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筆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宋、妙喜、竹菴輯
清、楚衡雲峯智祥
此節明上下取利之弊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
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
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鬬諍。不顧死亡者。
自此發矣。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夫者承上起下之辭。
在公者。應上尊崇一輩。取利不公。所令不行。法則亂矣。
私者。應貧賤一輩。取利以欺。則名分喪失。事則亂矣。
事若亂。彼此不分。強弱競爭。無所分曉。
所以人爭不平矣。法若亂。以法凌人。無分曲直。理不能伸。
所以民怨不服矣。如此上下交亂,雖有法度。民則不從。
。乖也戾。違也。
事無分曉。鬬諍便起。
由是人之不顧死亡者。皆從此一利字發之矣。是不亦。
如云豈不是利字,誠亂之始也。
至此方纏結還太史公歎息之意。
宋、妙喜、竹菴輯
清、楚衡雲峯智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