求之一。(p.21)
一個三十歲的成年人,心裡卻還留著三歲孩童的撒嬌欲。不論從社會層面或實際年齡來說,這個人的確三十歲了,周遭也會用三十歲的標準要求他、看待他,這使得他不能像三歲小孩那樣行動。問題是,這個人無法擁有三十歲應有的情緒,因為三歲的他始終住在心裡,沒有好好長大。
所以他會表現出三歲小孩般的不滿。三歲的孩子正是愛撒嬌的年紀,認為全世界都繞著他轉,不但要求父母的關注,也認為周圍的人都應該第一時間滿足自己的欲望。
但三十歲的身體可不只有三歲小孩的欲求那麼單純,像是諸多恐怖情人:「要不到,就毀掉」這種幼稚,但極具破壞力的行為,正是過去撒嬌欲尚未滿足的表現,仍在使用小孩的情緒勒索手段來控制他人。
這種欲求並非可以用道德或法律可以壓制的,正如標題所說,撒嬌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求之一,越是壓制就越是把欲求排擠到潛意識,形成我執,對自己的需求越是盲目,變得更加的無助,只能依賴外人來滿足他的需求。
逐漸成為一種惡性循環,甚至是社會常態。
其實我們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些無法被照顧者顧及到的情緒需求,在成長過程,受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文化等讓我們原生的特質不被接納,像是(內向者、高敏感、過動等)
我們情緒在沒有好好處理接納,意識層遺忘了,但只是躲到潛意識,在生活的行為中顯現出「他」需要被看到的需求,會讓你在某些時刻看起來非常的不可理喻,且無法控制。
敞若我們不斷用是非對錯來檢視情緒,視之為不該有的問題,那往往問題只會逐漸擴大,直到下一個心靈崩壞的大人出現。

三、正視自己的情緒,正視自己的脆弱

(1)應該和實然

我看完這本書,有個感嘆,我們的教育像是把孩子塑造成一個個工業品,好像怎樣的特質才是「好」的,要會讀書,不會讀書的都是劣品般,要乖、要有禮貌才值得人愛。
人的情感並不是社會規範或倫理而改變,但很多人在小時候「這時候就該有這樣的情緒」;更甚者,若沒有還會遭的父母責難。(p.43)
但我們是人,有好多好多不同個性和特質,我們不是冷冰冰的工業品,沒辦法用鐵鎚敲敲打打後,就塑造成社會期待的樣子。
「應該」想要控制著「實然」,而如果我們遵循著「應該」,犧牲了「實然」,就是不斷扼殺著自己。
完整的我們像是個冰山,而水面上是我們的意識,可以靠想法控制的部分,水面下則是潛意識,他是自動運作,無法控制,身體的呼吸、激素和情緒都是身體自然的運作。
這行為就像我們不斷把自己壓到水裡頭,把自己壓到潛意識層,但「實然」也努力往上擠,想要讓自己滿足撒嬌欲,讓你處理無數的情緒陰影。
這兩個力產生了強烈的分裂感,正是我們焦慮感來源。

(2)與其變的更好,不如接受現在的自己

在許多自我成長的書籍,都灌輸著「更好」的觀念,過度正面的文字總讓我感覺到一種不協調感,彷彿我的負面都是「錯誤」的一般。
過去的我就是一個盲目追求自我成長的人,常常買一堆課程,幻想自己上完課會變超強,解決一堆問題,我覺得我「應該」要怎麼要成為「更好」的人,殊不知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我更加痛苦,且無法好好的享受學習的過程。
潛意識的我把理想的自己視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達不到的我是沒價值的。
每個人的「情緒陰影」、「撒嬌欲」、「應該」或總稱為人生課題都不一樣,如果你已經厭倦每次都在相似的課題上(愛情、工作、人際關係)都容易卡關,陷入深層焦慮,或許我該說聲「恭喜」,不是幸災樂禍你的痛苦,而是恭喜你找到你人生的課題,在你的焦慮中,好好透過反思、書寫或是諮商的過程,找到分裂感中的兩個力:「應該」與「實然」,好好說出來,好好擁抱那個不需要努力就值得被愛的自己(內在小孩)。
我明白這不是一次兩次的黑暗期就可以完全治癒自己。以下一段散文想要分享給你。
你看到自己的內心的小孩了嗎?你是否正在抗拒什麼?
嘗試著在每個情緒化的時刻,好好的讓自己釋放。在不傷害他人以及自己的方式試著不去責怪誰,包括自己。
你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及痛苦時,也告訴自己:「慢慢來、相信自己的價值」。
找到自己的內心小孩,把過去的自己交給現在的自己。
相信現在的自己已經有能力可以,好好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告訴自己:「你不用一定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只要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誰都沒資格,可以替你做決定,所以你要整天耍廢也沒關係,暴飲暴食也沒關係。
好好的任性、好好的當個孩子一回,內心的孩子才會慢慢長大。
如果「撒嬌欲」能在小時候就能滿足,人類自然而然對其他事物產生興趣,並發展出「自發性」,這種高層次的欲求,必須在基本欲求滿足後才會產生,是一種內在動力。(p.24)
題外話:這個動力正是進入心流的狀態的條件之一,內在的穩定及安全,允許我們把意識完全投向外在,進而產生連結,心流的情緒狀態正是一種至高的幸福感。(舊文新讀)
慶幸的是就算小時候沒有滿足撒嬌欲,長大後的我也可以讓內在小孩真正的快樂長大,不再畏懼迎面的挑戰,就算恐懼,也能相信自己可以好好穩住,臣服、不再抵抗心中的應然,接納真實完整的自己。
我們要做的是把價值的連結,斷離過去的外在依賴,真正的心理斷奶後,從外在認同抽換成內在的認同,相信自己、看到自己的價值,明白自己生而為人的處事定位,就像個內在動力裝置,推動自己邁向自己想走的路。
祝福彼此都能擁抱自己、擁抱幸福,重建內在的穩定。
昆陽 2021.4.7 PEACE(穩).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
Thumbnail
我不敢上台報告,我怕講得不好而丟臉;我也不敢在分組討論中,提供一些作業上的建議,我怕我說錯了;我也不敢分享自己的負面情緒,我擔心別人怎麼看我。 我的工作場所是在大學場域,有不少學生因為這些問題,前來申請個別諮商。 我問他們,究竟在怕什麼?在擔心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回答我:「怕丟臉,怕難堪。」 當我再進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一個不願意示弱的人,即使在小五時罹患乾癬症,遭遇各種身心打擊,我也不願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脆弱,我認為這是一種弱者的表現。之後隨著年紀越越大,我就越難以向他人示弱,但我卻漸漸地發覺,無法示弱是人難以喘氣,也無法真實的面對他人,畢竟誰沒脆弱的一面呢? 我在研究所時,完成了自我敘說的碩士論文
Thumbnail
假若有幸與「未來的我」相遇,你會向他/她請教甚麼呢? 「與未來的自己相見」總會在不同的地方冒出,可能是高中的中文寫作題目、小學時發白日夢的構思,或者是在看《多啦A夢》的時候,在腦海中浮現的幻想。「貼地」一點的話,寫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希望預見未來的自己,更希望可以掌控屬於我們的
Thumbnail
父母老師先成為預備好的自己,孩子們就有機會,各個成為「做自己」的孩子,而這正是蘿拉博士所說:孩子競爭與爭吵的最佳解藥,是讓孩子「做自己」。因為孩子被父母傾聽、珍惜、看見,即能感受及連結上父母和老師的愛與尊重,進而獲得信任與安全感,便能真心與手足或同學合作、扶持,成就和諧家庭或祥和教室。
Thumbnail
2013年,我很認真、問心無愧、盡責的參與整個創業競賽的過程。結果我沒晉級,組內分數很低。隊友最後喝茫了告訴我:「其實你很容易焦慮、你的情緒管理很差。」 「什麼!?我被情緒影響而不自知嗎?」
 我大徹大悟:「不生氣不叫EQ高。懂得控制情緒甚至運用情緒,舒服的展現自己,才是高情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
Thumbnail
我不敢上台報告,我怕講得不好而丟臉;我也不敢在分組討論中,提供一些作業上的建議,我怕我說錯了;我也不敢分享自己的負面情緒,我擔心別人怎麼看我。 我的工作場所是在大學場域,有不少學生因為這些問題,前來申請個別諮商。 我問他們,究竟在怕什麼?在擔心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回答我:「怕丟臉,怕難堪。」 當我再進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一個不願意示弱的人,即使在小五時罹患乾癬症,遭遇各種身心打擊,我也不願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脆弱,我認為這是一種弱者的表現。之後隨著年紀越越大,我就越難以向他人示弱,但我卻漸漸地發覺,無法示弱是人難以喘氣,也無法真實的面對他人,畢竟誰沒脆弱的一面呢? 我在研究所時,完成了自我敘說的碩士論文
Thumbnail
假若有幸與「未來的我」相遇,你會向他/她請教甚麼呢? 「與未來的自己相見」總會在不同的地方冒出,可能是高中的中文寫作題目、小學時發白日夢的構思,或者是在看《多啦A夢》的時候,在腦海中浮現的幻想。「貼地」一點的話,寫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希望預見未來的自己,更希望可以掌控屬於我們的
Thumbnail
父母老師先成為預備好的自己,孩子們就有機會,各個成為「做自己」的孩子,而這正是蘿拉博士所說:孩子競爭與爭吵的最佳解藥,是讓孩子「做自己」。因為孩子被父母傾聽、珍惜、看見,即能感受及連結上父母和老師的愛與尊重,進而獲得信任與安全感,便能真心與手足或同學合作、扶持,成就和諧家庭或祥和教室。
Thumbnail
2013年,我很認真、問心無愧、盡責的參與整個創業競賽的過程。結果我沒晉級,組內分數很低。隊友最後喝茫了告訴我:「其實你很容易焦慮、你的情緒管理很差。」 「什麼!?我被情緒影響而不自知嗎?」
 我大徹大悟:「不生氣不叫EQ高。懂得控制情緒甚至運用情緒,舒服的展現自己,才是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